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正>中老国际通道玉(溪)磨(憨)铁路建设提速,截至4月底已完成投资294.81亿元,占总投资的58.3%。玉磨铁路是铁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工程,正线全长508.53 km,全线翻越磨盘山、哀牢山、无量山,跨越元江、阿墨江、把边江、澜沧江,桥隧比达87.3%;隧道93座,共计397.982 km,其中10 km以上特长隧道15座、I级高风险隧道7座,最长隧道为安定隧道,全长17 476 m。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提高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开挖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本文依靠玉磨铁路新平隧道工程,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flac3 D,对软弱围岩铁路隧道三台阶带仰拱一次开挖工法的台阶高度进行优化研究,主要对比了5种不同台阶高度开挖方案的初期支护位移及内力.结果表明:(1)采用工况4(上台阶高度4 m、中台阶高度3.2 m、下台阶高...  相似文献   

3.
玉磨铁路为泛亚铁路中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沿线山高谷深,工程地质特征复杂,地质构造背景活跃,隧道地质风险突出。通过对全线工程地质特征的系统梳理,对地质风险进行分类总结,提出规避措施的方向和建议,实现对隧道安全风险及工期风险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隧道的勘探技术研究,一直是我国铁路隧道勘探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传统钻探及调绘等手段在隧道勘探中有较大的局限性,采用新方法技术是提高隧道勘察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玉(溪)磨(憨)线特长隧道—大金山隧道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工作,阐述了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的方法原理、资料采集、地形校正等内容。以音频大地电磁法为主、结合钻探及地质调绘等手段,宏观上查明隧道的地质条件,为深孔钻探孔位布置和隧道设计提供了详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玉磨铁路景洪段已全线动工,2017年底,累计完成施工便道230.74 km,已开工隧道19座,桥梁10座。2017年计划完成投资19.1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2.23亿元(不含征地费),完成年度计划的11.63%。玉磨铁路起于玉溪,途经普洱、景洪,止于磨憨口岸,全长507.4 km,项目预算总投资516.09亿元,设13个中间站,从北到南分别为玉溪西、研和、峨山、罗里、元江、墨江、宁洱、  相似文献   

6.
玉磨铁路太达村隧道某施工段以粉细砂岩为主,在开挖扰动或遇水时出现涌砂现象,工程性质迅速恶化,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对于富水粉细砂岩隧道中的地下水渗流特性问题,基于地下隧洞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复变函数法,求得实际马蹄形隧道的形状变换函数和开挖过程中隧道渗流场的数值解。该方法相比于传统圆孔隧道的渗流解析解,具有更高的准确性。结合解析解的预测和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几种支护、降水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隧道衬砌施工缝质量问题十分突出,掉块、空洞、开裂、止水带外漏、渗漏水等缺陷时常发生,如何解决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隧道建设者们.隧道衬砌施工缝质量缺陷主要可分为混凝土"月牙状"压溃开裂、环向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偏位出露、混凝土疏松不密实等三个类型,为此,针对性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对提升隧道衬砌施工缝质量十分必...  相似文献   

8.
砂土条件下加固隧道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玉磨铁路的太达村隧道工程,结合普氏压力拱理论并参照三维旋转破坏机制,提出考虑土供效应条件下改进的三维旋转破坏模型对砂土条件下隧道掌子面稳定性进行研究.所提出的破坏模型可分为2部分:1)位于交叉层的旋转破坏部分;2)位于覆盖层的拱形破坏部分.基于本文所提出的改进破坏模型,采用岩土-锚杆模型对加固隧道掌子面稳定性进行研...  相似文献   

9.
软岩大变形一直是隧道施工中一个难题,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影响隧道的安全、工期、质量和成本,挤压性围岩大变形由于国内外案例少,缺乏相关经验,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难度。本文以玉磨铁路甘庄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地应力、地质构造、地层岩性确定了大变形发生的机理;根据大变形发生机理确定了相应的控制技术,包括三台阶变种短台阶开挖技术、压钢拱架变形控制技术、破碎带高速超前注浆技术、让压填充层变形控制技术等,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成功控制住了围岩变形,并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铁路隧道施工与其它工程相比,具有地质结构复杂、围岩勘测资料有限、施工难度大、风险性高、隐蔽性强等突出特点。保证隧道通风顺畅就是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人员身体健康,采用合理的通风方案,增加隧道内的空气流通,使隧道内空气成分满足施工作业环境要求。避免由于通风不良造成安全事故,对于保障铁路隧道施工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对滇西南地区玉磨铁路大尖山软岩隧道通风方案进行了研究分析,详细介绍了长大隧道通风设计标准、通风方式选择、通风量计算、通风设备配置以及通风施工技术要点,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通风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繁荣,科学进步的日新月异,隧道在我国各种交通线路中占的比重日益增大,而对隧道结构安全性起决定作用的二次衬砌实体质量也越来越多引起关注。本文以玉磨铁路在建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隧道工程实体质量检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如二衬厚度不足、二衬脱空、二次衬砌背后脱空、二次衬砌不密实等,提出成因分析并研究预防措施。并通过施工现场实践证明措施有效、可行,从而为解决此类工程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假设圆形隧道在均质,连续和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空间中开挖,静止土压力系数K0等于1,提出一种基于双极坐标系的隧道围岩的弹塑性解。采用修正的摩尔-库伦破坏准则用于表征岩体强度。通过扩展Massinas和Sakellariou的解,完善塑性解,并提供计算临界内压力和塑性区的方法。结合玉磨铁路实际工程案例,通过比较计算结果,验证新方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侵入蚀变岩隧道施工期洞周变形过大、施工功效低等问题,以玉磨铁路安定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现场调研、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侵入蚀变岩隧道大变形控制措施,分析掌子面喷砼封闭和拱脚大直径锁脚锚管对隧道洞周变形的控制效果;探讨隧道施工功效降低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研究表明:(1)采用掌子面喷砼、?76大锁脚锚管、加大预留变形量三种措施对隧道洞周变形可进行有效控制且效果明显。(2)掌子面喷砼措施对洞周水平位移控制更为显著,而锁脚锚管对拱顶沉降的控制较为明显。(3)导致隧道施工功效降低的主要原因为围岩级别变化与不良地质频繁出现,提出增设斜井辅助施工通道和变更钢拱架支护方案两种措施,极大提高了隧道施工功效。  相似文献   

14.
在建泛亚铁路通道玉磨铁路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突泥涌水、软岩变形、高地热等地质灾害频发,对隧道施工和作业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对全线建设工期产生较大影响。以新平隧道突泥涌水灾害为研究对象,针对性采取超前地质预防、动态设计、专业机械化配套等手段,并与专业施工队伍相结合,预防、避免灾害性伤亡事故发生,保障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5.
由于铁路特长隧道复杂的地质情况,在对大地电磁资料采用常规线性反演时对复杂岩性、断裂构造的识别精度及速度往往不能满足勘查要求,采用非线性共扼梯度法进行反演成像,跳出线性迭代反演局限。针对非二次极小化问题,进行直接求解,能显著减小计算工作量,提升成像速度。通过玉磨线特长隧道大金山隧道中进行实际应用,快速高效地查明了隧道多处断裂构造位置,对后期地质工作的开展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非线性共扼梯度法反演能在铁路特长隧道勘查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首件鉴定是产品质量控制过程的关键环节,从运用首件鉴定程序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阐述产品首件鉴定的范围、时机、鉴定内容,以及在运行首件鉴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及其解决对策,提出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层次化首件鉴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正>中老国际通道玉(溪)磨(憨)铁路累计完成投资106.8亿元,占总投资的21.1%。目前,铁路建设者们正在加紧施工,全力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为加快推进玉磨铁路建设,全线22个控制性工程、440多个作业点抓住云南冬春旱季的黄金施工时机,加强设备和人员投入。2017年春节假期和元宵节,全线每天有2万多名建设者昼夜奋战。自2016年4月份全线开工建设以来,玉磨铁路已完  相似文献   

18.
国家铁路局发布了2018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系列验收标准,从验收单元划分、验收程序和组织、验收内容和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修订,突出了混凝土、锚杆等原材料的进场检验,加强了初期支护、二次衬砌等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做实了关键工序的质量把控,为铁路隧道工程建设划出了"质量红线"。本文从2018版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主要修订内容、技术特点入手,浅谈铁路隧道施工质量控制,以期对使用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针对普速铁路长大隧道钢轨病害问题,使用钢轨铣磨车在西康线进行病害整治作业,研究不同工艺参数下铣磨车对钢轨肥边、波磨、鱼鳞纹铣削的效果,分析在不同作业速度下铣削对磨削的影响。钢轨铣磨车对钢轨肥边、波磨和鱼鳞纹等伤损整治的效果表明其适用于长大隧道内钢轨病害修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以新疆在建玉希莫勒盖隧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隧道 K723+398-K723+404段发生塌方事故的原因。变三台阶超短台阶法施工为CRD法施工,并优化先前隧道支护参数以及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的方法处理塌方段。处理后隧道累计拱顶沉降和水平收敛值控制在35 mm 范围以内。格栅内力和围岩压力监测结果亦验证了变形监测结果,表明对塌方段采取的措施及时有效,可为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