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铁路车站装备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测系统(STP)时,如果站场情况特殊,存在高建筑物、山体等高遮挡物,会造成远离信号楼的高遮挡物一侧信号弱或者无信号的情况。介绍一种采用太阳能供电和站场内双频技术设计的无线中继,有效地解决了由于高遮挡物引起的信号弱场问题。  相似文献   

2.
无线重联通信系统的性能受电波传播环境影响较大,尤其在山区短隧道群区段,由于隧道、弯道地形、山体阻挡等因素影响,可能会造成主控机车和从控机车之间通信丢失甚至通信中断,进而影响组合列车的安全开行和平稳操控。为了尽可能减少无线通信弱场区段对无线重联系统的不利影响,采用无线通信弱场地面补强设备对弱场区的无线通信信号进行补偿传输,为重载组合列车安全开行和平稳操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信号设计工作中所遇到一些具有6‰下坡道的站场,而站场布置较为特殊的情况,介绍如何进行6‰下坡道电路设计的电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光纤直放站利用光纤作为中继媒介,具有中继传输距离远,信号质量高,稳定性能好的优点,可以解决铁路长大区间的无线覆盖问题,包括铁路提速后,取消中间站的信号补盲、铁路隧道的盲区覆盖、区间的弱场覆盖等.本文通过对比光纤直放站与现有区间弱场中继器在安全性、稳定性及运营维护方面存在的优势,说明利用光纤直放站对无线通信区间弱场进行补...  相似文献   

5.
铁路站场是车站进行各种技术作业的场地,站场无线通信系统是铁路车站运输安全及调度指挥的重要手段。目前,各种业务分别独立建设无线通信系统,致使站场无线通信技术制式也多种多样,设备设置分散,并分别分属各个业务维护及管理部门,不利于提高铁路运输生产效益。对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简要介绍,通过分析铁路无线通信技术业务接入能力和技术特性,从安全可靠、多业务适应性、易集中维护和管理方面考虑,提出未来站场综合无线通信技术选择建议,供未来铁路站场或编组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建设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几个车站站改过渡工程中,信号道岔控制电路特殊处理部分进行归类总结,保障了站场顺利过渡,安全开通。对站场过渡工程中信号方案特殊处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相对于传统的模拟无线通信系统而言,无线通信数字化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也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对铁路无线通信,包括无线列调和站场无线两大系统全面数字化的必要性和系统框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铁路无线通信技术业务接入能力和技术特性,提出LTE宽带集群方案更加适合铁路智慧站场综合无线通信技术;分析铁路站场业务需求;论述铁路站场既有通信方案与LTE宽带集群方案;从安全可靠、灵活高效、互联互通、高质量宽带集群和高精度定位方面分析LTE宽带集群方案优势;从安全、管理和效率方面阐述客户价值;不断创新与完善的LTE技术将成为铁路站场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信号工程、大修联锁试验实施过程中,会遇到特殊的站场和特殊的联锁关系,在制定联锁试验实施方案时要引起重视,确保信号联锁关系100%正确,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在深入研究站场信号平面图的基础上,对站场信号平面图建立有向无环图的模型,阐述一种在有向无环图中动态生成二叉树的进路搜索算法。验证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上海市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的信号工程,研究并提出隧道中无线CBTC数据通信系统的无线射频信号理论传播模型;从理论模型和实地无线勘测的角度,对无线信号在隧道中的传播特性进行研究及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几种常见的无线信号覆盖方案,解决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车地通信弱场覆盖的问题。利用低噪声放大技术、窄带滤波技术、光电转换技术、无线电移频技术,结合站场实际条件,研制移频光纤直放站,实现无线信号覆盖范围的延展,已应用于多个车站。对在用设备车地通信记录分析表明,30天内未发生车地通信中断事件,满足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对车地通信的性能要求。移频光纤直放站的建设能够解决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车地通信弱场覆盖的难题,改善系统车地通信质量。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高速铁路GSM-R系统中无线覆盖技术要求,并针对哈大高速铁路中无线通信系统的弱场问题,提出光纤直放站、泄漏电缆等覆盖技术,以解决路堑、隧道等多种地形的弱场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宁娟 《铁道通信信号》2009,45(10):51-53
比较5种弱场覆盖方案的优缺点,提出在西延线全线采用光直放站+无线直放站+天线,隧道内采用直放站+螺旋天线的设计方案,取消了隧道内漏泄电缆的设置,并利用既有长途通信电缆为直放站远程供电,使全线无线列调场强覆盖满足了行车调度的需要,又减少了对既有线通信设施的损坏,有效节约了投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LTE-R网络采用基于蜂窝的通信方式,确保铁路通信系统满足可靠性、有效性等。但是由于铁路沿线地形大多为山区,对无线信号的传播造成很大的衰落,产生很多信号弱场和盲区。将LTE-R网络和AdHoc网络进行融合组网,来弥补传统的LTE-R网络在信号覆盖时的覆盖缺陷。将Ad Hoc网络与其他现有的网络融合,通过添加一些转发设备来利用Ad Hoc的频段解决传统网络里出现的拥塞等问题,融合组网之后具有更高的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16.
轨旁无线设备(TRE)是地铁信号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TRE供电系统是确保车地无线通信连续的重要系统。从地铁供电系统、信号电源屏系统、TRE及其电缆布置方式三方面着手,采用常规分析法和故障树分析法,定性、定量地分析常规结构下TRE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以论证其可靠性是否满足要求,并探寻其短板。  相似文献   

17.
扈强 《铁道建筑技术》2012,(3):113-114,117
在宜万铁路通信系统工程中,复线段采用GSM-R通信系统,单线段则采用无线列调通信系统,由于2种系统采用的频率及工作方式存在差别,在区间切换的问题就成为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阐述了2种无线通信系统如何在不影响行车安全以及保证列车运行的状态下,更好地衔接与切换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地铁工程车智能安全监控(ISM)系统对工程车冒进信号、异物侵限、挤岔脱轨、冲撞车挡、列车冲突等情况的智能化防护,系统信息、轨旁联锁信息、施工作业单信息和人员等信息的车地无线通信传输至关重要。文章通过介绍ISM系统对车地无线通信传输的需求,对比分析多种车地无线通信传输方式,进而提出物联网卡搭配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方案,实现ISM系统数据和视频数据的车地无线通信传输,以满足安全防护和监控要求。该方案不仅适用于ISM系统,也适用于任意对数据安全有要求的车辆和设备。  相似文献   

19.
车载无线通信设备为地铁全自动运行提供了车地无线通话功能、乘客紧急对讲功能及控制中心对列车的广播功能,是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设备。介绍了无线车载台的设备结构及功能,根据全自动运行特点描述了无线车载台自检过程。结合全自动运行线路实际场景分析,总结得出列车唤醒车载无线设备的自检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公安无线通信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地铁公安无线通信引入系统设计考虑因素及地铁公安无线通信引入系统主流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