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城市轨道车辆产生滑行的原因,并分析车辆防滑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阐述对防滑性能评定的标准和详细方法,利用搭建的牵引检测平台对上海某号线项目的地铁车辆进行防滑试验,并利用不同的标准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项目车辆的防滑系统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防滑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阐述了根据车辆动力学模型建立防滑系统半实物闭环(HIL)仿真试验环境的仿真方法,并对高速动车组防滑系统的防滑试验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
在地铁车辆防滑试验中如何计算防滑效率,是评估粘着下降时电子防系统防滑性能的关键。从粘着和蠕滑入手,分析了牵引或制动时粘着、蠕滑与防滑的关系,讨论了城市轨道车辆防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防滑效率的概念。提出了防滑效率的包络线计算方法,给出了试验与算例。  相似文献   

4.
从工作原理介绍了电子防滑系统的作用,通过分析铁路客车电子防滑器防滑阀试验工艺,阐述了电子防滑器在车辆制动过程中的作用与不足,识别存在可能引起系统失效的原因,新增防滑阀试验项点并确定试验工艺标准,并对试验台提出功能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5.
成都地铁2号线车辆空气制动防滑保护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动防滑保护作为地铁车辆空气制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对车辆的制动效率发挥以及轮轨关系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以成都地铁2号线车辆为例,主要介绍空气制动防滑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防滑保护控制策略中的参考速度选取、滑行判断指标和防滑失效控制等内容进行了探讨,并且通过滑行试验验证了列车空气制动防滑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紧急制动是车辆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而防滑保护系统在轮轨低黏着条件下减少制动力,防止轮对擦伤。架控制动系统采用集约化、智能化设计,将制动阀和防滑阀合二为一,如何在保证紧急制动满足安全等级要求的情况下亦能有效发挥防滑保护功能,将直接影响到架控制动系统的安全运用。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架控防滑监控策略,通过硬件电路冗余设计和软件层级控制,满足了紧急制动安全等级要求并达到防滑控制目的。仿真和试验的结果也验证了该架控防滑监控策略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防滑控制系统的轴速测量精度,设计了基于MC9S12系列微控制器和基于FPGA的2种等精度轴速测量系统。对2种等精度测速装置进行了试验验证,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等精度法的分辨率和测量延时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结合等精度法测速在城轨车辆防滑控制系统中的实际测试数据,分析了真实车辆条件下轮轴速度的测量精度和轮轴的实际转动状态对轴速信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智能型电子防滑器控制的研究中,通过试验数据的仿真研究表明了防滑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模型建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车辆盘形制动模拟试验台进行了室内车辆制动防滑模拟试验,以进一步验证其所建立的防滑器智能控制模型,并考核滑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模型的滑行判断能力和防滑性能。由试验结果表明在智能型电子防滑器控制系统的研究中,所建立的防滑器控制模型具有专家知识和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加减速度和冲动(由于试验台的局限,本文滑移率控制参数为零)两个变量正确判断轮对的运动状态,特别是冲动变量的引入使得控制模型可以提前检知车轮的运行趋势,防止滑移率和减速度的过度增大,避免滑行的发生,模糊神经网络在防滑器上的成功应用将开创防滑研究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轨道交通车辆的液压制动控制系统及具有比例阀结构的液压控制单元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分析了轨道交通车辆滑行产生的原因。结合液压制动用低地板有轨电车的独立轮特点,以轨道车辆制动时速度差、减速度和减速度变化率为输入,压力输出系数为输出,依靠人工经验设计隶属度函数和模糊规则,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液压制动防滑策略,并用Matlab软件进行算法仿真,得到了预期的防滑效果,证明了模糊控制在液压防滑策略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地铁车辆纯空气制动的工作原理,设计某无人驾驶地铁车辆的纯空气制动系统,并对调试过程中出现的滑行现象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系统性能理论计算和实际调试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合防滑试验和闸瓦动力台架试验,深入分析防滑试验过程中的滑行和性能验证过程中的低速滑行之间的区别。结果表明:(1)系统性能从理论到实际都满足设计要求,且两者相比有8%左右冗余;(2)系统防滑功能可及时介入,并适时释放排制动缸压力控制车轮速度,避免车轮滑行擦伤,同时又能充分利用当前轮轨间的黏着,尽量缩短制动距离;(3)制动闸瓦的马鞍形摩擦特性导致制动到低速阶段时,表现出制动缸有一定的排气动作及部分车轴轴速变化。  相似文献   

11.
防滑仿真试验是验证防滑控制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替代在操作上有难度的轨道测试,减少制动防滑系统的测试周期和成本。文中首先系统梳理了国际最新防滑标准对防滑仿真试验的设计要求及验证方法,然后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防滑仿真试验的应用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建立防滑仿真试验应考虑的关键技术问题,为防滑系统的研发、测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铁道车辆用SFH-5C型电子防滑器主机的硬件结构、软件功能和试验情况。  相似文献   

13.
高速车辆的防滑控制与滑行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培曙 《铁道车辆》1996,34(12):10-15
根据国外经验及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高速车辆的骨控制办法,并着重分析了高速车辆用防滑器应如何进行沿用地检测及防滑控制,指出高速车辆防滑器应具备的性能特点,初步提出我国高速车辆的骨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地铁车辆轮轨间的黏着特性,介绍了广州地铁3号线120km/h车辆自主牵引系统的黏着控制策略,重点对列车防滑控制逻辑进行分析,包括滑行检测逻辑和力矩减载恢复逻辑。试验表明,自主牵引系统的防滑控制逻辑能有效检测到滑行现象,及时对力矩进行调整,有效提高了黏着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5.
防滑器的工作指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防滑器在进行试验台试验和线路试验时的作用判断标准,以及车辆制动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确定标准和模型所需的数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动车组防滑系统的设计与验证效率,运用硬件在环仿真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测试环境仿真建模模拟的防滑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方法。在介绍防滑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气路控制单元、车辆动力学及轮轨粘着等防滑测试环境仿真模型,完成了防滑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的搭建,开展了动车组防滑系统仿真测试,并将结果与线路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防滑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的测试有效性,该平台的有效性评价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北京地铁昌平线城轨车辆轮对踏面剥离故障,通过对电制动与空气制动防滑数据的详细分析,发现防滑控制系统电制动滑行状态判断缺陷,提出优化、完善滑行判断条件的措施。由此得出城轨车辆防滑控制要同时结合减速度与速度差进行滑行状态检测,防滑时首先实施电制动防滑控制,失效时切除电制动,由空气制动防滑控制系统进行防滑控制。改进后的昌平线防滑控制系统运行正常,没有再出现由于滑行状态判断不良导致车轮抱死踏面擦伤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城轨车辆制动防滑系统常用的速度差、减速度等滑行检测判据的弊端,对速度差中车辆参考速度的计算和减速度检测灵敏度太高提出改进建议,对比分析2种不同防滑策略恢复时机的选择对防滑效率及参考速度的影响,结合两者优势,给出一种较优的防滑策略。  相似文献   

19.
地铁车辆的防滑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培曙 《铁道车辆》2001,39(7):9-12
介绍了我国现有地铁车辆防滑系统的组成和防滑控制原理,通过分析研究,提出国产化地铁国画防滑系统的组成形式和防滑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防滑保护是高速列车制动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防滑控制参数和控制逻辑是防滑控制系统的难点和核心.通过对防滑控制理论的深入研究及国内外防滑标准的系统梳理,结合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技术平台的设计和开发经验,设计了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的防滑技术方案,采用了一种基于速度差和减速度的复合判据式防滑控制策略.仿真测试和线路试验的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防滑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实现我国高速动车组制动系统防滑控制的完全自主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