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云平台在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发展,分析云平台的优势,结合工程建设经验阐述城轨云的架构,并对基于城轨云的全自动运行系统进行研究,进而对未来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应用需求,介绍TD-LTE技术的特点,提出该技术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试验线的测试和验证,证明了TD-LTE技术应用在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具备无人值守下列车自动运行(UTO)的全自动运行技术已成为发展趋势.目前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相关设计规范还不够完整,可供参考的工程实例较少.本文详细分析了宁波地铁5号线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设计原则、硬件配置、运营组织架构及技术创新等,可为后续全自动运行新线建设提供设计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弓剑 《都市快轨交通》2021,34(2):137-141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FAO)根据自动化等级分为GoA3有人职守的全自动运行和GoA4无人职守的全自动运行.针对全自动运行系统"中心强化管控、故障快速恢复"的功能需求特点,阐述全自动运行的核心专业——信号系统,从GoA2级向GoA4级过渡中在系统架构和功能上优化设计方案的重要性.以中心直接管控列车为出发点,重点从...  相似文献   

5.
全自动运行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本文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的发展现状,结合城市轨道交通目前研究热点,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建设呈快速增长趋势。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作为新一代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具有安全、高效、灵活、经济、易部署等特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更优、架构更精简。文章基于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持续推进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发展纲领,以深圳地铁20号线为例,分析TACS系统的运行原理、系统架构、系统优势等关键技术特征,剖析现有TACS系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论述该系统的未来发展前景,为TACS系统在运营场景下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全自动运行和智慧城轨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在信息网络的大规模应用,需要对各应用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及门禁系统等)在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下的网络需求和网络架构等开展研究。研究结论:(1)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下线网和线路的骨干传输网推荐采用OTN技术组网;(2)分别承载于云平台安全生产网、内部管理网和外部服务网络上的各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可划分为线网级平台、骨干传输网和车站级平台三层架构;(3)本研究成果可为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网络技术架构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全自动运行场景分析出发,对全自动运行的站台门与传统站台门功能进行对比,并结合全自动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对站台门配置的安全要求、功能及接口等开展系统架构设计研究。重点对站台门与信号系统和综合监控系统等接口界面、类型及用途进行规范。同时,结合太原轨道交通2号线运营情况,对全自动运行系统中站台门与列车车门联动时间、间隙探测装置设置数量及就地控制盒与间隙探测装置操作盘一体化设计等提出了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了运营场景的设计方法及分类依据,选取了部分典型场景进行详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是未来智能化、智慧化发展的方向,我国多个城市已在开通、建设或规划中。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特点.通过分析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运营要求,结合苏州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运营目标与定位,分析了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全自动运行的运营管理模式与传统有人驾驶线路的区别.重点介绍了苏州市轨道交通5号线DTO(有人值守的列车全自动运行)与UTO(无人值守的列车全自动运行)两种驾驶模式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1.
根据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发展现状,对以行车为核心的综合调度系统总体架构、业务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采用基于VC++的MFC技术,对该系统行车模拟及站场图显示、列车运行信息及设备健康状态监测、车载PIS信息管理等功能进行仿真实现,并设计了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该仿真系统可用于全自动运行线路调度人员的教学培训,...  相似文献   

12.
站台门控制系统已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取得广泛应用,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运行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全自动运行线路逐渐增多,既有站台门控制系统已难以满足全自动运行模式的运营需求。站台门控制系统既要实现与列车门的对位隔离,又要在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满足SIL2的相关要求。针对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智能站台门控制系统,实现站台门与列车门的对位隔离,并采用“二取二”设计架构,提高站台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支持多种车型混跑的运行场景,满足全自动运行轨道交通线路对站台门控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轨道交通线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自动售检票(AFC)系统存在系统功能重叠、数据过度冗余、资源利用率低、维护成本高、投资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一个基于集中式管理体系结构的AFC系统。构建系统的整体构架、软件构架和物理构架,并分析系统的设计原则。该系统能够完成传统轨道交通AFC系统的全部功能,并且可以减少系统的层级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投资成本,为实现轨道交通低碳运营、绿色运营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加速发展,其系统服务可用性的考核也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绩效考核方法并不适用于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因此,文章基于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在列车运行操作上的特点和故障管理策略对于系统服务可用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全自动无人驾驶技术的系统服务可用性考核方法,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可用性考核方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趋势出发,阐述在线网运营转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技术架构及网络安全规范》的要求,探讨城轨云架构作为基础平台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云平台、网络安全、数据共享以及智能运维4个主要构成模块的功能与要求;重点探讨云平台作为城轨云架构的关键技术,其功能要求与技术选择将直接影响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应重点关注云平台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可扩展能力,以统一服务“线网全业务、城轨多制式”为目标,构建一个开放的信息化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16.
全自动运行系统发展趋势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全自动运行(FAO)系统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技术特点,阐明全自动运行是今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发展趋势的观点,并强调全自动运行是可以实现轨道交通系统高可用、高可靠和高安全的先进技术。结合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国家示范工程——北京地铁燕房线的研究建设情况,分析说明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架构,以及与传统CBTC系统的区别。着重提出,必须通过制定与全自动运行系统相匹配的运营规则,并通过各专业系统设备自动联动控制,才可以充分发挥全自动运行系统的优势,显著节约人力和各项成本,从而提升轨道交通整体装备的可靠性水平。最后针对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现状,提出在后续线路规划全自动运行系统时的多项建议:分步骤推进FAO线路的应用,首条线路可选择客流量较小的线路,待运营单位和乘客适应FAO后再逐步推广;进一步提高系统集成度,实现多专业联动控制,并设立独立的运营团队,从而更好地发挥FAO系统优势,真正为线路运营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全自动无人驾驶系统使完全自动化计算机代替了驾驶员所有的工作,再配合综合监控系统和通信系统,可以使OCC(运营控制中心)调度员轻易地了解列车内所有的信息及列车状态。结合北京地铁APM(旅客自动运输)线、广州珠江APM线等无人驾驶线路,介绍了APM的功能、特点、发展趋势,并从系统设计、运营模式、开关门时间等几个方面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现阶段APM系统适合中等运量、高密度运营需求的线路使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的特点,综合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及运营期应急管理信息化的需求,阐明智慧化综合应急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设计原则及系统架构,介绍应急管理一张图、应急值守、应急预警、辅助决策、应急指挥、物资调度、应急演练等主要功能模块的建设。该系统使建设期与运营期的应急物资、应急队伍以及应急专家等重要资源实现共享。自动应急预警、智慧推荐应急物资、自动选择应急救援最优路线、推荐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及在线会商等功能,显著提高事故预防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及处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中国各大城市都在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城市轨道交通中的信号供电系统是设备安全的重要保障。作为信号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熟悉该系统。对信号供电系统的架构进行说明,并对该系统的功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自动售检票(AFC)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中与乘客接触最为紧密的系统,应基于“以用户为中心”来提升客运服务水平。通过优化系统层级、整合多元化支付平台、引入智能客服功能、对接电子发票系统等措施,规划设计了适用于广州新一轮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要求的AFC系统架构,以期打造智慧的AFC系统,为乘客提供更为人性化和多元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