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祥 《铁道建筑技术》2012,(Z2):148-151,155
拟建左黎高速公路在左权县黄家会村以路基形式上跨阳涉铁路黄家会隧道,采用经验计算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对既有铁路隧道受上跨路基爆破施工产生的振动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爆破振动的影响大小与单段起爆、爆源距监测点距离关系密切,随药量的减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振动速度方向和爆源与监测点的方位有关,当两者为上下关系时,竖直方向为主;通过振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以确保施工和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为了解黄土地区暗挖通道近距离上跨既有地铁隧道衬砌的受力特征,以西安地铁3号线太白南路站Ⅲ-C至Ⅱ-B间过街通道上跨既有隧道为依托工程,通过现场实测,对既有地铁隧道初支与二衬间接触压力和二衬混凝土应力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论:(1)既有地铁隧道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间的接触压力先跨线整体比后跨线小,就单洞而言,迎施工面一侧比远离施工面一侧压力大;(2)左、右线各测点接触压力在上跨施工过程中均表现为增大,且后跨线增大幅度大于先跨线;(3)受上跨通道高程多变影响,先跨线二衬产生向左扭转的趋势,左侧受压、右侧先受拉后受压;(4)后跨线二衬应力基本对称,测点应力整体比先跨线大;(5)本研究成果可为黄土地区类似上跨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山西中南部铁路上峪子隧道下穿S229省道工程实例为基础,研究了相关荷载的确定,以数值计算的方法确定结构截面及配筋。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埋深情况下公路车辆荷载传递到隧道结构的压力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了压力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基坑降水引起的既有隧道受力变形特性,依托实际工程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以隧道的最大竖向位移为评价指标,使用正交表筛选最优组合和主要影响因素,而后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单变量分析,研究隧道受力变形规律。研究表明: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发现,连续墙插入深度是影响坑外隧道最大竖向位移的主要因素,故邻近既有隧道的新建基坑工程有降水需求时,可先选取该因素进行隧道变形控制;随着连续墙插入深度的增加,隧道弯矩和变形均会随之减少,当连续墙插入深度到达透水性较差的土层后隧道变形显著减小,此时隧道变形能得到有效控制,而继续增加插入深度对于控制隧道变形意义不大;降水使坑外邻近隧道产生朝向坑内斜向下的“横鸭蛋”沉降变形,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关注隧道拱顶和邻近基坑侧拱腰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5.
铁路联络线引入既有运营线的扰动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相对空白,亟需对该领域展开进一步研究.依托鲁南高铁曲阜东站联络线引入京沪线工程,开展管桩、微型桩及灌注桩挤土变形试验,研究群桩地基加固对邻近场地的扰动变形影响,进而为新建联络线地基加固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建立接轨段路基三维数值模型,研究新建联络线不同路基填料对既有路基的附加沉...  相似文献   

6.
南京地铁4号线桦墅站—仙林东站区间隧道需下穿铁路专用线路基,区间隧道顶部与铁路路基轨道最小净距仅6.2m。以此工程为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矿山法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路基整体沉降及路基不均匀沉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京沈客运专线大庙大桥跨越既有京承铁路,因桥交通较为不便,施工便道就近由既有乡村道路引入。施工便道拟定从既有隧道顶部穿过。在本论文中,使用Midas数值计算软件,计算了在上部汽车荷载80 t作用下,隧道及施工便道的变形情况,分析了施工对既有营业线京承铁路的安全运营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跨西岭互通特大桥连续梁跨越既有峰福铁路为工程背景,在确保铁路安全运营的前提下,结合施工方案,介绍铁路上跨连续梁悬臂浇筑结构跨越既有铁路施工安全防护技术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高空坠物、挂篮倾覆坠落、既有铁路接触网触电及静电效应、人员及机具侵限等安全隐患防护的方案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1 工程概况北京地铁10号线草桥—樊家村站区间从东往西连续穿越京九铁路路基和京沪高铁桥梁群桩基础,区间隧道为6m直径的盾构隧道,隧道埋深14.9 m,静止水位埋深约25 m,隧道所处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杂填土、细中砂、砂质粉土、粉细砂、新近沉积卵石、粉质黏土、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卵石等,下穿段隧道穿越地层为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卵石层.京九铁路为两股道,碎石道床,钢筋混凝土轨枕,轨道类型为60 kg/m,基础形式为路堤,高出正常路面4~5m.区间右线隧道与铁路斜交61°,相交段长约33 m;左线隧道与铁路斜交70 °,相交段长约30 m.  相似文献   

10.
结合武汉地铁区间盾构隧道下穿合武铁路工程,采用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研究盾构施工过程中路基及地层的变形,分别从埋深、地层加固措施方面对铁路路基沉降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盾构掘进过程中,盾构开挖面距路基中心线约6 m时,既有路基就已产生明显的沉降,且先行隧道施工对路基产生的扰动尤为显著;路基沉降槽宽度随隧道埋深的增大而增大,沉降槽曲率及峰值逐渐减小,在此地层条件下,隧道埋深增大到一定程度后路基沉降仍超过了限定值;对隧道周围土体采取注浆加固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地层的沉降,保证列车安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在工程实践中,因选线空间及线型条件受到限制,铁路隧道必须穿越滑坡体并将隧道洞门设置于滑坡上。目前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理论上的二维模型分析,而对于隧道–滑坡体斜交情形,建立真三维模型能更真实地反映隧道与滑坡体的相互作用和结构受力变形特征。本文以甘钟铁路洛阳村隧道改线工程右嘴头隧道进口滑坡治理项目为背景,应用MIDAS GTS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滑坡、抗滑桩、隧道三维空间模型,模拟抗滑桩施工、路基及隧道洞身开挖支护施工过程。从数值计算结果中提取各施工步骤抗滑桩、隧道结构的受力变形数据,研究铁路隧道斜向穿越滑坡体时的受力变形特征,以及隧道洞身开挖对滑坡稳定的影响过程。研究结论:(1)隧道洞身在滑体和滑床中的受力特征分别表现为偏压和围压;(2)隧道结构纵向变形主要位于滑带附近隧道结构;(3)当隧道洞身开挖完全进入滑床段时,对滑坡的稳定及抗滑桩受力影响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2.
上跨下穿施工对城市轨道交通既有隧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苏州轨道交通1、2号线,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城市轨道交通新建线路、市政管线等其它工程穿越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隧道时,新建隧道和市政管线在不同外径和竖向净距的情况下,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位移场及应力场的变化规律。根据既有线隧道最大拉应力同抗拉强度设计值的关系,得到上跨下穿施工竖向净距控制标准,为新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的安全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依托重庆地铁五号线单护盾TBM上跨既有铁路隧道的工程实例,对单护盾TBM上跨既有铁路隧道工程的风险进行分析,通过单护盾TBM姿态控制、隧底注浆加固、豆粒石吹填及回填注浆等施工控制技术措施顺利上跨既有铁路隧道。  相似文献   

14.
高压旋喷桩在湿软黄土地基加固时效果良好,施工方便,适用于黄土地区既有路基帮宽工程地基处理,但其施工过程中会产生挤土效应,影响既有线路的运营安全。以某在建高速铁路引入既有城际铁路工程为依托,结合挤土试验和实测数据,探究高压旋喷桩施工对既有铁路路基变形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单桩挤土试验,高压旋喷桩挤土效应与桩周土体距桩心距离呈负相关变化,距离桩心越近,挤土效应越明显。高压旋喷桩沿竖向挤土效应与土层位置、土层压缩系数和湿密度等相关,沿桩深度方向周围土体侧向位移变化在埋深0~5 m范围最为显著。高压旋喷桩施工后,周围土体会出现回缩现象,现场测试各测斜孔回缩值在0~2 mm之间。多桩施工时,高压旋喷桩周围土体会产生位移累积效应,挤土试验中所选4根桩全部施工完成后,距桩心2 m位置处的测斜孔,其侧向位移在埋深0~2 m范围达8 mm以上。既有路基变形实测发现,应力释放孔和高压旋喷桩施工时可导致既有路基上拱或沉降,既有路基监测点最大累计上拱量5.95 mm,最大累计沉降量7.13 mm。通过采取在既有路基坡脚设置应力释放孔、高压旋喷桩由内向外施工并严格控制高压旋喷桩施工参数的措施,可保证既有线路基...  相似文献   

15.
蚁穴鼠穴对既有铁路路基影响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某既有铁路沿线路基本体及路基影响范围内蚁穴、鼠穴发育,根据沿线蚁穴、鼠穴的地面形态发育特点和地下洞穴发育状态对其进行分类,分析不同类型蚁穴、鼠穴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及采取的处理措施。研究表明:(1)分布在不同位置的蚁堆对路基本体影响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防止其发展和壮大,对线路路基造成影响。(2)鼠洞对路基本体影响较小,但经日积月累的雨水冲刷,会造成土体流失,影响路基本体稳定,应及早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处理。(3)在鼠穴、蚁穴发育地段应加强巡视、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进行防护和处理。(4)蚁穴、鼠穴也是一种不良地质,在铁路勘测中应加强调查、测试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随着铁路开发,在既有铁路侧进行堆载的工程日益增多,对既有铁路结构势必产生一定的变形影响,因此在既有铁路路基边进行弃土堆填时,需预估堆填工程对既有铁路路基的变形影响,以确保铁路安全。本文通过分析坡体稳定性、不同堆载高度、不同堆载间距以及堆载分级级数对既有路基变形的影响,以期减小堆载对既有铁路路基的影响。研究结论:(1)在堆填土方量一定的前提下,分级堆载比不分级堆载对既有路基的变形影响较小;(2)在堆填高度一定时,三级堆载比二级堆载对既有路基的变形影响较小,分级荷载不同间距对既有路基的影响不是线性关系;(3)分级荷载大小相等时,堆载间距是影响既有路基变形的关键因素;(4)该研究成果可为其他类似高铁侧堆载减小对既有铁路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交通的大规模建设,新建铁路以隧道的方式下穿既有铁路越来越多的出现且在大量的工程当中且影响越来越严重。结合京石高铁下穿既有石德铁路工程,对下穿隧道暗挖段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研究了隧道下穿施工时对既有铁路路基沉降、轨道沉降、轨道水平偏差及轨向偏差的变形规律,得出了隧道下穿施工对既有铁路线路的影响,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工程中,施工便道上跨既有山岭隧道案例并不常见,其风险可控性也难以把握。本文依托某重载施工便道上跨既有公路、铁路隧道工程,拟定两种施工便道设计方案。为判定设计方案是否可行,通过MIDAS有限元软件进行三维建模,分析两种方案对下卧隧道的受力与变形影响差异,并对隧道衬砌结构进行安全验算,均满足结构截面强度安全系数要求。相比上跨便道采用刚性混凝土板设计形式,采用刚性混凝土板+扩大条形基础方案时隧道衬砌结构受力与变形更小。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推荐采用第二种设计方案。为进一步降低风险,提出控制风险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某公路隧道施工过程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得到了隧道在不同支护结构条件下,衬砌内力的变化情况,并得到了几点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线路会造成铁路线路沉降变形,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基于此,在某实际工程的基础上,对地基加固、盾构下穿过程中铁路线路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旋喷桩加固注浆施工对铁路线路影响很小,当旋喷桩加固施工完成后,主加固区施工对铁路线路影响较大;地基加固对盾构下穿时铁路线路变形控制有较好效果,隧道穿越施工期间,路基最大沉降量为36.52mm,轨面最大沉降量为15.88mm,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