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速铁路ATO系统是在既有高速铁路列车控制系统基础上实现列车自动驾驶功能的列控系统,通过对ATO系统的地面关键设备TSRS进行软、硬件改造及升级,使其具备车-地通信功能,从而实现ATO系统的车站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停车、车门开门防护、车门/站台门联动控制等智能化功能。本文研究了基于SCADE的模型驱动软件开发技术,并将其应用在车-地通信功能设计开发过程中。通过对模型进行验证、仿真测试和集成测试,最终验证了开发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行业集团短信与GPRS信号远程维护平台的结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满足信号设备远程维护和监测数据即时、交互式的信息沟通需求,开发基于GPRS远程维护系统的集团短信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及时的数据和故障信息,提高铁路运输安全,降低运行维护费用。系统将采用C/S、B/S的混合模式,由现场数据终端、数据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及移动通信网络组成,利用MicrosoftSQLServer数据库保存数据,通过IE浏览器访问平台。系统具有自动登录GPRS网络、自动发送报警信息、定时发送数据及按命令下载、传输、发送数据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设计了一种具有以太网接口的地铁列车MVB数据侦听装置。硬件由基于SOPC II的FPGA收发模块和TI的TM4C1294 ARM单片机组成,两者之间通过SPI方式连接,TM4C1294 ARM单片机通过以太网接口,以UDP协议发送数据至上位机;上位机应用c#语言编制数据接收程序,将MVB数据存储为数据文件。利用该装置在广州轨道交通三号线列车上进行了现车测试,能够实时获取列车MVB数据,实现了设计目标。后续进一步开发数据分析软件,即可进行列车技术状态分析、故障分析,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ZC系统是CBTC系统的核心单元之一,主要完成轨旁列车自动防护系统(ATP)功能。地面设备通过DCS与VOBC交互信息,共同完成列车控制功能。在ZC系统开发及集成测试初期,搭建真实环境配合测试不仅成本高昂,而且非常耗时。通过对VOBC及地面环境仿真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开发出VOBC仿真环境,为ZC系统开发及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测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5.
根据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和ATS(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的功能特点,以及非通信列车运营场景,明确ATS子系统对非通信列车追踪的系统需求。介绍了室内测试验证的内容、流程和期望结果。通过ATS子系统的室内测试平台以及现场系统集成测试,模拟线路轨道区段空闲、占用或受扰等不同情况下非通信列车的追踪功能,在ATS子系统上观察非通信列车按照预设的各种典型场景运行时的区段占用情况和列车追踪结果。结合现场运营测试,对比系统需求,使CBTC系统非通信列车追踪功能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6.
为了满足远距离数据传输的需求,结合Wi-Fi等无线通信技术,开发了基于虚拟USBHID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简要介绍基于微软DSF架构进行虚拟USB驱动开发的原理,并应用对称加密技术和非对称加密技术,通过虚拟USB-HID驱动程序实现USB数据的远程无线传输。该系统成本低、传输速率高、性能稳定,已在无线仿真器设备上应用,实现了嵌入式软件的远程仿真调试。  相似文献   

7.
从指导地铁列车高效运营和快速检修的客户需求出发,提出了地铁列车远程数据管理系统的组网结构和系统组成方案,通过分析地面采集存储软件和Web端管理软件的技术路线、软件模块流程和远程列车状态界面设计,实现了实时/非实时运行和故障数据的远程采集、解析、存储和显示功能。该系统设计在厦门地铁1号线车辆中已测试验证,目前应用稳定,达到了远程技术支持车辆运行、指导应急故障处理和维修快捷方便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1研究背景铁路运输自动化进程始于数十年前。列车运行自动化主要指驾驶功能的自动化,如今已经通过连续式列车自动控制系统(LZB)和自动驾驶与制动控制系统(AFB)实现。近几年来,在欧洲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以欧洲列车控制系统(ETCS)为基础的列车半自动运行测试,即列车运行自动化等级2级(GoA 2)测试。测试中,列车驾驶员的任务是在驾驶室中监视行车路线,并随时对列车的牵引和制动控制进行干预,但无需对运行程序进行任何重大改变。而在GoA 4(自动化最高等级,即全自动运行)中无需驾驶员操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程序下载、MVB网络配置、数据转储、状态监视等功能,提出一种通过目前流行的通用串行总线(USB)将MVB与通用计算机连接的方案。详细介绍了具有USB接口的MVB总线适配器的硬件原理及软件编程方法。试验表明,设计满足功能要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ZigBee技术组网、GPRS技术远程传输、labVIEW软件平台编写上位机软件,设计了城轨列车牵引电机及齿轮箱远程监测系统,实现了列车牵引电机和齿轮箱三维加速度及温度的网络化实时采集和数据远程传输.试验测试表明,该系统采集数据准确、数据传输实时性较好,能够完成车运行状态的远程连续监测.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不同的场景,详细阐述了无人值守模式下全自动运行线路的应急处置方法、区间疏散方式及救援方式。结合专门的自动应急或远程应急功能,使无人值守全自动运行线路应急处置能兼顾运营效率和安全,避免列车迫停区间。建议做好多职能队员的相关培训工作,并合理选择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的应急功能。  相似文献   

12.
成都地铁2号线列车运行是基于移动闭塞信号车载系统控制的,具有列车自动驾驶功能。结合运营中出现的列车停站精度较差情况,综合分析系统运行数据与设计文件,提出改进、测试方案,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进行列车的制动能力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为搭建动车组单车环境下的列车硬线控制及信号采集功能测试环境,开发动车组硬线控制试验台,并通过CAN总线、以太网线、连接电缆与车辆端部硬线控制插头建立连接及通信,同时采用基于Java语言的eclipse开发环境,对车端信号采集和操作界面控制,实现车辆制动、牵引、受电弓、安全环路等列车硬线功能的测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可将视景仿真技术应用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监控系统中。以郑州地铁1号线为例,介绍了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的建立过程。通过系统接口通信,ATS(列车自动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列车运行视景仿真系统的列车自动追踪功能、信号控制功能,以及信号设备状态监控功能。经过仿真测试验证,视景系统图像输出流畅,可真实描述地铁列车的运行场景;视景系统与ATS系统结合能模拟ATS系统对在线列车的主要监控功能,具有良好的实时控制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大秦线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针对大秦线开行重载组合列车而开发研制的大秦线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的组成及其原理,介绍了系统的主要控制功能.经现场使用证实,大秦线车载自动过分相系统保证了2万t组合列车自动通过分相区,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主要介绍南京地铁1号线列车自动清洗机设备大修中电控系统改造及程序开发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7.
系统主要实现列车运行时刻信息的自动采集识及列车与地面调度所的远程通信.为了实现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提出了基于双模冗余混联结构的系统可靠性模型,并采用低耦合和高聚合的层次结构模型,实现了通信软件的可靠性设计.运行实践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结合轨道交通线路的客流变化,实现大客流大编组,小客流小编组,以最经济的方式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轨道资源的利用率,设计了列车无线重联系统。该系统主要通过对列车间无线通信、列车间隔控制、列车重联控制算法等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半实物仿真和试验线装车测试对列车无线重联功能进行验证,其中列车间无线通信采用了4G云及Wi-Fi通信,保证了列车间隔控制的稳定性,列车定位则采用了无线Uwb信标确保了列车起停的准确性,该系统硬件主要包括无线重联控制单元、远程输入输出单元、交换机等,软件主要包括无线重联控制单元、地面控制中心、车载显示单元、远程输入输出单元等涉及的程序。该系统最终经验证实现了在多种运营场景下的列车无线重联。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人值守全自动运行系统中列车定位丢失或车载信号设备发生故障的场景,对远程限制驾驶模式及远程重启功能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列车定位丢失原因、RRM模式运行流程、RRM模式运行区域属性影响,以及RRM模式信息交互等,提出远程限制驾驶模式的具体实现过程及实现方式,采用远程限制驾驶模式,定位丢失的列车可在信号系统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继续运行,以重新建立定位;描述远程重启流程及信息交互,远程重启功能可使故障的车载信号设备恢复正常,降低对运营的影响,并为后续信号系统设计及运营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基于CBTC系统的结构和ATO系统基本功能的实现方式,结合时速250 km以下城际铁路特点,研究城际铁路列车自动运行、精确停车、车门和屏蔽门联动及自动折返等基本功能实现的可行性,提出CTCS-2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增加ATO系统的系统结构.增加ATO系统的CTCS-2级列控系统可以实现列车自动运行、精确停车、车门和屏蔽门联动及自动折返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