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6 毫秒
1.
无损检测技术具有无损、快速和准确等特点,已成为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的主要手段。本文对桥梁工程、路基工程和隧道工程中的无损检测技术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预制箱梁混凝土强度检测、桥梁支座垫石钢筋、强度检测、锚杆锚固质量检测等目前尚未广泛运用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介绍了铁路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方法和分类,并简要阐述了各种无损检测技术方法的基本测试原理、进展和取得的技术成就.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际上检测车采用的轨道动态检测主要有激光伺服技术和激光视像技术两种,对轨检车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及原理作了概略性的阐述,并对其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两种检测技术均能满足基本的轨检要求.其中激光视像技术先进,抗干扰性能较好,测量精度高,产品基本实现了模块化,还可以提供钢轨全断面测量、波磨测量,适用于高速铁路或对线路状态要求较高的轨道检测.提出了各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建议在资金许可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激光视像技术.  相似文献   

4.
基于AutoCAD平台的隧道检测成图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隧道检测主要采用地质雷达检测的方法,调研其资料处理现状后,在分析行业技术规范和专业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采用VBA语言设计并编制了基于AutoCAD平台的隧道雷达检测的自动化成图软件,为保质高效地完成大批量的隧道雷达检测成图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保证了其成图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日常安检工作中,对乘客所携带的液体进行安全检查已成为一项必要工作.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市场对液体检测技术的特殊要求.介绍了目前国内轨道交通站点中主要使用的几种液体检测技术.指出液体检测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发方向是:多种技术相结合、采用联网模式和注重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该地铁高效综合检测车运用线结构光视觉技术、高速图像处理技术、惯性测量基本原理,实现了轨道几何参数检测(轨距、轨道水平、轨向等)、全断面钢轨轮廓、限界检测功能.本文主要从车体、走行系统、制动系统、电器及控制系统、检测系统等方面对整车的主要技术特点进行阐述,旨在为有关单位和人员引入、使用、养护此类或类似设备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国外几种综合检测车的技术特点,介绍了所研制的CRH380BJ-A型高寒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主要检测功能及总体功能布局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秦沈客运专线接触网工程的主要技术条件和检测标准,对接触网检测车在秦沈客运专线的施工检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  相似文献   

9.
简要阐述瞬态瑞利波技术用于既有线基床强度检测试验原理、试验目的、试验仪器设备及主要技术性能.根据集通线既有线基床检测的试验数据,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并对该方法进一步用于既有线检测提出建议.实践证明:该检测技术对既有线路基可实现无损、快速而准确的评价与监测,同时亦可评价轨道道床的工作特征,为评价既有线路基及轨道道床工作状态提供了一项全新的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1国外钢轨探伤车技术发展与应用钢轨探伤车(简称探伤车)在国外发达国家早已替代人工探伤设备,成为检测在役钢轨伤损的主要手段。由于超声波对检测钢轨疲劳裂纹和其他内部缺陷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定位准确等优点,国内外探伤车对内部裂纹检测都采用了超声波探伤技术,受限于检测模式和超声技术,检测速度一般为10~70km/h。北美地区绝大多数探伤车采用停顿式作业方式,即  相似文献   

11.
厦门地铁综合检测车集轨道检测和接触网检测于一体,采用惯性测量原理、机器视觉及激光摄像等非接触测量技术,可快速高效地对轨道几何状态、轨道全断面廓形及架空接触网几何参数、弓网动态作用参数进行检测。文章阐述了检测车的主要技术特点和技术参数,并从检测系统、设备布置、电气原理、机械部件和制动系统等方面介绍了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概述我国铁路超限货物运输检测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铁路货物运输过程中超限检测的技术需求,设计基于双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的超限货物检测系统。首先根据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系统的主要功能,然后分别从系统总体结构、系统检测过程、双激光雷达安装、系统数据流程设计4个方面研究系统的技术方案,最后阐述系统具有扫描频率高、精度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近年来提出的一些主要的基于视频的车辆检测与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基于视觉的车辆检测技术的难点及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预测了这一领域仍然存在的问题和对可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铁道机车车辆工业系统常用的射线检测技术有射线照相、射线实时成像,其中射线照相技术已在铁路系统应用多年,主要应用于摇枕、侧架射线照相检测、焊接构件焊缝的检测、锅炉压力容器的检测、风缸焊缝检测、铝合金及不锈钢构件检测等;而实时成像技术在铁路系统的应用则是近年来刚  相似文献   

15.
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铁路检测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视觉作为一种先进的自动检测技术,凭借其非接触性、灵活性、精确性等优点,在铁路检测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主要应用于轨道基础设施检测、电力机车检测、接触网检测和站台环境监测4个方面。归纳总结计算机视觉技术在铁路检测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计算机视觉技术在检测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分析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铁路检测时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1999年3月4日,基础所的前身——铁道部基础设施检测中心成立了.2001年4月和2002年10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简称“铁科院”)两次对检测中心进行整合,先后将金属及化学研究所探伤车部和铁道建筑研究所轨道检测技术事业部并入中心,进行重组.2003年1月,检测中心成为铁科院的分支机构,称为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简称“基础所”).基础所的主要业务是研究开发新型检测技术和设备,对全路基础设施运用状态从总体上实施监控和日常的安全检测,同时承担全路相关检测行业的技术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位于复杂地质条件下某大型PHC桩工程实例应用,介绍了场地地质条件和管桩设计情况、施工技术要求与主要检测方法,分析了PHC桩的技术特点和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我国高速弓网检测系统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新一代高速弓网检测系统解决方案。重点对系统组成、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特点进行阐述。新一代高速弓网检测系统实现了接触网几何参数实时检测和输出,能够提高锚段关节和线岔处的检测范围和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9.
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主要检测方法存在精度差、对结构有损伤等问题,严重制约对衬砌质量的正确评估和控制。为此,研发了基于冲击弹性波的强度检测技术体系,包括技术原理、标定及检测方法、检测设备等,并在百余座铁路隧道开展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相对传统的回弹法等检测方法,该方法检测范围广,精度较高,可为铁路隧道衬砌混凝土强度提供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国内外隧道衬砌、隧底检测技术和装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我国铁路隧道衬砌状态检测需求,对车载地质雷达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隧道状态快速检测车的技术方案,研制了铁路隧道衬砌状态检查车。该车可同时对衬砌5条测线、隧底3条测线进行检测,实现了全隧道的无损检测,最高检测速度可达10 km/h,并在新建和既有铁路上得到成功运用,显著提高了铁路隧道无损检测的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