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铁路营业线信号系统改造施工技术复杂、安全风险高、工程难度大,能否顺利进行将直接影响铁路运输效率和安全。在对多条铁路营业线改造项目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对比梳理和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对铁路营业线改造项目的施工流程、施工内容、调试方案、要点开通、收尾克缺等内容进行阐述,对于调试试验和要点开通两个重要的环节进行重点的描述,希望对铁路营业线改造施工方案的编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铁路车站营业线施工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施工任务重、时间紧、安全压力大、涉及部门工种多、运输干扰大、管理风险高是铁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基本特征.本文以牡丹江站为例,通过分析营业线施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向莆铁路杜坞站及杜坞至福州区间升级改造,由于新老线路多次交叉,施工难度较大,安全、技术要求高,对运营线行车干扰大,如何在封锁施工中降低对运营线干扰,在封锁时间内减少施工任务,确保行车安全尤为重要。对向莆铁路杜坞站及区间升级改造施工技术及施工重难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针对阜阳市北三环下穿京九铁路立交桥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优化,通过验算,确定出较合理、科学、经济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小了施工对行车运营造成的干扰,降低了繁忙干线下穿立交桥在营业线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安全因素和安全风险,优质、高效地完成营业线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5.
张广慧 《中国铁路》2005,(8):67-67,69
针对铁路营业线行车设备不断更新改造,以逐步适应提速发展的实际,结合车站施工管理的实践,探索总结了车站应对营业线行车设备施工期间的行车安全组织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对既有线进行扩能及提速改造时,信号专业需配合工务进行站场改造。对于较大的车站,配合站改信号过渡具有规模大,技术复杂,涉及单位、部门多,安全隐患多的特点,是既有线改造施工的难点和重点。本文从易于施工组织,方便工电配合,减少对运输的干扰,确保行车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既有站场改造信号过渡施工、开通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前,为提高运输能力,铁路不断对营业线设备进行扩能改造,以挖掘设备潜力。由于营业线施工影响设备稳定和设备正常使用,势必给行车安全带来潜在隐患,甚至会影响大动脉的畅通。因此,强化营业线施工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施工安全控制机制,严把三关(施工前准备、施工中监控、施工后放行),则是确保施工安全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8.
在既有动车线电气化铁路的改造中,列车的运行安全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如何减少对行车的影响以及确保行车安全是营业线施工的重中之重,结合在遂渝二线动车电气化改造的工程实例,详细阐述应答器安装技术,为解决CTCS-2软件换装,确保数据的稳定性、准确性奠定基础,最大限度减少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同时也降低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介绍了临近铁路营业线钢梁拖拉架设的施工技术,通过采用在临时支墩上滚动拖拉的方法进行钢梁的架设,既经济实用,又保证了施工安全和铁路营业线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0.
铁路营业线施工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营业线和临近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将风险分析和风险管理理论引入营业线施工,归纳了营业线施工的共有风险,以隧道工程为例,对营业线施工各作业项目进行了风险辨识与分析;根据是否影响营业线路稳定性和施工大型机具倾倒是否侵限两大因素,对营业线施工风险进行了划分,引入施工安全影响因素与施工距离相结合的矩阵评价方法,给出对营业线施工进行风险分级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存在客流结构复杂、客流增长迅速、车站容纳能力有限、客流路径存在瓶颈等特征。针对换乘站客流组织难度大、风险高的问题,提出换乘站客流控制组团概念,根据流量平衡原理及运能匹配计算方法,采用换乘站换乘客流量化控制方法,即从换乘客流来源考虑,通过线网客流压力共担,实现换乘客流在站点及时间上的精准控制,保证换乘站客流控制的精准化和科学化,从而提高换乘站的运输服务质量,降低车站运营风险。在换乘站可预见性大客流的案例中,详细说明客流量化控制策略和计算过程,制定有效的预案和风险评估机制,确保换乘站大客流安全有序。  相似文献   

12.
结合广州客站内京广线K2265+759.28处1×6.0 m某公交化地道的施工实例,针对该工程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外界干扰因素,就如何克服施工中的技术难题,以及实施可行的施工方案来介绍在旅客站场内铁路营业线下长地道施工技术及组织要点,可作为类似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针对新时期规划和建设铁路旅客站房的"五性"(即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文化性、经济性)要求,铁路旅客站房应在建设理念、关键技术等方面实现重大创新和突破。通过对主体结构的地基基础、结构选型、结构材料的选用、工期、投资控制等方面进行多方案综合比选,提出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为今后的较为复杂的结构设计积累了一些经验。研究结论:武威铁路旅客站房作为武威市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和市内换乘枢纽,应从功能上、舒适度等方面最大限度的满足旅客需求。应对武威站房主体结构大空间、大跨度结构形式和特殊地层条件下主体结构的基础形式、结构选型及跨线天桥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利用GSM-R实现调车业务,有利于克服传统400MHz无线通信的诸多缺点,实现话音、调车指令同时传输,调车作业单无纸化传送,满足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需要,提高劳动效率,保证安全生产。针对新丰镇编组站地区特殊的线路情况,提出采用光纤直放站+时延模块技术对编组站进行场强覆盖。通过无线网络规划、模拟测试等手段,有效解决新丰镇编组站和郑西客运专线间的频率干扰、多径干扰问题。  相似文献   

15.
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中,为不影响既有线正常运营及行车安全,最大程度避免通信中断,需先建立通信过渡,再对设备进行迁移、更新及改造。以庄桥站为例,详细介绍运营线通信系统过渡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及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6.
设计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铁路实名制进站核验系统,解决人证一致性自动检验的问题。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集群技术、负载均衡技术,结合客票系统架构,实现旅客进站票证人一致性的核验,已经应用于多个车站。对旅客进站记录及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表明,人脸识别率达97%,旅客可以在5 s内完成进站核验,满足铁路旅客实名制进站核验业务的效率要求。结果表明,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实名制进站核验系统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为铁路未来实施全面刷脸进站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速铁路工程建设正在从重视“工程数量和规模扩张”向重视“质量安全和效益”转变。为应对新的建设模式对施工工艺提出的更高要求,立足京沈高速客运专线施工作业标准,围绕铁路客运服务信息工程,以交付安全、优质工程为目标,借鉴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系统工程设备安装经验,阐述工艺质量标准。在此基础上,建立工艺质量评定体系,对此类安装工程的实施质量进行全面评定,为打造精品客运服务信息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自助服务的特征,梳理了铁路自助服务和电子客票的运用现状,从售票、验票、检票等环节入手,深入分析旅客自助办理客运业务时的各类需求,设计了基于铁路电子客票的客运自助服务体系方案和主要业务流程,对客运自助服务技术的优化进行研究。该体系的建立可提升铁路旅客出行体验、客运作业效率和客站服务品质。  相似文献   

19.
武广英德西站是我国第一个高铁营业线的新建车站工程,安全风险大、施工难度高。详细介绍了英德西站施工中有关安全方面的一些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经验,以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研究国内外室内定位技术应用现状,分析在铁路车站内基于iBeacon实现定位、导航,构建站内导航系统的可行性。提出了基于iBeacon的指纹匹配定位算法,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体系,融合多源系统异构数据,提出并设计了站内导航系统总体架构、逻辑架构及网络架构。设计了站内导航系统的功能,满足了旅客在站内对位置服务的需求及对站内外导航接续服务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技术为铁路车站工作人员提供了站内商业智能分析。通过系统的建设能够解决旅客在站内“迷路”的难题,提升旅客出行体验,改善客运服务质量,降低客运服务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