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根据区域路网特征与交通运输概况,确定研究年度哈佳既有铁路的路网作用、功能定位与服务要求,结合哈佳既有铁路沿线地形特征、运营现状、技术标准概况、区段运输需求,在电化改造方案研究过程中,对不同区段及不同速度目标值电化改造所采取的工程措施、引起的工程数量、社会服务水平、投资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选,提出既有线电化改造分区段速度目标值选择的技术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北(安)黑(河)铁路作为中俄边境口岸黑河市与省会哈尔滨沟通的唯一铁路通道,现状运输质量差,运输能力小,安全隐患多,不能满足研究年度客货运输需求,亟需进行提速扩能改造。北黑铁路既有线改造后,将承担快速铁路功能,故首先研究了100 km/h、120 km/h、160 km/h、200 km/h四种提速方案,从工程投资、路网协调性、运输市场竞争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最终采用了单线160 km/h提速方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加站、电化改造、延长到发线、提高牵引质量等扩能方案,经研究,推荐在加站、电化改造(初期内燃过渡)的基础上,采用到发线有效长650 m预留1 050 m、牵引质量3 000 t预留5 000 t方案。  相似文献   

3.
以刚果铁路为例,对国外既有铁路升级改造设计进行了研究。在既有铁路现状的基础上,考虑各种控制因素,进行提速方案和限速方案的技术经济比选,确定了推荐方案。文中系统总结了铁路升级改造主要原则和主要内容,提出了充分利用既有设施设备控制项目投资的方法,为承担国外类似项目改造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渝西北地区长寿、垫江、梁平铁路沿线资源丰富,自然条件较好,修建这条铁路可强化该地区交通体系。在铁路选线过程中,以沿线的经济、自然条件和工程特征为基点,结合现场调查,对线路走向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沿线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对线路方案布局影响较小。线路的设计坡度以适应沿线地形、地貌条件,与邻线坡度衔接等因素综合比选确定。根据线路所处地理位置决定在南、北两端分别接轨于渝怀铁路和达万铁路,并对接轨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了一条既能与沿线城镇基础设施和建设规划有机协调配合,带动地方产业结构升级及经济发展,同时又能较好地适应铁路运输要求的线路短、工程小、投资省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5.
陈卓 《铁道货运》2012,30(12):19-23,3
根据铁路货运发展和优化运输资源配置需求,以及货运中心选址要求,结合太原铁路枢纽现状和总图规划,以及太原市和晋中市物流规划,提出北格站址、西草寨站址、北六堡站址3个太原铁路货运中心选址方案。通过对各方案优缺点的分析比选,最终推荐在北六堡站建设太原铁路枢纽货运中心方案。  相似文献   

6.
介绍太锡铁路(太子城—锡林浩特)既有蓝锡段的提速改造方案研究,在满足运输需求和速度目标值要求的前提下,对利用既有线现状电化120 km/h、全线提速160 km/h、分段提速160 km/h以及新建单线160 km/h等方案进行比选,分别从既有线能力适应性、动车组列车与煤炭列车共线运行可行性、主要工程投资、财务评价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确定分段提速160 km/h方案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位于闽赣交界的山区,横穿武夷山脉,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通过对两处典型地段的选线分析,综合考虑地方规划、经济技术、施工难度、工程风险和工程投资等因素,提出一个合理可行线位选择方式。研究结论:(1)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地处闽赣交界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在充分考虑线路长度、工程投资的情况下,结合利用既有线情况、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工程风险、地方区域规划和长远发展等情况,进行经济合理的工程选线,是本线的主要特点;(2)扩能改造工程应尽量贴近既有铁路通道,便于接入既有车站,车站布置采用快速、普速分场并站方案,可充分利用既有站房和设备,方便运输组织管理,节约用地,减少地方市政配套建设。但对部分既有线路标准低,呈"弓背"线型地段,结合线路经由经济据点的比选及工程经济综合比较,可采用裁弯取直,结合地方城市发展规划,另设新站方案;(3)对细部线位的比选主要考虑工程地质条件、施工难度和风险,以工程可行性为主要评价指标;(4)宏观与局部,总体与细部相结合的选线方式,能做到线路方案服从大局,具体工程安全经济,技术方案合理,现场施工可行;(5)该成果可供其他既有线扩能线路方案比选和山区铁路勘察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铁路引入方案首先要对引入地区的现状、在建铁路及计划修建铁路的情况进行研究,结合铁路能力检算,多方案多层次研究方案,当在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还要调整方案。以广西沿海铁路黎钦线引入钦州地区方案设计为例,提出了4种设计方案,分析比选了它们的工程经济性能及优缺点,并最终给出了最优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超限坡对列车运行速度和线路输送能力均有很大影响,是既有单线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重要制约因素。为解决既有单线铁路超限坡问题,增大铁路输送能力,提高列车运行速度,阐述焦柳铁路超限坡区间现状,结合单线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扩能改造工程,提出既有线补机牵引方案、既有线大功率机车动能闯坡方案、展线软化坡度方案及局部增二线方案4个扩能改造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焦柳铁路超限坡区间与机车选型匹配性分析,经方案比选研究,得出焦柳铁路超限坡区间扩能提速改造方案,为我国单线铁路超限坡区间扩能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岫庄铁路庄河地区接轨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学斌 《铁道勘察》2006,32(4):56-59
结合庄河地区既有铁路概况、设计年度内地区拟建项目及庄河市的城市规划,预测庄河地区的客、货运量。对3个比选接轨方案,从地质条件、运营条件和对地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以兰店方案为贯通方案,以庄河北方案为主要比较方案。  相似文献   

11.
李娉 《科技交流》2003,33(1):112-119
本针对京原铁路北京至原平段电化改造后机车交路及机车检修问题。提出多种方案,并充分进行各方案的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得出铁路既有线改造中的两点经验性结论。  相似文献   

12.
根据通辽铁路枢纽扩能改造工程需要及行车运输组织要求,结合设备现状和运用情况,对关系行车安全的调度系统,进行详细业务需求分析,通过综合技术方案比选,提出通辽设置调度通信主系统的方案,优化枢纽内调度系统组网结构,从而提高调度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有效地保障了铁路通信畅通,使编组站内作业流程便捷有序,也为后续的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郭强 《铁道勘察》2005,31(4):4-6
黄织铁路为规划隆昌至黄桶铁路的南段。根据地方煤田和经济点的分布,结合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条件,介绍了黄织铁路东、中、西3个走向方案,经对3个方案进行综合比选,推荐黄织铁路采用中线方案。  相似文献   

14.
南北走向的皖赣新双线与东西走向的九景衢铁路在景德镇地区十字交叉。综合分析客货运量的流量和流向、既有设备状况、地形和地质条件,并结合城市规划等进行方案比选,旨在对景德镇地区铁路总体布局提供合理建议。景德镇地区皖赣新双线与九景衢交换客流量大,客站应在共同的轴线上,且主要转线方向车流应顺畅;货流以直通车流为主。地区总图筛选出皖赣九景衢引进景德镇站、九景衢南进北出方案,九景衢北取直、皖赣九景衢共设新客站、皖赣经既有通道方案与皖赣新双线外绕三个同精度比较方案。方案比选集中在城市规划、运营、工程造价等主要矛盾方面。经综合比选,推荐皖赣九景衢进既有通道、九景衢铁路南进北出景德镇站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京津既有线现状的分析,以减少施工对既有线的干扰、降低工程投资为原则,结合京津四线铁路的运输组织和使用方式,研究京津增建第Ⅳ线方案,并进行方案的比选,提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线路方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湘钢厂外既有铁路物流运输系统的分析研究,结合湘钢“十一五”700万吨钢规模所需运量,探讨湘钢铁路工业站改扩建方案,通过比选,推荐出合理的改扩建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铁路第 6次大提速的需要 ,胶济铁路济南枢纽电化进行 2 0 0km/h提速改造。论述对胶济铁路电化平剖面标准的选择及速度目标值的分段设计 ,其结论已用于胶济铁路济南枢纽提速改造的施工图设计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铁路作为带状建筑物,涉及面广,经过的经济据点众多,在前期工作中,如何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调好地方政府对于线路走向、站点设置的意见与铁路全线建设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铁路建设推进速度及后期开展情况的顺利程度。研究结论:作为铁路建设的龙头,选线设计应坚持为地方服务为基础;合理的征求地方政府对于线路方案选择及站点设计的意见、建议;在地方政府提出的要求与全线相矛盾时,在与地方政府进行良好沟通的同时应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并坚持原则。  相似文献   

19.
对锡二铁路经阿巴嘎旗线位走向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对线路跨101省道、穿阿巴嘎旗砖厂的线位走向从工程经济、地质条件、地方规划等诸多因素考虑,在节省工程投资的前提下,选择地质条件好、满足地方规划的线路走向才是最为合理的。通过对线路经阿巴嘎旗线位走向的方案比选,阐述了铁路选线除了要考虑工程投资和工程地质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地方政府意见,与地、县市规划相协调。  相似文献   

20.
为系统分析出铁路专用线选线时各种控制要素,尝试探寻铁路专用线选线的独特规律,通过对铁路专用线选线功能及作用的分析,系统阐述铁路专用线选线时"路内"、"路外"各种控制要素和关键优缺点,同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华能铜川电厂铁路专用线工程为实例,对铁路专用线选线时涉及的运输通道、技术标准、接轨方案等进行多角度比选分析,使推荐的线路方案满足各方需求,工程合理可行。铁路专用线选线与国铁干线选线相比,既有着相同的特点也有着独特的考虑因素,为铁路专用线选线提供系统、全面、科学的控制因素及比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