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信息化发展,BIM技术在铁路施工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基于传统铁路通信信号室内施工和BIM应用发展情况,介绍在通信信号室内施工中,应用BIM技术指导通信信号室内施工的情况。通过运用BIM技术建立房屋建筑模型,在专业机柜模型建立及线缆路径优化、设计图纸配线分析制表、室内线缆敷设建模优化调整、指导现场施工和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开展应用,为铁路通信信号室内施工单位提高效率、降低损耗、节约成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杭州—海宁城际铁路工程,提出利用BIM机电技术进行全线、全生命周期机电设计。以Revit软件平台为核心,在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阶段,全方面进行标准化BIM机电设计、采用4D施工模拟、应用智慧施工管理平台、接入BIM运维管理平台,真正实现从设计到运维的BIM机电技术应用模式。凭借BIM的可视、模拟、协调、优化等性能,同时利用施工管理和设备运营管理平台,为杭州—海宁城际铁路工程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实现智能化、精细化设计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将BIM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到铁路信号施工管理过程中,根据工程设计需求完成数据采集及整理,搭建信号设备模型构件库,完成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信号设备模型设计。本文以铁路信号机械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可视化工程模型,通过碰撞实验实现线路冲突检查及优化,分析BIM技术辅助信号施工管理的优势。BIM技术的引入提高了铁路信号施工组织管理水平,为铁路信号施工阶段BIM技术的深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佛山西站项目无站台柱雨棚施工,介绍BIM技术在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通过BIM技术,优选出累积滑移最佳安装方案;对钢结构雨棚分块安装的网壳纵、横向接口等部位进行深化设计;同时应用BIM技术,模拟雨棚钢结构工程的预安装过程,实现正式施工实施前的预可视化工程建设管理,优化正式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5.
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研究与应用可有效提升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及运营阶段的效率与安全性,实现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具有巨大应用价值和广阔发展前景。充分发挥BIM技术在我国铁路行业中的应用,挖掘路基工程中的BIM应用创新点,对提升设计、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铁路BIM应用现状进行研究,提出众多BIM技术在路基工程专业的应用点,包括结构方案优化、边坡绿化形式比选、挖方算量应用、排水优化设计、接口设计、施工技术交底等内容,将BIM技术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BIM技术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它在行业中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很多施工企业都开始引入BIM技术来优化自身管理。从施工方的角度,以遵义高铁新城项目为对象,研究建筑信息模型在商业综合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阶段的应用。首先对该项目的具体情况及重难点进行梳理归纳,然后结合BIM技术的特性设立BIM应用目标及方案,通过BIM技术,分析项目驻地情况并规划驻地布局确定各设施的摆放位置、辅助工地监控系统的布局、辅助分析异形钢构、支撑机电管线综合优化、模拟幕墙预拼装、利用BIM5D管理平台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二维码可视化技术交底提高交底效率,通过多个场景的BIM应用实践,分析总结BIM技术的运用效果,提供实践经验成果案例,从而使企业更合理应用BIM技术提升企业整体创效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项目的设计和施工效率,优化各阶段施工方案,以锡澄线为例,介绍利用BIM、GIS等数字化技术打造数字化建设管理平台全过程,将进度管理、质量验收、风险源管理、工程监测、视频监控等项目管理内容与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并通过实践应用以达到提质增效的工程管理目标。案例表明,轨道交通工程项目中引入BIM技术可减少施工问题并提高施工质量,优化设计,提高施工效率和管理水平,从而降低项目成本,提高效益。该研究可为轨道交通项目的 BIM技术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铁路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BIM在设计、建造和管理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特别是设计单位作为铁路工程总承包方,BIM技术的工程应用更加凸显其复杂性。以盐通高铁南通动车所工程为例,通过分析总承包建设管理模式的特点和动车所建设管理的重点,从总承包项目BIM管理、动车所设计优化、设计交付、施工组织优化等方面研究BIM技术工程应用。实践表明,在设计单位主导的铁路工程总承包模式下,采用BIM技术有助于优化设计方案,节省工程投资,更易发挥BIM价值,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与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新型工程,由于涉及多专业、多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施工过程中存在技术难度大、专业不协调等诸多困难,加之工程设计分人员、分专业进行。传统的设计模式在设计过程中极易出现设计冲突、设计管理无序、施工图出图效率低等难题。在BIM技术应用逐渐成熟的大数据时代,有必要在工程前期、过程中借助信息化技术施工,及早发现、解决各种缺陷与不足。在吕梁市新安大道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利用BIM技术在施工现场布置方案优化的应用、BIM技术与理正软件在深基坑施工中结合应用、BIM技术在综合管廊主体施工中的应用等,解决了狭小空间内场地布置方案优化、深基坑安全及稳定性的探索和综合管廊各专业协调不一致等问题,可快速有效地复核设计工程量,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装配式BIM技术的研究通常是局限于设计或是施工阶段,尚缺从设计到施工、最终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阶段的装配式BIM技术的应用。本文介绍全生命周期阶段的装配式BIM技术应用的技术路线,即开发构件库平台以便于管理PC构件族库;开发BIM合模插件,进行装配式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协同设计;综合应用PKPM-BIM协同平台及Navisworks软件进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及加工;应用品茗HiBIM软件进行机电深化设计;建立BIM模型,结合BIM+建造管理平台进行施工阶段的BIM应用;开发运维平台,便于进行运营维护BIM应用。研究结论:(1)进行BIM应用需各方统一数据格式或开发BIM信息平台,提高BIM数据的流通性;(2)综合应用已有BIM软件及自开发BIM软件可以很好地进行装配式BIM应用,证明BIM技术是可及时优化设计方案、优化施工、方便后期运营维护的方法;(3)项目各参建方结合项目需求系统及有步骤的开发适合各自的BIM软件及平台,预留后期开发及与其他参建方数据交流的接口是一条很好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一地铁车辆段项目的 BIM应用实践,分析了BIM技术给传统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在组织机构、业务流程、信息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带来的影响,说明了BIM技术在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方案优化与设计变更、工程量计算等具体业务的创新管理方式,对应用BIM技术的项目管理模式变革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铁路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铁路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自主化建模对BIM自动化生成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文章以铁路客站为例,根据其二维图纸自动转化生成BIM的工程需求特点,从数据采集、转换、构件匹配、模型优化等方面,提出了BIM自动化生成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基于数据交换格式(DXF,Data Exchange Format)的数据读取、矢量图形识别、图形巡径模糊识别技术,提出了二维图纸关键信息存储方式和提取方法;基于BIM构件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标准构件模型的二维转三维、快速布置及优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在铁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应用以上技术,可提高BIM建模效率,提升铁路工程管理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3.
针对广州地铁11号线彩虹桥站工程项目特点,阐述如何应用BIM技术推进轨道交通施工过程。运用BIM技术对轨道交通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分析和项目管理等,以可视化为核心,极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满足了现场管理需求。同时通过对地铁车站的BIM快速建模及应用,将VR与BIM技术结合,实现了车站主体的虚拟漫游,有效控制了施工成本,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可为BIM技术在轨道交通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分析BIM技术应用发展现状,总结施工企业在BIM技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BIM技术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工程进度、物资管理、成本核算、技术管理、安全质量、竣工交付、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应用进行研究,提出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BIM技术在项目施工阶段的普遍应用,项目级BIM技术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BIM技术应用要求,施工企业级BIM技术管理体系日趋重要。施工企业应构建企业级BIM技术管理组织机构,从人才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族库体系建设3个方面构建企业级BIM技术管理体系,同时做好企业级BIM技术研发工作,整体提升BIM技术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勉县汉江大桥63 m简支梁节段拼装施工为背景,根据项目施工特点,基于建立的BIM模型,进行各部件间的碰撞检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返工风险;利用BIM技术进行场地优化布置,确保施工安全,控制施工成本;建立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平台,进行工程精确算量、施工进度和资料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实践表明,BIM技术的合理运用,实现了项目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BIM技术作为工程建设信息化发展中重要的角色,在施工进度、成本管控和提升质量方面有明显优势。越来越多的铁路施工企业开始改进和创新BIM应用管理方法与技术。本文从铁路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构建的方法、构建的内容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讨铁路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体系构建的意义与过程,从而提升企业整体BIM技术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8.
结合兰州西站工程,探讨了BIM信息技术在铁路客站工程施工质量安全方面的典型应用,重点阐述了基于BIM信息技术的复杂施工节点模拟、施工安全防护模拟、客站施工物料跟踪及信息化管理等内容。研究结果表明:将BIM信息技术应用于铁路客站施工中,能有效地提高施工成效,改善施工质量和安全。对铁路同类型车站和类似结构应用BIM信息技术具有参考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多集中在碰撞检查、管线综合、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模拟等技术管理层面,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并未真正发挥BIM技术的强大作用。将BIM应用扩展到施工作业实操阶段,让BIM技术延伸到地铁施工专业领域,帮助施工单位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提高效率,更加精细化控制建设项目,从施工人员、技术、计划及材料管理等方面深入阐述,为建设项目增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山岭地形大型铁路工程施工组织精细化需求,利用BIM技术对大瑞铁路怒江特大桥在施工阶段的应用进行研究。明确了与BIM应用点相对应的模型标准,选择不同的BIM软件组合构建了地形、主体结构和临时设施模型库;采用BIM+GIS实现施工总平面图精细化布置,充分利用Delmia参数化优势对主拱圈总体施工方案和各专项方案进行优选,对重点工艺实现可视化交底;应用人机交互模拟、BIM+CAE、BIM+3D激光扫描技术进行安全质量管理。有效提升了项目的技术管理水平,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桥梁BIM技术应用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