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重预防机制中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首先介绍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构建,可实现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检查项目清单化、标准统一化、手段智能化、信息上传统计实时化、治理闭环流程可视化和数据存储持久化,对促进工程建设过程的隐患排查治理起到积极作用;然后对该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的运用情况进行总结,以期为其他工程建设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国家和政府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决策部署,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事故特征以及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内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现状以及多种方法、分类实施的指导思想,提出针对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施工环节、不同施工工种的双机制防控的具体实践方案,同时探讨提出轨道交通行业双机制建设实施关键点及相关建议,相关研究结论可为轨道交通建设城市双机制落地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依据地铁工程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要求,结合近年来青岛地铁工程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情况,着重阐述如何建立合理的政府监管方式和三级管控管理模式,如何推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隐患管控制度;如何将隐患排查依据、排查人员、排查过程及监督考核标准化管理;详细介绍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研发目标、功能及其创新点。本研究可为新建城市、多模式建设城市和其他行业工程建设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结合北京地铁近年来开展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隐患排查治理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工作,着重介绍如何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落实参建方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开展监管和督查行动,有效防范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实现持续稳定的安全生产态势的目标。详细阐述隐患管理体系,包括体系构成、组织机构及管控模式、安全质量隐患分类与分级、隐患排查与评估、隐患报送与分级治理流程等,为其他城市组织开展轨道交通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以城市轨道交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业务为基础,对需求进行分析梳理,同时对信息系统设计方式进行阐述,利用SSM框架、Quartz框架、EhCache技术以及SQLServer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实现基于B/S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最终结合信息化手段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应用,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隐患分布规律,对隐患实行“分级管控”及PDCA闭环管理,使隐患过程可追溯,达到隐患工作排查标准化、手段智能化、治理科学化、流程精细化的目的,为轨道交通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基于南宁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隐患排查实际需求,以建立安全共同体为目标,通过隐患排查体系的建立、信息化系统架构研究,开展了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搭建工作。研发成果成功应用于南宁轨道交通,提高了排查治理的效率和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水平,对于全国轨道交通运营隐患排查具有推广价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结合当前铁道部、路局组织开展的雨棚设施专项隐患排查整治活动,通过对客站雨棚围护系统质量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剖析,探讨在设计、施工、建设管理方面应该采取的措施,对消除客站雨棚质量隐患、确保行车人身安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铁路防洪风险隐患排查作业效率与技术水平,从无人机平台与载荷选型、航线设计等方面,提出铁路无人机防洪巡检技术方案.结合铁路防洪管理特点和无人机巡检数字成果形式,建立了基于无人机的多层次铁路防洪风险隐患排查体系框架,实现沿线隐患排查、数字化台账管理、形变定量分析、水害应急处置等功能.依托邯郸—长治铁路,开展不同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南宁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实施需求,开展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体系研究,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期隐患特点,建立隐患分级治理模式、职责分配制度、隐患标准数据库和考核奖励机制,以治理理念为基础打造安全共同体。同时,结合体系研发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化系统,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法,以达到控制隐患并降低事故发生率、减少事故损失的目的。治理方法已在南宁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中使用,可供我国其他城市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信号电缆属地下工程,具有较大隐蔽性,容易受到施工、农耕等外界破坏,查找隐患点、实施隐患排查非常困难,特别是受伤电缆更是难发现、难查找、难处理。目前,现场处置信号电缆安全隐患最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备用芯代替受损电缆,省时省力,但问题看似解决,实则往往是备用芯同时带伤,给设备安全埋下隐患,或是今后备用芯发生隐患,迫使更换整根电缆,造成维修成本损失巨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阶段人工排查列车故障隐患中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漏检率高等问题,通过获取列车特征数据及故障特征样本,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集匹配分析的列车故障隐患自动排查方法及系统,分析了该方法的工作机理与系统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青藏铁路格拉段的建设和青藏两省区经济的发展,青藏线宁格段的运输承载能力越来越紧张。为了缓解这一压力,青藏铁路公司决定在宁格段新开厚日、哈木斯、临山、红铁山、欧龙山及浩鲁沟等6个站。由于这次施工开站数量多、施工工期短,青藏铁道通信事业部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克服路途艰难,气候恶劣等困难,狠抓落实,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地铁施工工艺特点开展风险辨识,建立地铁施工应急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体系。以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应急能力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得出重要度排序。利用集对分析法对地铁施工过程进行应急能力综合评估,得出隶属关系。找出影响地铁施工应急能力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性因素,开展定性定量分析,为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提出事故预防对策。这可为我国地铁施工应急能力状况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加强地铁施工应急管理水平,提高应急状态下处理事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青藏铁路建设的需要,专门研究设计了青藏04铁路简支梁.该梁型预应力筋采用新型折线布置,在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介绍了青藏04梁台座的设计与施工、预应力控制参数的选取方法、预应力施工工艺以及静载试验检验情况.  相似文献   

15.
: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领域的重要工作,现阶段由于实操层面法规标准的缺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缺少明确的指导,各城市对双重预防机制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差异,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通过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得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名词术语混用、安全风险管理考核缺少、隐患排查工作不完整、隐患分级标准不统一、隐患整改不彻底、风险隐患结合不充分等方面,并提出规范相关名词术语、构建全过程隐患排查机制、关联风险与隐患条目、统一考核机制、配套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对策措施建议。相关研究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领域双重预防管控的规范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4月18日,在参加"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首届科技创新大会"期间,中国铁道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青藏集团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特别技术顾问、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何华武出席签约仪式,总公司科信部、铁道学会、北京交大、西南交大、兰州交大等单位人员参加大会。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青藏集团公司董事  相似文献   

17.
结合地铁近年来开展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梳理了安全隐患管理的思路。按照分层次、分级别、分专业的闭环管理理论进行隐患管理体系的构建,提出适合北京地铁的隐患六环节闭环管理模式,明确了闭环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责任体系,梳理了隐患管理的工作流程,开发了北京地铁网络化隐患信息管理平台。北京地铁隐患管理可为其他城市构建地铁安全隐患管理长效机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合福铁路安徽段隧道为例,通过提高隧道整治思想认识,落实整治责任体制,采用标准化手段推进完善排查方法、整治方案和固化工艺;提出隧底不密实、隧底岩溶段、隧底渗漏水、施工缝、二次衬砌脱空及不稳定块、二次衬砌边墙裂纹、接触网槽道和洞口排查整治方法;针对铁路隧道施工管理,提出将隧底取芯排查、敲击排查纳入隧道工序管理工作,列入检测概算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青藏北麓河试验段高含冰量冻土路堑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工艺、路堑开挖、换填、保温材料铺设、热棒施工及施工应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针对因受动车组检修库内环境限制而无法全面排查CIR设备潜在隐患的问题,通过研究设备系统原理和工作流程,总结归纳出GPS模块电压测试法、通过式电流法及天线环阻测试法等天线系统测量方法,有效提高库检和故障排查效率及质量,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