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铁路信号工程设计中,目前基于空间几何关系的BIM设计手段存在设计效率低、无法满足设计需求的问题.提出基于空间点云的BIM设计手段,以快速精准的方式对站场、线路三维空间内的信号分散设备器材进行定位.通过该设计手段,不仅对以往BIM技术应用进行探索、总结和提升,更有效解决了设计效率低和准确性不高等问题,并为后续将BIM技...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铁路信号设备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企业进行BIM系统平台开发功能需求调研,并从社会、经济与技术3个层面进行可行性分析,深入阐述系统数据获取与BIM模型构建两方面的技术基础,分别采用C#高级编程语言与SQL Server 2008进行前台与后台开发,在Visual Studio 2010环境下开发出六大功能模块,即可视化管理平台、计划与任务、距离测量、台账管理、统计查询、数据维护功能模块,基于BIM技术开发出铁路信号设备数据管理软件平台,实现立体、可视、协同、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BIM技术在工程设计概预算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程设计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阶段,其中设计图纸的工程量计算对工程造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BIM技术作为一种变革性的生产工具将对建设工程的成本核算产生深远影响。此文在介绍BIM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对在工程设计概预算中的应用和效果进行阐述。并对在设计概预算应用中的扩展进行论述,希望能把建立BIM信息模型前移到设计专业,实现BIM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的强大功能。  相似文献   

4.
5.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AUTOCAD在铁路信号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由简单的计算机辅助绘图逐步发展为将计算机高速精确的运算、存储和处理数据与人的逻辑判断、创造思维相结合。本文主要对AUTOCAD技术应用于铁路信号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构想进行了详细、充分的阐述。  相似文献   

6.
BIM技术中面向铁路信号室内设计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设计思路仍为效率较低、工作量巨大的反向翻模设计.针对这种情况,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Revit软件为平台,构建铁路信号室内机柜族类模型库,提出信号室内机柜自动布置程序的实现思路,通过Revit API外部命令的方式,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使用C#语言开发出信号室内机柜批量布置功能模块,实现信号室内机柜布置的自动化、智能化,结果满足《铁路信号维护规则》的相关要求,为开展后续信号室内BIM设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铁路信号设计采用传统二维设计方式容易出现"错、漏、碰、缺"等问题。利用BIM技术建立信息化模型库,实现信号专业的碰撞检查及设计合理性检查。分析信号专业传统二维设计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实现三维可视化和精确定位、实现碰撞、遮挡综合检查以及管线径路合理布置方面验证采用BIM技术可展现信号设计优势;从交付成果可视化和碰撞、遮挡综合检查方面分析BIM技术在信号工程设计中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9.
铁路信号数据配置系统用于铁路信号产品工程应用设计、数据配置、信息化及数据分析。通过实现统一的数据图形化处理及数据配置,完成各信号产品配置数据的差异化输出,并纳入数据配置的前端工程应用设计。通过信息化手段,使项目管理层和领导层能随时掌握工程进度,有利于资源调配和项目全局把控。针对工程应用设计数据和信号产品配置数据,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有效提高信号产品的交付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推进铁路工程建设信息化发展的速度,传统管理模式需要进行改变.研究通过BIM技术构建铁路信号运维管理平台,通过平台同步、共享设备的数据信息,三维可视化漫游浏览、设备台账、设备履历、设备故障、历史维护等静态属性和动态数据信息的查看,实现铁路信号工程设备数据的集成化、可视化,对铁路信号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作出判断、预警和...  相似文献   

11.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工程正向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铁路工程BIM设计相比建筑工程具有涉及专业多、专业接口复杂、与地形地质关系密切的特点。在现阶段,由于专业间BIM资源不能很好地相互利用,铁路工程BIM仍以单专业翻模为主,各专业开展BIM正向设计困难。对此情况,选取银西高铁项目为研究试点,以本特利平台系列软件为基础,按照铁路工程设计一般流程,探索研究基于BIM技术的铁路工程正向设计技术路线。提出一种铁路工程BIM设计协同管理和正向设计方法,并对铁路BIM标准进行初步应用,为今后开展铁路工程全专业BIM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客车车辆段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随着BIM技术在铁路行业的逐步普及,铁路工程的信息化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车辆段建设过程中,传统的二维图纸设计无法实现工程项目设计、施工、运用的信息共享,也不能满足设计阶段多专业的协调需求。如何利用BIM技术实现设计信息的无损传递,提高车辆段设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依托西安站改客车段项目,对车辆段BIM设计软件解决方案和实施流程进行探索,验证车辆段BIM设计流程,完成车辆段BIM模型的建立并对其进行碰撞检查、排烟分析、日照模拟、工筹策划等应用拓展,结合BIM实践经验,优化提高铁路车辆段的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以Bentley平台为技术支持,以京张高速铁路隧道工程为项目背景,以BIM技术在隧道设计中的应用为目的进行研究。叙述了BIM隧道建模过程及对铁路BIM标准的验证,通过使用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正向设计、协同设计对设计流程的优化,总结了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认为:现阶段Bentley平台上BIM技术在铁路隧道设计中还不能满足出图和工程量计算的要求;在模型不同的设计阶段,由于精度要求的不同导致模型有时无法重复利用;模型的应用在设计、施工、运维间缺乏联系。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根据隧道专业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开发;提高BIM模型的重要性以替代二维出图;规范中对于BIM精度的要求应通过项目的验证不断优化;应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BIM设计各阶段完成内容,构建多阶段、多专业的BIM平台。  相似文献   

14.
张轩 《铁道勘察》2020,(1):103-107
以Bentley平台和二次开发软件为技术支持,对基于BIM技术的铁路隧道正向设计进行研究:结合新版软件功能,从项目创建、流程管理、参数化设计、三维建模、工程量统计等方面出发,总结BIM正向设计在可视化、参数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结合地形设计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另一方面,BIM技术还存在部分构件建模过程复杂、二次开发软件不足、出图功能欠缺、参数化数字化设计不完善、审核难度大等问题。通过本次研究,进一步优化了铁路隧道BIM正向设计流程,为在隧道专业中推广BIM正向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浅析BIM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BIM技术,可以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工程的实际信息,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国内不少施工企业也开始思考如何应用BIM技术来提升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此文在简述BIM技术发展现状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就BIM技术在铁路工程设计、施工、运营阶段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论述.望能在今后的铁路工程建设中借鉴.  相似文献   

16.
BIM在铁路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阐述建筑信息模型(BIM)概念,分析基于BIM技术的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建筑优势,并介绍BIM技术在国内外建筑业及国内铁路行业的发展现状,提出铁路设计应用BIM的5个关键点:与GIS技术结合、综合管线碰撞检测、站场运营管理、协同设计与作业、项目各阶段的衔接,总结国内BIM发展存在的问题:行业标准缺失、三维协同设计理念缺乏、专业软件不足、市场认知与人才培养问题,并提出对应的推行BIM策略,最后提出BIM将引领铁路建设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罗天靖  高策 《铁道勘察》2020,(1):137-140,161
为了能使BIM技术更好地融入铁路桥梁行业,从正向设计的角度出发,对京张高铁标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设计流程进行研究,并通过C#语言的二次开发实现了以下功能:(1)开发了一套针对简支箱梁的数据结构,能快速生成或修改预应力标准箱梁的精细化BIM模型;(2)基于BIM模型与数据结构,可自动生成有限元计算模型,也可将计算结果反馈到BIM模型中,跳过了设计人员自行建模计算的过程;(3)根据最终的BIM模型与计算结果,可直接以标准格式输出设计图纸、工程数量等,大幅度提高了绘图效率,减少了人工误差。该研究成果可为BIM技术在铁路桥梁中的正向设计、BIM技术与标准化设计的结合、BIM技术对工程设计的优化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青连铁路四电工程为试点,对铁路四电BIM技术进行应用。开展基于达索平台的铁路四电过程BIM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青连铁路四电工程BIM技术的应用与实施,具体分析BIM技术在铁路建设协同设计、施工过程以及项目管理中的方法与应用。探索出一种适用于铁路四电工程BIM应用的技术路线,从协同设计到施工管理,基于BIM模型完成铁路四电工程拓展应用,提供了系统的BIM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提出BIM设计在信号工程设计领域应用分三步走的方案,并对每个阶段的应用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内应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