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实例,介绍用旋挖钻机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缺氧、高海拔的恶劣自然条件下干法成孔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多年冻土区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关键是保护冻土,最大限度减少外界热量对桩体周围冻土扰动,因此,施工中钻孔和桩身混凝土成为重点研究的技术。结合多年冻土特性和青藏铁路桥梁桩基的施工实践,着重介绍了旋挖钻机特点和桩身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唐丽云;杨柳君;贾海梁;申艳军;白苗苗;张慧梅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20,64(11):91-98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降水增加以及地下冰融化,将改变冻土区水文地质,极大地增加地下水出现的可能性,地下水作为动态的热源将威胁冻土区桩基工程的服役性能。为探究地下水对多年冻土区桩基温度场及承载性能的影响,基于查拉平大桥桩基的地勘资料及传热学理论建立冻土区桩基的热分析模型,在考虑大气温度升高的条件下,分别对无地下水及距离桩底5 m处温度为0.6,0.8℃和1.0℃地下水桩基的温度场进行30年的预测,并计算桩基容许承载力,分析地下水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下水的存在对多年冻土区温度场造成剧烈的扰动,使得周围冻土升温甚至融化,且0.6,0.8℃及1.0℃的地下水在30年后的融化范围分别为9.18,11.17 m及13.22 m,与大气温度升高相比地下水对桩基温度场的影响范围更为广泛。因地下水的作用减弱了桩-土界面的冻结强度及桩端土体的承载性能,在0.6,0.8℃及1.0℃地下水作用下,桩基容许承载力损失率分别为27.62%,32.54%及33.84%,造成桩基承载力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4.
5.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桩基施工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天强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06,21(6):12-14
1引言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桩基施工改变地基的热平衡条件,使桩基地温场发生变化,引起桩周地基土层范围升温及融化。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避免出现这些问题。此文结合唐古拉山越岭地段多年冻土区桩基施工经验论述多年冻土区桩基施工技术。2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 相似文献
6.
在多年冻土区桩基施工中,采用大功率旋挖钻机干法成孔已被实践证明具有对冻土、环境扰动小,成孔速度快等特点.干法成孔对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施工具有借鉴意义.重点论述了干法成孔的主要特点和冻土区桩基施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温度测试的方法和测温过程,对测试结果结合混凝土材料特点及桩周冻土类别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了多年冻土区钻孔灌注桩桩身混凝土温度变化规律和桩周土回冻所需时间,并通过对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反应出混凝土入模温度与强度发展的关系,对多年冻土区桥涵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藏铁路19标段海拔高度近五千米,位于多年冻土区,气候极为恶劣,施工期短。本文就该标段特殊环境条件下如何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进度,从人员、机械设备的组织、物资供应、混凝土的施工及质量控制、医疗卫生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较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本针对青藏冻土地区特殊的气候特征、地理环境及地质地貌等现象,分析该地区桥梁基础的病害现象及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选择适宜的施工方法。章还着重对扩底桩在冻土区的应用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多年冻土区铁路通风路基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介绍了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通风结构路基内模型试验的研究结果。分析了模型路基典型部位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整个路基2个典型断面在最低负温,最高正温和融化期结束时的温度场特征。通过对不同周期内对应时刻温度场的对比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路基土体的温度有明显的降低,最大融化深度有逐渐减小,这说明通风管路基结构形式能够有效地为路基提供冷能,发挥保护冻土,维持路基稳定性的作用。沿着风向方向,路基温度场呈不对称分布;通过通风管中心的断面和位于两根通风管中间的断面温度场在同一时刻非常相似,说明在路基的横断面上温度分布是对称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冻土铁路涵洞施工对地基土地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青藏铁路沱沱河试验段2座试验涵洞进行地温现场监测和观测数据的分析,研究适合青藏高原特殊施工环境的涵洞施工工艺、最佳施工季节、施工对多年冻土的影响以及沿涵洞轴向多年冻土上限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涵洞施工选择在寒季且选用预制基础,对冻土的热扰动较小;受涵洞施工热扰动、路基填土储热以及涵洞过水等的影响,建涵初期涵洞下多年冻土地温升高,且有部分融化现象;由于涵洞的通风与遮阳作用,涵洞下多年冻土近地表地温的变化特征与天然地面下有明显的不同,涵内浅层地温对气温的响应比天然地面相应深度迟缓,浅层地温年波动幅度逐渐减小,尤其在夏季正温波动幅度明显减小,同时沿涵洞轴向不同部位地温变化特征也有所不同,涵身地基地温正温波动幅度小于进出口,而负温波动幅度大于进出口,与此相应,涵身冻土的人为上限一般也高于洞口,说明路基和涵洞具有保温隔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年冻土桩基温度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的主要特点 ,利用Ansys5 6大型有限元计算程序 ,对青藏铁路某冻土桥梁混凝土灌注桩施工过程的地温场进行了模拟计算 ,给出在成桩过程中混凝土不同龄期地温场的分布规律 ,并根据计算结果 ,对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关于摩擦桩承载力计算深度修正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春辉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2005,(3):61-62
详细介绍《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 85)和《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99)中关 于摩擦桩轴向受压容许承载力深度修正的问题,通过对两部规 范的比较,指出了计算桩长时须注意的问题,建议按现行的《铁 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设计计算方法设计摩擦桩 基础,以确保桥梁基础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季节性冻土区和多年冻土区桥梁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土层的存在,对桥梁结构抗震安全性的影响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本文利用黏-弹性边界模拟波向无穷远辐射的结构-地基土一体化计算方法,对季节性冻土区和多年冻土区桥梁结构在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反应进行计算,分析冻土层的变化对桥梁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总结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不同场地、不同的冻土厚度、不同高度的桥墩和不同基础条件下桥墩应力分布的一般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Ⅱ类场地上,冻土层对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十分显著,不同类型冻土场地上桥墩的最大反应差值可达1倍以上;墩高在10~22m时,冻土层对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类型的桥墩基础,对冬夏两季桥墩的地震反应的影响不大;在一般情况下,桥墩的地震反应与冻土性质、桥墩的动力特性以及地震波的性质均密切相关,按融土状态进行设计往往是不安全的,需要考虑桥墩与冻土层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青藏铁路冻土路基合理路堤高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反映冻土路基热稳定性的路堤临界高度出发,结合青藏铁路冻土路基试验工程,对青藏高原冻土路基的合理路堤高度进行现场试验研究及数值模拟研究。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路基下冻土人为上限的变化与路堤高度呈非线性关系,路堤高度太小或太大都会造成路基下多年冻土上限的下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年平均地温条件下,路基下冻土的人为上限随路堤高度的增大而上升,随路基运行时间的增长而下降;当路堤高度大于一定数值时,在路堤建成的第1个寒季过后,路堤内会残留融化夹层,并且融化夹层的厚度随路堤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年平均地温分别为-0.3,-0.5,-1.0,-1.5,-2.0℃条件下,路堤的下临界高度分别为6.8,4.2,1.1,0.6,0.5 m;上临界高度分别为3.4,3.4,3.9,4.1,4.4 m。路堤临界高度存在的年平均地温临界值约为-0.6℃。 相似文献
19.
厚层地下冰地段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试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近 3 0年来国内工程冻土学界对多年冻土地区 ,尤其是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研究的成果 ,评述冻土区桥梁灌注桩工作原理及承载力计算方法。结合现场桩基回冻过程地温场变化测试数据 ,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施工工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深海吸力式基础的极限承载能力是海洋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准确求解吸力锚桩的极限承载力,能够为深海海洋结构物的稳定性提供技术保障;同时,研究深海吸力锚桩极限平衡条件下的失稳机理,可以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极限承载力奠定理论基础。研究结论: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位移加载模式,能够较为准确地求解水平载荷与竖向载荷共同作用情况下吸力式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吸力式锚桩的极限承载力及其稳定性,受水平载荷和竖向载荷的比值以及作用点的位置影响较大。本文工作为工程实际和理论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