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中离线工具需求以及测试用例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测试单位(step组)的离线工具的自动化测试平台,分析了这种自动化测试平台应用到离线工具测试的优点,阐述了该平台具体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
区域列控数据中心(RDC)是CTCS-1级列控系统新增的地面核心设备,主要为车载设备提供线路数据、临时限速数据和进路数据。RDC子系统自带静态数据库,存储当前RDC管辖区域内的线路数据。本文在深入研究RDC数据特点的基础上,提取数据约束规则,并设计开发了RDC数据自动化验证工具,提高了数据验证的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现有LKJ基础数据编制业务流程,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化工具的LKJ基础数据管理流程,可实现LKJ基础数据全过程的自动化复核、校验和管理,提高LKJ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可靠性的基础是输入准确的基础线路数据。通过总结基础线路数据测量方法的演变过程和几年的现场测量工作经验,提出一种可行实用的基础线路数据测量方法——GPS辅助基础线路数据测量法。  相似文献   

5.
区域列控数据中心(RDC)作为CTCS-1级列控系统地面设备的核心部分,为车载设备提供线路数据、临时限速信息、进路信息等,因此,RDC数据的正确性对列车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对RDC所包含的静态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数据应满足的约束条件,以轨道区段数据为例,基于实体数据应满足的域值条件以及数据之间的关系建立数据约束规则,将数据验证规则加入数据验证流程,利用通信顺序进程(CSP)形式化语言对数据验证流程进行建模,用模型检验工具ProB对CSP语义模型进行检验。验证结果正确,表明数据验证方法可行,为RDC静态数据自动化验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动车组非离线状态运行时,弓网接触点处会发生电晕放电现象。本文根据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建立电磁辐射天线阵模型,推导弓网非离线电磁辐射的场强计算公式,按照动车运行时的实际参数进行计算仿真,并进行实际测量。对比分析仿真数据和实测数据,距离铁道中心线3 m以内的区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的相对误差约32%;距离铁道中心线5~6m以外的区域,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相对误差小于7.5%。考虑到现场行车走廊的安全空间,建议通信设备都安装在铁道线路两侧5~6m之外。  相似文献   

7.
以离线优化获得的策略对列车进行控制时,由于列车总重、线路坡道、车辆类型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为此,采用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在总结分析基础上,充分利用现场操作人员经验,建立初始的模糊逻辑系统,以列车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对模糊系统有关参数进行实时修正,这样,最终得到一个既能够利用专家经验信息又可以利用数据信息的自适应模糊系统,以此对离线优化所得到的控制策略进行调整,仿真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列车总重、线路坡道、车辆类型等不确定因素对列车控制的影响,能够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前车辆牵引能耗与辅助能耗的比例缺少有效的基础数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Hadoop平台的地铁能耗分析与管理系统。该系统可对地铁线路中各个列车的能耗记录仪记录的能耗数据进行采集并提供存储平台,同时支持对能耗数据进行的分析与监测,为车辆节能工作提供一种有效直观的考核工具。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面激光扫描仪外业获取的海量线路点云数据,核心解决线路点云的专业化处理与利用问题。结合铁路线路技术特征,进行线路点云预处理研究,主要包括线路点云数据配准、采用基于几何特征的传统分割方法结合CCD影像信息进行线路点云数据分割,再经过除噪平滑处理后,对离散点云数据集进行封装处理,进而为后续正向CAD设计数据的提取提供基础操作模型。提出线路点云可视化对象重构方法,基于离散数据点曲率为主的几何特性估算,初步判定线路主点及变坡点信息,进而在不同主点范围内,通过特征截面的构造获取线数据和面数据。重构的线路点云数据符合正向设计习惯,基于此获得的连续钢轨走行面数据可用做线路几何形位判别指标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从数据编码、故障检测、“故障-安全”处理、数据测试等方面,给出安全关键软件在设计实现阶段的数据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提高数据可测性的设计措施,有助于全面防范动、静态数据的系统性失效和随机性失效;最后,提出在数据生产配置阶段,利用离线数据检验工具来提高数据生产效率和数据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1概述 LKJ基础数据是指纳入铁路局《列车运行图技术资料》中的线路、信号、接触网、站场等设备、设施基础线路数据,以及车站接发车经由股道、开车对标距离特殊地点、机车(动车组)担当区段等基础运行组织数据.  相似文献   

12.
0引言目前我国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以轨道电路及机车信号设备作为列车运行指令信息源,以线路数据预制于主机的方式获取运行线路参数信息,采用微机智能处理对列车运行速度实施安全监控,实现列车自动防护系统功能。LKJ车载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是监控列车安全运行的前提和保障,是关系LKJ能否安全控制列车运行的关键。因施工等原因,线路基础数据如信号机坐标、距离、线路坡度、限速  相似文献   

13.
杨军民  马玉春 《科技交流》2002,32(3):114-119
在深入研究平、纵断面基础数据组成及线路专业各项设计工作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结合EL2000软件的研发,阐述了对线路基础数据进行综合利用的思路,提出了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LKJ-15型列控系统基础数据正确性判定的难题,对LKJ-15基础数据比对、仿真、检验相关的功能、架构和部分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研发软硬件系统,并在LKJ数据管理工作中进行应用。应用证明,相应的软硬件系统满足初步的LKJ数据仿真检验需求。其中线路相似性分析方法能够快速鉴别不同的线路,提高系统效率;线路贯通检验方法可以应用到相关场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LKJ基础线路数据辅助校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阐述该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描述了该系统依据电子档(.doc或.xls)的LKJ基础线路数据资料,校验LKJ基础数据源文件内容的方法,以利于该系统的推广应用,从而确保LKJ的正常运用。  相似文献   

16.
弓网电弧对机场终端全向信标台电磁骚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高速电气化铁路电分相、锚段关节和普通点3个典型位置,采用点频测试和峰值、准峰值、平均值检波方式,在机场终端全向信标台(TVOR)的工作频段内开展弓网离线电弧电磁辐射测试;以某电气化铁路线路垂直下穿机场跑道为例,研究弓网离线电弧对TVOR的电磁骚扰影响。结果表明:电分相处的弓网离线电弧电磁骚扰最大,在频率为110 MHz时峰值检波的10m法值达89.4dBμV·m-1;普通点和锚段关节处的弓网离线电弧电磁辐射不会对TVOR产生影响,即便拉弧点位于铁路线路与机场跑道交叉点处,仍能满足防护率的要求,而电分相处拉弧点距铁路线路与飞机跑道交叉点的距离大于236m时,才能满足防护率要求。研究结果能够为机场区域轨道交通和机场航空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施工作业等影响导致线路变化频繁,从而使LKJ数据变化频繁,LKJ数据版本需要及时更新,是机车监控装置(LKJ)运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利用网络技术研制开发LKJ数据换装管理系统,实现LKJ数据换装校对消号的自动化、实时化。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地铁线路设计软件在交互性、易用性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设计效率不高。基于最新的AutoCAD平台研发了地铁线路数字化设计系统(MLDDS)。介绍软件的功能结构和特点,并从数字地面模型技术、平面线形设计模型、纵断面线形设计模型、平纵智能联动技术四个方面总结软件采用的关键技术。软件有如下显著特点:采用业界领先的数字地面模型技术,实现了地面线内插工作自动化;针对实际设计定制研发的线路平纵断面自定义实体交互简便、性能稳定;平纵断面设计实体相互关联,智能联动,保证了设计的方便性和数据一致性,可大幅提高线路设计工作效率和水平。研究成果可为地铁线路三维设计和BIM应用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动车段(所)控制集中系统(CCS)在实现动车组识别与位置追踪、作业计划管理、作业过程控制等功能时,需要很多基础数据的支撑。基础数据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系统运行效果及现场作业安全。以操作按钮映射数据为例,展开系统数据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搭建数据自动化测试环境。通过计算机软件完成数据的自动化测试及辅助人工复测,从而保证系统出厂数据的正确性,同时提高系统软件工程化测试效率,减轻测试人员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不同信号系统在互联互通过程中工程应用数据生产和检验的自动化,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数据准备和生产的解决方案。该方案要求定制通用车站数据模型,并在该数据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和技术来最大程度地实现数据生产和校验工作自动化,并对数据的逻辑关系进行验证分析,减少信号系统软件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