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述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新型铁路道岔缺口监测系统,由前端现场采集设备、集中监测设备以及数据传输通信设备组成。电力载波通信以电力线正弦波信号作为传输媒介,将信息通过调频的方式加载实现数据传输。为适应道岔转辙机电源线传输条件,重点优化设计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载波信号接收发送通路的耦合电路,有效确保了数据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2.
铁路客站站房的节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楠 《铁道运营技术》2007,13(3):40-41,46
简介铁路客站站房进行节能设计的必要性,从建筑、结构、给排水、电力、暖通空调设备等方面探讨铁路客站站房节能设计的工程技术措施,使客站站房成为建设节能型铁路的标志建筑。  相似文献   

3.
针对载波通信技术及应用,主要介绍载波通信原理,分析载波通信方式的优缺点,载波通信方式和其他通信方式比较,对载波通信在铁路设备中的应用进行举例,以及载波通信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铁路枢纽大型客站是多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是铁路枢纽的客运负荷中心,是涉及车站、联络线、动车所和机务等多种技术设施构成的大型铁路综合设施,对牵引供电的可靠性和灵活性要求较高.本文从铁路枢纽大型客站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牵引供电系统运营维护管理特点,对大型客站在牵引供变电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及提高牵引供电可靠性和灵活性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结论:(1)铁路枢纽大型客站应优先设置牵引变电所,细分供电单元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运营维护的灵活性,并充分考虑越区及过渡供电方案;(2)大型客站牵引变电所和电力变电所优先采用合建方式,合建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应结合外部电源要求及项目特点确定采用线路分支接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3)大型客站内电力牵引合建所一般采用户内开关柜布置方案,以节约占地面积及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空间模式理论是一种对铁路客站影响区域分析的空间理论。将其引入铁路客站物业开发后的铁路车站空间,是一种新的动态的建筑空间,它的职能大大有别于以往客运站主体的等候空间、售票空间和站台空间。它以"旅客-顾客-旅客"相互转换为特性,在设计上趋向于简单化、流线化、自动化,它是一个多方位、多功能、高效率的使用空间,大大提高了空间的使用率、灵活性。对于铁路客站物业开发空间的研究,总结出一些铁路客站物业开发空间的模式与类型,作为今后设计的参考与依据。  相似文献   

6.
董杰 《铁道工程学报》2012,(6):100-103,125
研究目的:一批日渐投入运营的新型铁路客站的设计日均小时发送量和高峰小时发送量均较高,使得铁路客站的流线设计得以重视。专为来自于地铁的换乘客流设计的"地下进站"流线无疑是缩短换乘流线的最佳模式。因此,研究和设计"地下进站"流线是必要的。研究结论:(1)铁路客站的流线模式向着"通过式"转变;(2)铁路客站地下进站设计应尽可能缩短旅客的换乘距离;(3)"地下进站"流线应考虑设计预留,并合理利用铁路客站有限的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铁路客站既要体现其作为客运中心的功能,又要满足旅客舒适、便捷的要求,还应与城市的发展和交通相协调,因此在客站的设计和使用功能上必须具备时代的气息,即从传统的客站逐步趋向于现代化的客站.先进的建筑材料和设备设施的应用正是这种需要的体现,借助于先进的设备设施使铁路客站更具有服务性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通过真空排污系统在上海铁路南站的设计和应用,以及维修保养中遇到的问题,阐述了真空卫生排污系统在大型公共设施中应用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8.
站内轨道电路咽喉区设备分散、区段数量多,如室外设备监测采用既有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工程应用中布线复杂,电缆使用数量大,提出一种适用站内轨道电路的光纤传输室外监测方案并进行可行性探究。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通信基站供配电设计,电力专业按通信要求提供通信设备主、备用电源,由室外箱式变电站提供可靠的220/380 V低压电源,该箱变同时为通信基站照明、空调等设备提供电源。电力专业按照动力照明分开的原则在通信机械室内设置多处电力配电盘,主要包括自投自复的防灾双切箱、通信设备专用双电源箱,另外通信专业需配置防雷箱、高频开关电源柜,造成通信机械室内供电设施种类繁多、管理界面混乱。本文基于对高速铁路通信基站房屋内所有供电设施的调查研究结果,提出一种一体化电源系统方案,可为后续一体化机房整体设计提供基础,以达到节省空间、提高集约化程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电力远动SCADA系统的特点并结合国外铁路现状和项目要求,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GSM通信方式的电力远动SCADA系统。基于GSM通信的电力远动SCADA系统主要由SCADA系统主站、GSM通信单元、增加了自适应天线的RTU组成。采用GSM方式接收的电力远动SCADA系统能够在复杂的山地环境和有线方式建设较困难的部分区域保证数据的可靠发送/接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新型铁路客站导乘环境规范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铁路大规模建设的展开,一大批新型客运车站相继投入运营。旅客导乘环境的规范化建设是提升客站服务品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是设计理念,还是客站运营特点,都需要对客站的导乘环境进行规范化建设。同时,设计导向标识系统应与客站设计的"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五个基本理念相呼应,明确对标识系统"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懂、找得到"四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郭瑞霞 《铁道勘察》2020,(3):78-83,94
到2018年底,大批现代化客站的建成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工程实践和设计经验。在此过程中,创建精品客站、彰显地域文化特色逐渐成为了新时代铁路客站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了探索新时代客站地域文化的体现方式,在分析归纳已建成客站外部造型地域文化性的表现手法及设计思路的基础上,从设计理念、文化元素符号提炼和应用、材料选择、色彩使用、施工工艺等方面对地域文化性的体现手段进行探讨,得出"以细节为切入点,在内部空间体现地域文化性是客站今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的结论。总结出客站内部空间体现地域文化性的过程中需遵循的传承与创新、统一与协调、美观与经济三个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对配电自动化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LTE网络具有传输速率高、方便部署等特点,在电力数据传输业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综合考虑未来配网的典型接入场景及LTE无线专网的技术特征,研究了LTE专网在配电网自动化通信应用中的接入方案和基础构架,验证了LTE接入方案承载典型电力数据业务的能力,并设计了一种灵活可靠的电力LTE数据转换终端软硬件方案,测试表明整体构架具有较好的通信性能,可为智能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可选手段。  相似文献   

14.
铁路客站设计方案借助全球资源,引入竞争机制,弘扬铁路建筑文化,突出建筑美学,有利于国内设计单位提升设计质量,实现设计理念质的飞跃。通过开展在国际范围内征集铁路客站设计方案的活动,已建成了南京、拉萨站,开工建设了北京南等车站,还有即将开工建设的新广州、新武汉等站,正在征集设计和优化方案的上海虹桥、呼和浩特、太原、苏州等站。铁路客站设计方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我国铁路客站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精品客站。  相似文献   

15.
王麟书 《中国铁路》2005,(11):32-34
铁路客运站的站房建设直接反映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和建设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铁路客站站房的设计和建设也呈现出新的理念.设计理念是客站站房建设的灵魂,铁道部通过国际概念设计招标的形式,使中国铁路客站站房设计向世界开放.铁路车站应融入城市交通系统,客站站房的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功能性、文化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6.
铁路旅客车站作为连接铁路与城市的桥梁,为满足新时期铁路客站设计和建设的要求,论述了新时期铁路客站的设计理念,对贯彻铁路客站设计“五性”原则提出了如何落实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1概述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大潮,一大批现代化新型铁路客站拔地而起,铁路客站逐渐成为各个城市的门户和纽带,作为城市的新地标为世人所瞩目。由此,铁路客站设计理念日新月异,不断地涌现出大量技术创新成果。作为创新成果之一的客运服务系统,特别是各种前端设备的使  相似文献   

18.
铁道部资讯     
2012中国铁路客站技术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1据《人民铁道》报道,9月1~2日,2012中国铁路客站技术交流会在哈尔滨召开,铁道部部长盛光祖致信祝贺,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出席会议并讲话。"十二五"时期是铁路客站建设和投产高峰期,今后3年全国还需建成新客站600余座,建好管好客站任务艰巨。盛光祖强调,全体参建人员要深刻认识到,安全是铁路客站设计、建设和运营的生命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确保安全放在各项工作首位。要把安全风险意识贯穿到客站设计、建设施工、运营管理等全过程,坚持依法建设,统筹抓好  相似文献   

19.
成都枢纽为全国六大客运中心之一,成都东客站为成都枢纽新建特大型客运站。文章简要叙述了成都东客站的定位决策思路,结合运输需求、分工和功能要求,重点研究了成都东客站一场、二场、三场站型方案及其进一步优化的设计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优缺点分析,推荐成都东客站达成(环线)、城际二场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20.
铁路中小型客站建筑设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的建设发展,大型铁路客站方案设计已基本完成,一部分已建成投入使用。今后3年的客站建设大多属于中小型客站,其结构和造型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和重点。此文根据铁道部对铁路客站建筑规模的有关规定,阐述新时期中小型客站建设的特点,并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中小型客站建筑设计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即客站与地方规划的衔接关系,车站广场、站房、站场三者的关系,站房与雨棚间的关系,站房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形态与建筑结构的关系,建筑创新与投资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