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京雄城际铁路固安东站里路基工程地基处理原设计采用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加固,施工方法采用锤击法或静压法。若采用锤击法施工则存在扰民问题,若采用静压法则存在遇砂层难以压入的问题。经研究将管桩调整为螺杆桩,经复合地基单桩承载力监测,单桩承载力达到2 100 kN,桩长达到设计桩长,施工无噪声,满足了地基处理加固的各项要求。  相似文献   

2.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处理高速公路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作为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方式,具有承载力高、穿透力强、施工快、成桩后质量易保证等优点.在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采用静力压桩施工技术,施工效果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通过某城际铁路无砟轨道路基基底加固处理的工程实例,本文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及沉降量的计算方法,以及管桩的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等。并解决城际铁路高速无砟轨道建设过程中路基地段地基处理沉降控制的关键技术难题。研究结论:预应力管桩具有桩身质量稳定可靠、单桩承载力高、价格低、施工速度快、桩身耐打、穿透能力强、成桩质量检测方便等优点,为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解决城际铁路高速无砟轨道建设过程中路基地段地基沉降控制的关键技术难题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高铁梁场深厚软土地基加固问题,结合南沿江城际铁路金坛西梁场项目,对CFG桩、水泥搅拌桩、旋喷桩、钻孔灌注桩、预应力管桩、螺杆桩等加固方法,从技术可靠性、经济可行性等方面进行比选,最终选取螺杆桩作为高铁梁场制梁、存梁台座的地基加固方式;并对制梁、存梁台座下螺杆桩加固的复合地基设计及施工控制要点进行了阐述。对单桩及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了检测,对制梁、存梁台座使用时的变形沉降进行了监测,结果都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这表明螺杆桩复合地基能满足高铁梁场深厚软土加固的需要,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对天津地铁1号线双林车辆段月修列检库前岔区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文章介绍了水泥搅拌桩的设计和施工,水泥搅拌桩经检测质量均合格,地基处理效果较好,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张唐铁路某段软土路基地基处理为例,介绍了双向水泥搅拌桩施工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并进行了单向搅拌与双向搅拌成桩质量对比。采用双向水泥搅拌桩工艺其成桩质量明显优于单向搅拌工艺,在软土工程性质较差、特别是有地震液化层的软土地基处理中,双向水泥搅拌桩的应用能有效地保证地基处理的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7.
武广客运专线某标段软层地基采用预应力管桩加固技术,有效地解决软土地基承载力小、工后沉降量大的难题。介绍预应力管桩加固地基的施工工艺、桩的质量检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新建太原枢纽(北六堡)物流中心综合楼建设项目中,采用碎石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多桩型复合地基处理中等粉砂土液化土层效果,分析单一桩型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化,对现场承载力试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及研究,为地震高烈度地区的液化土层进行抗液化处理提供运用经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石武客运专线驻马店西站采用预应力管桩对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在管桩施工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桩身损坏情况。为了提高管桩的利用率、降低成本,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对造成管桩损坏的各种情况作了统计、分析,并针对不同的损坏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采取控制措施后,管桩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承载力、桩身完整性方面都符合设计要求,合格率为99.4%。通过研究施工控制效果和总结施工经验,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简要论述管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0.
以珠海某堆场深厚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为依托,针对传统的地基处理方法难以满足该重载堆场工程对深厚软土地基处理的高承载力与稳定性、高标准工后与差异沉降控制、大面积快速高效经济处理的要求,提出先对整个场地进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再采用"预应力管桩-土工格室加筋土"处理料条区、采用土工格栅加筋土处理堆取料机区的综合处治方案。通过承载力、沉降和侧向位移现场监测对处治效果进行分析,深入探讨综合处治技术的加固机理:管桩桩顶上部加筋土的"土拱效应"可有效扩散应力,同时土工格室起到水平向约束管桩、协调不均匀沉降作用,充分发挥桩筏基础中的柔性筏板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真空-堆载预压联合预应力管桩-土工格室能够大幅度提升地基承载力、限制地基水平位移和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有效解决堆场软基过量沉降与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工程的深厚软基处理借鉴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某境外高速铁路动车段淤泥质土地基的不同沉降要求,选出最优工程方案,首先根据工程地质条件、铁路等级以及工期等因素筛选适用于该动车段的地基处理方法;之后,根据地层条件和地基处理工程经验拟定各区域加固深度;最后,通过造价比较,确定各区域的最佳地基处理方案。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适用于该动车段淤泥质土的地基处理方法有水泥土搅拌桩、预应力管桩以及塑料排水板。沉降要求为300 mm的区域Ⅰ,采用长16 m、间距1. 2 m、桩径0. 5 m的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要求为15 mm的区域Ⅱ,采用长24 m、外径0. 4 m、桩间距1. 3 m的预应力管桩;沉降要求为400 mm的区域Ⅲ,采用深度为14 m、间距1. 0 m的塑料排水板结合堆载预压。  相似文献   

12.
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专用铁路路基基底海积层淤泥厚度达14~18 m,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大、灵敏度高等特点,拟采用水泥搅拌桩对路基基底软土进行加固。为了提高水泥搅拌桩的成桩质量及经济适用性,进行了室内配比试验、现场试桩、桩身质量检测及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研究表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的加大和龄期的增长而提高;在相同水泥掺量下,粉喷搅拌桩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大于浆喷搅拌桩;水泥掺量为15%时,桩身质量难以达到工程要求,水泥掺量为18%时,桩身质量及复合地基承载力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3.
管桩桩筏基础在宿州站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高速铁路对路基工后沉降控制的严格要求,京沪高速铁路宿州站采用了PHc预应力管桩+钢筋混凝土筏板的桩筏基础对深厚第四系土质地基进行了加固处理.宿州站采用了桩筏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法,现场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处理后路堤荷载主要由桩承担,加固区地基土几乎不承担荷载,处理后地基的沉降可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4.
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在高填方地基加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加固路基泥炭土软基的设计方法、施工设备改造、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检测及工程试验与应用.该工程地基加固采用多向水泥砂浆搅拌桩复合地基,提高了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是用于加固饱和软黏土地基的一种较新的地基加固方法,论述了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搅拌桩的面积置换率、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等因素对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滇池地区软土发育范围广、深度大、成分复杂,尤其淤泥质土和泥炭质土含水量高、孔隙比大、腐殖质含量高,成为地基处理的控制性因素。近年来环滇池区域修建了大量的铁路工程,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的经济性、合理性是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结论:(1)滇池地区以松软土、软黏土为主的软土地基,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是可行的;(2)淤泥质土为主的地基应加强工艺控制,桩长较长、工程质量要求较高地段可采用多向搅拌水泥砂浆桩;(3)泥炭质土、泥炭土为主的极软土地基必须开展试桩试验,尤其在含水量高、腐殖质含量较高地段,根据试验情况可加强设计采用CFG桩、预应力管桩处理,是较为稳妥的加固措施;(4)采取管桩加固时要分析工点的侧向稳定性,以免刚性桩结构受侧压力而倾斜;(5)在深厚软土地段、沉降要求极高地段或施工场地受限的既有构筑物旁边,必要时采取桩板结构等措施;(6)本研究成果在山区铁路软土地基处理方面有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锚桩法对钢管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试桩检测,研究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码头区域各土层的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以合理确定码头基桩长度,为工程桩的沉桩锤型选择及确定停锤标准提供依据。试桩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及钢管桩在工程区域的施工及沉桩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18.
沿海地区地层中存在大量珊瑚岩礁盘及珊瑚岩碎石,该地层中预应力管桩基础稳定性一直是工程界关注的问题.以三亚鹿回头小东海典型珊瑚岩地层工程实践为研究背景,研究沿海珊瑚岩地质条件下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施工工艺,提出系统的施工参数、补桩方案和引孔技术,确保桩身的垂直度和承载力.针对珊瑚岩施工质量通病进行分类,并且指出实用的工程对策,最终总结出一套沿海地区珊瑚岩地层高预应力管桩关键施工技术.通过500 t强压静载试验和低应变检测桩身承载力,桩身完整度全部达到Ⅱ类桩以上,验证了该施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铁路路基复合地基应进行承载力验算,但工程实践表明铁路路基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标准偏严格,限制了搅拌桩等柔性桩复合地基的应用范围.基于理论分析和工程案例,对地基承载力与稳定性关系、地基承载力与沉降关系、复合地基承载力验算的必要性及验算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检验地基处理效果、覆盖桩体破坏模式及确保工程安全的角度...  相似文献   

20.
水泥搅拌桩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搅拌桩作为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近年来在深圳地区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质量问题。本文基于多年工程管理经验,论述了水泥搅拌桩施工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提出从施工准备到工后检测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控制要点,为施工管理人员加强水泥搅拌桩质量控制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