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更高速度试验动车组车下设备悬挂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给更高速度试验动车组选择合适的车下设备悬挂方式,建立了整车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SIMPACK模型,对车体和车下设备的耦合振动进行了仿真分析,针对车下设备不同悬挂方式进行了滚动振动台架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大质量车下设备采用弹性吊挂方式比刚性吊挂方式的动力学性能更好;对于弹性吊挂方式,选取较大的动静刚度比更合理。 相似文献
3.
4.
5.
6.
复兴号动车组在设计研发阶段充分考虑了RAMS需求,为动车组的可靠运用和高效维修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根据CR400AF/BF复兴号动车组的技术特点,逐一分析动车组的可靠性、可用性、维修性、安全性特点,主要包括定量指标及要求和为达到指标而采用的设计原则,并以实例解释设计原则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动车组修程修制正向顶层设计的... 相似文献
7.
8.
高速列车过隧道时,会形成交变压力进而导致车厢内压力波动加剧,对旅客耳部舒适性产生严重影响。研究人员为了减缓车内压力波动,往往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车试验获取车内压力变化规律,以确定列车过隧道时空调压力阀的开闭条件,但同时也导致了试验成本的急剧增加。因此,本研究旨在定量化建立各关键设计参数与车内压力波动幅值之间的联系,以节约相应的试验成本。首先,基于三维、非定常、可压缩的RANS方程与k-ε两方程湍流模型,采用数值计算方法揭示列车运行速度与隧道长度对车外压力波动的影响机制,并基于动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同时建立基于车体气密性指数的车内外压力理论转换计算方法,并基于实车试验验证了这一转换方法的准确性。最终,结合响应面法,提出以车内压力3 s变化率为响应值,以列车运行速度、隧道阻塞比和长度为设计变量的参数代理模型。基于这一模型,车辆技术人员通过输入列车速度、隧道阻塞比和长度等设计变量,即可得到车内压力变化幅值,为确定列车通过隧道时空调压力阀的开闭条件提供参考,从而节约试验成本。 相似文献
9.
10.
马凯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22(2):123-126
基于时速350 km中国标准动车组平台,以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为契机,研发复兴号智能型动车组,内容包括:开展外观涂装及内饰和设施研究,展现奥运主题及人文关怀;开展智能化研究,实现智能行车(自动驾驶)、智能运维、智能服务;开展绿色环保和安全舒适研究,实现减振降噪、压力波精准控制、集成化车载安全监测、应急自走行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基于工业互联网、5G(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智能传感等技术,采用神经网络和数学算法,开展数据驱动类、机理类模型研究,并在现车部署和循环迭代,构建以智能行车、智能服务、智能运维为特征的智能技术体系。通过在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上推广应用,实现了有人值守的自动驾驶、故障工况下的应急自走行、旅行全程的无干扰服务,以及低成本的智能运维等目标。同时从速度、安全、节能、舒适等方面对动车组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对复兴号动车组超员报警的功能定义、实现方式进行了论述,并对复兴号动车组超员能力进行了分析.结合动车组实际运营中暴露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