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基检测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路基检测技术的发展,总结了路基检测的内容、要求和作用,根据检测对象对路基检测方法和技术作了分类,分别论述了铁路新线路基和既有线路基的检测指标与检测方法,指出对于不同的检测目的和线路状况、病害类型,应选择的不同的综合检测方法,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路基检测方法,提高检测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铁路桥梁水下墩台基础存在的常见病害,在总结水下检测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铁路桥梁水下检测的内容归纳为外观检查、结构测量、地形地貌、水文检测、无损检测和振动测试6个方面,并阐述了相应的检测方法.根据检测内容的必要性和检测设备的发展水平,将检测内容又划分为一般检测项目和专项检测项目,并通过一般检测项目的典型案例验证了检测方法的可行性.铁路桥梁水下墩台基础检测技术为水下墩台基础的安全评估奠定了基础,补充并完善了铁路桥梁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厂矿企业对货车静态检测和超偏载检测的需求,根据GB/T 15561—2008 《静态电子轨道衡》、JJG 781—2019 《数字指示轨道衡》和JJG (铁道) 129—2004 《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研制具备超偏载检测功能的双台面数字指示轨道衡。介绍具备超偏载检测功能的双台面数字指示轨道衡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对具备超偏载检测功能的双台面数字指示轨道衡进行静态检测测试和偏载偏重检测测试,并分析检测测试结果。检测测试结果表明,具备超偏载检测功能的双台面数字指示轨道衡静态检测和偏载偏重检测数据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制动盘螺栓采用湿法连续法荧光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时,由于条件受限无法保证检测质量,考虑采用剩磁法检测,因制动盘螺栓属于硬磁材料,矫顽力和剩磁均满足剩磁法检测的要求,用剩磁法可以做到清晰、完整检测,保证检测质量。  相似文献   

5.
概述路基工程现场检测中的核子密度仪法和K30载荷板试验法,桥梁工程检测中的低应变反射波法和声波透射法,以及隧道工程检测中的地质雷达检测法。分别列出了各种检测手段的检测目的、仪器设备、检测原理及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隧道质量检测方法以人工检查为主,结果依赖于检测人员水平,效率极低,远不能满足现场需求。为了检测设备的研制和保障铁路隧道运营安全,通过调研国内外多种隧道检测新技术和不同类型的综合检测车,分析现有隧道检测技术的特点,结果表明:目前的检测技术存在病害检测指标相对单一、自动识别程度低、检测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铁路隧道检测环境与公路隧道及城市轨道交通相比存在的一些差别,得出铁路隧道检测技术有以下发展趋势:(1)隧道衬砌质量无接触式检测;(2)激光扫描将成为表面病害主要检测方式;(3)检测设备高度集成化;(4)检测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5)铁路隧道检测车需采用专用轨道车辆。  相似文献   

7.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特点,并结合其日常检测现状,提出研制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车的必要性。借鉴高速铁路综合检测列车的成功经验,研制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检测车,介绍其总体方案、车辆方案和检测系统方案,并详细阐述了检测系统的功能、组成及技术指标。该车辆在多项检测技术上进行创新,在检测项目、最高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检测效率的有效工具,具有先进性、普适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8.
刚性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分析接触网检测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介绍刚性接触网检测车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刚性检测项目和原理及目前刚性检测技术存在的问题,阐明刚性接触网动态检测技术与柔性网检测的不同点及刚性接触网专用检测技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检验检测是铁路建设工程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和工程质量综合评定的主要依据。简述检验检测机构的作用和现状,针对铁路建设工程检验检测机构存在的监管体系不健全、资质使用不明确、人员数量和能力不足、部分仪器设备能力不稳定、现场检测不到位、第三方检测市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建议通过制定铁路检验检测机构管理制度、完善检测人员管理体系、规范第三方检测行为,发挥检验检测机构在铁路建设工程过程控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目前我国高速弓网检测系统应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新一代高速弓网检测系统解决方案。重点对系统组成、关键技术和主要技术特点进行阐述。新一代高速弓网检测系统实现了接触网几何参数实时检测和输出,能够提高锚段关节和线岔处的检测范围和检测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为规范广州地铁大型基础设施检测设备的运用,基于检测设备的配备规划情况,论证综合标定线设置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检测设备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铁路行业的技术文件,通过对各检测系统检测项目的分析,按照模拟真实检测环境的思路,对标定线进行仿真技术设计,以验证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和检出性能。建成的综合标定线可有效保证检测设备符合各项检测项目的技术指标要求,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同时,展望综合标定线的建设与运用,规划标定线建设的可行性方案,以满足检测设备运用的标定需求。  相似文献   

12.
铁路隧道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指出铁路隧道无损检测的必要性,介绍当前无损检测的主要内容和常用检测方法、原理,以及外业检测事项、报告成果形式,最后给出隧道衬砌检测、隧底检测的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3.
基于STP-yh型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车载设备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通过调研现场设备维护检测的需求,分析研究检测设备的结构及检测原理,设计专用检测台,可检测STP-yh型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车载主机的整机和插件,自动检测分析并提交检测报告,有效提高STP-yh型无线调车机车信号和监控系统车载设备的维护、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机车电传动》2021,(4):105-111
提高弓网系统服役在线检测水平并评估其服役状态,已成为重载机车智能运维建设中弓网系统检测运维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介绍现役弓网系统检测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弓网系统检测需求、检测对象和面临的技术挑战,通过弓网检测系统集成研究并综合运用车载网络、物联网、云计算、图像识别和机器视觉算法等技术,提出并建立了一种适应重载机车并包含接触网状态巡检、受电弓动态运行参数检测和弓网动态相互作用关系检测功能的车载弓网检测系统。试验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弓网系统在线检测、故障诊断、智能预测、应急处理和受电弓健康管理,提升弓网系统在线检测评估效果,保障线路牵引供电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在朔黄铁路综合检测列车检测过程中,检测数据时空基准统一的需求,检测列车采用了融合电子标签、GPS和网络授时技术的定位同步系统,通过GPS授时和检测列车精确定位,并通过专用网络,实现了全车各检测系统在时间和里程上的同步。该定位同步技术的实现,使得综合检测列车多专业检测系统在同一时间、同一里程截面处的检测数据得到了统一,为精确定位伤损里程位置、多专业整合分析同里程断面处线路病害状态及原因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分析货车配件检修测量的现状,介绍铁路货车磨耗通用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原则及检测创新,通过对样板检测和通用检测装置检测2种方法在铁路货车不同部位检测的对比分析,说明通用检测装置在铁路货车磨耗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推广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用性强的通用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铁路扣件紧固状态快速智能检测手段的不足,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开展扣件紧固状态检测系统研发。通过对RFID供能传输方式和扣件紧固状态传感器的设计开发,构建全新的扣件紧固状态快速检测系统,并根据现场需要分别提出便携式采集设备方案和车载式采集设备方案。该系统现场无需布置电源线和数据线,可以实现20 km/h速度下的扣件紧固状态快速检测,检测量程为0~20 kN,检测精度为5 N,可对检测数据进行评估和对报警信息予以多级发布。与传统人工检测方式相比,该系统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精度高、数据可靠、安装便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电务检测维护技术是保障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营的重要支撑技术,目前国内电务检测维护技术研究相对分散,检测手段比较落后,检测数据冗余造成数据分析处理困难,在指导电务生产资源的综合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提出智能一体化电务检测维护方案,通过对地面集中检测技术、ATP车载设备检测技术和无线传输集中检测技术的研究,对电务维护信息进行合理的融合和挖掘,使电务检测维护数据能够合理指导生产、故障跟踪和检修业绩确认,为电务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19.
通过检测实例对传统频谱干扰检测、实时频谱干扰检测、扫频干扰检测的原理和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服务质量的在线干扰检测方法,重点对联动分析技术、阻塞干扰自动识别、互调干扰自动识别和频谱模型识别技术进行研究。根据该检测方法研制的干扰检测系统在GSM-R网络及LTE-R网络干扰检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采用PROFIBUS现场总线技术设计列车车厢监控系统,检测项目包括车厢内温津度检测、水箱内水温检测、车轴轴温检测和列车运行速度检测等,并对车载电源电流和电压及列车各种状态进行显示.当列车超速和轴温过高时,指示灯和电铃双重报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