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普遍采用三级(线网—线路—车站)调度指挥体系,结合中等规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调度指挥需求,研究基于云平台和数据共享模式的线网及线路层融合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方案,并进一步分析两级架构下的调度流程、数据共享方案及存在的问题。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成果与城市轨道交通具体需求进行融合,优化调度指挥架构,打破综合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及信号系统的专业壁垒,构建统一的大数据平台,打造基于云平台开放式的线网调度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2.
从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趋势出发,阐述在线网运营转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结合《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技术架构及网络安全规范》的要求,探讨城轨云架构作为基础平台在促进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研究云平台、网络安全、数据共享以及智能运维4个主要构成模块的功能与要求;重点探讨云平台作为城轨云架构的关键技术,其功能要求与技术选择将直接影响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具体工程项目中,应重点关注云平台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可扩展能力,以统一服务“线网全业务、城轨多制式”为目标,构建一个开放的信息化基础平台。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已经成为各城市地铁运营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通过对网络化运营管理模式分析比选,对线网与线路管理职责分工和系统功能需求的研究,阐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平台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指挥平台系统的设计和工程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需与铁路局调度集中系统进行信息交互的需求,以北京铁路枢纽利用既有东北环铁路增建第二线开行市域(郊)列车典型工程为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的需求分析,以及该工程调度集中系统的设计情况,对铁路局调度集中系统向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的调度集中信息交互进行了浅度、中度、深度交互方式的多方案分析研究,提出基于局间接口方式构建行调信息复示系统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构建的行调信息复示系统,符合现行规范要求,铁路局调度集中系统侧设备和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侧设备之间的物理界面清晰,不影响国铁调度集中系统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系统的现有系统结构,契合该工程由铁路局运输且调度指挥纳入铁路局管理的工程实际。为铁路局调度集中系统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指挥中心的调度集中信息传递,提供了一种可供工程实施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为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全自动运行和智慧城轨技术发展的趋势以及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在信息网络的大规模应用,需要对各应用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综合监控系统及门禁系统等)在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下的网络需求和网络架构等开展研究。研究结论:(1)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下线网和线路的骨干传输网推荐采用OTN技术组网;(2)分别承载于云平台安全生产网、内部管理网和外部服务网络上的各应用系统,总体架构可划分为线网级平台、骨干传输网和车站级平台三层架构;(3)本研究成果可为智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网络技术架构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北京轨道交通生产业务云平台及大数据中心探索协同创新模式,开展线网级设备运行状态监视体系 研究,分析提出线网级数据共享平台及线网级设备集中监视平台系统架构及建设方案,利用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 数据接口标准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级设备系统海量数据的采集与交互,通过统一的线网级设备数据采集、数据 存储、数据分析、数据应用展示和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积累运维数据资产。研究成果可支撑实现城市 轨道交通运营维护的“一网统管”,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线网级的智慧化管理,提高生产运营效率,降低运维 成本。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安全保障平台是建立在各线路运营控制中心基础上,提供高层指挥、管理的平台.从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安全保障平台需要完成的功能入手,给出了平台体系架构和软件架构的设计,并对平台数据中心的实时性要求做了技术上的论述,最后给出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安全保障平台部分功能的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的评价及优选问题,在构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的多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专家群体理性行为的改进TOPSIS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优选决策模型。该模型运用群决策的思想,为缩小决策者偏好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在保证决策者群体理性的基础上,确定决策者地位矩阵以及属性权重;基于TOPSIS方法计算出贴近度的大小从而对各线网方案进行排序,确定最佳城市轨道线网方案。  相似文献   

9.
从新技术发展和功能优化方面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平台优化需求;从数据类型和数据量方面阐述应急管理数据分析;并设计基于云架构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应急平台总体架构和功能架构,提出软硬件设备升级至云架构的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建立基于云架构的应急平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已相对成熟,指导了我国超大、特大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在100万至500万的大城市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大城市在空间、人口、经济、交通出行特征等方面与超大、特大城市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得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技术对大城市的适用性存在一定的局限。通过分析大城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互动关系,提出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需求。基于现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编制技术流程,结合大城市的需求,从前提研究、方案研究、实施规划三个层面,对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中服务范围分析、线网规模确定、近期建设方案制定等技术内容提出优化建议,以适应大城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编制需求。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基于云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能源管理系统架构和建设方式。该系统利用云计算的高效和弹性来部署建设,采用线网-车站二层管理模式,降低了线网和线路服务器等的硬件部署成本和维护成本。通过将能源管理系统内部使用的业务应用转换为基于云平台的能源管理应用软件,能源管理系统可获取云平台提供的共享数据,并将经过业务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云平台中,以服务于云平台上其他业务,实现了数据资源的逻辑统一和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轨道交通大规模网络化建设中,紧跟交通强国发展战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云平台应用内容,通过分析云计算技术特征、发展现状、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应用情况,构建云平台应用总体框架、技术架构、业务应用、部署架构、安全架构,剖析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云平台应用发展趋势,为推动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发展提供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对国外产品依存度高,关键环节存在"卡脖子"风险.通过分析该领域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阐述城轨自主可控云平台的模型,讨论城市轨道交通业务系统向自主可控云平台迁移的可行性及评估方法,详细介绍迁移原则、迁移流程、资源规划以及中间件、数据库、应用等具体的迁移实施路径及典型案例,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面...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简称:城轨)云平台建设的各种模式,指出国内众多城轨线路各业务系统迫切上云需求,进而提出城轨业务系统统一逐步迁移至城轨云的渐进式方案。方案阐述了城轨业务系统迁移至云平台的方法、评估流程以及渐进策略;利用该策略举例说明基于业务与数据的渐进式城轨云迁移方案及架构实施,实现对城轨业务系统及数据的云迁移。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研国内外城轨领域云平台、数据平台、网络安全的现状,针对目前国外无参考案例以及国内云平 台、数据平台、网络安全建设融合协同性不足的问题,分析云架构下数据平台的实施需求,重点研究云数据库、 数据平台的技术栈比选、云平台与数据平台纳管等,分析城轨云平台网络安全的总体需求,深入研究云内统保和 系统自保、云平台和数据平台与网络安全资源池的协同,提出融合云平台、数据平台、网络安全、数据资源和系 统运维统一协同化的管理中心。研究表明,做好数据平台总体规划和选型,利用软件定义安全技术,可实现云平 台、数据平台、网络安全的融合协同,为城市轨道交通数字化转型及智慧化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对现阶段行业内城市轨道交通云平台项目的现状进行介绍,阐述城轨云平台相关规范编制的成就,同时列举并解决城轨云平台的建设模式、城轨云平台算力纳管、城轨云平台的RAMS(reliability, availablity, maintainability, safety)指标建立、城轨云平台验收流程优化、城轨云运维体系建立等问题,并从城轨云平台自身技术驱动和规范编制两个方面,展望城轨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肖衍 《铁道通信信号》2013,49(10):47-51
阐述了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网的发展现状和问题;结合当前轨道交通规模化建设、网络化运营和智能化管理的需求,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软交换技术的优势;指出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IP网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网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专网建设软交换网络体系的网络规划,网络演进策略和旧网改造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