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尹静 《铁道工程学报》2012,(10):115-119
研究目的:通过对已实施的西安北客站国铁枢纽与地铁站的衔接方案进行分析,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国铁枢纽的衔接规划、换乘衔接方案提出一些建议和见解,供相关工程参考。研究结论:通过对西安北客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实践,以及对典型国铁综合交通枢纽的特点进行分析后得出:(1)针对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在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和运营管理方面,应提前统筹规划,做好项目接口和运营管理的研究;(2)轨道交通站点的设置应结合换乘的便捷性、国铁站场规模、站房及广场的设置情况、地铁运营设施的布置合理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为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整体换乘效率和功能空间的安全舒适性,需研究各种交通工具的换乘关系,进而避免相互隔离的各种空间、复杂的指示系统和漫长的步行距离。其中如何结合整体规划,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设计、同步实施,合理布置地铁站位,达到快速疏散超大客流,是综合交通枢纽设计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研究结论:(1)西安北客站与地铁的综合设计从规划布局、站位选择、流线组织和结构适应性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了一体化组织实施遇到的问题及取得的经验;(2)西安北客站采用"建桥合一"的结构模式,融合地上建筑、桥涵和地铁结构三种结构形式,地铁和铁路枢纽的整体结合,可满足大型旅客集散场所大跨度、大空间的使用要求;(3)总结出多种设计布局模式,对各类综合交通枢纽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高峰期,各地规划及建设了大批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本文重点研究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组成,各种交通方式的主要特点,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要求及客流特点,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起指导作用。研究结论:(1)综合交通枢纽是涵盖多种交通方式及多种专业门类的系统工程,应对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进行系统研究;(2)综合交通枢纽的布局是进行枢纽建设时重点研究的问题,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应以规划为核心,流线为主导,各方积极协调,抓住主要矛盾,解决次要矛盾,争取综合效益最大化;(3)合理的导向系统能提高枢纽运行效率;(4)本研究成果可以为综合交通枢纽的枢纽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参考,也可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类似工程的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铁路旅客车站的换乘模式日趋复杂化,便捷地解决旅客站内中转换乘以及国铁与地铁之间的换乘成为大型铁路旅客车站设计的重要课题。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是近年来规划建设的为数不多的省会级车站改扩建工程之一,其国铁站内中转换乘及地铁与国铁之间的换乘设计,对于国内大型铁路旅客站房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深入分析西安站改扩建工程站房功能布局及旅客换乘流线设计,对其换乘模式的设计进行研究,认为西安站结合地下综合交通枢纽设置地下进出站空间的设计思路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体现了新时代铁路客站设计创新的四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目前,中国城市间与城市内混合运行需求已出现,国铁与城轨信号系统是否适应列车跨线运行、互联已成为目前混合运行项目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以城市间线路典型的CTCS国铁信号系统和城市内典型的互联互通CBTC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两者的差异,研究其跨线互联可能存在的方案,探索国铁和城铁信号系统互通性方案。研究结论:(1)归纳总结了国铁CTCS和城轨互联互通CBTC信号系统需求、架构和实现方案的差异性;(2)提出了车载兼容、地面兼容和设备层面互联互通的互通方案并进行对比分析;(3)提出了采用车载兼容、信号显示趋同化的近期互通方案,并探讨远期目标中设备层面的互联互通系统改造方向和内容;(4)该研究成果可为市域、市郊铁路信号系统互通性设计提供参考,为不同制式信号系统的互通性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某大型交通枢纽客流的分析,来优化轨道交通与枢纽的客流流线和换乘功能,从而使各项功能得到优化。结合站点周边交通线路的分析,重点论述改造过程中技术方案的具体优化措施。交通枢纽换乘设计的重点在于:分析枢纽中各类型交通之间的换乘流线,优化换乘距离和换乘高差,预留足够的竖向交通换乘的宽度(扶梯数量及楼梯宽度),同时留有足够的换乘空间。确保换乘功能的人性化、换乘空间的舒适性,为远期预留足够的接点条件。  相似文献   

7.
国内在建地铁车站与火车站、客运站等交通枢纽的结合日益增多,设计过程中存在地铁与枢纽换乘、客流流线组织等重难点问题。在太原地铁1号线东广场站的设计中,地铁与国铁的换乘采用单循环通道换乘,避免地铁、国铁、公交等交通枢纽之间换乘客流的交叉,增大公共区非付费区面积,缓解地铁进站客流的拥堵。并利用Anylogic客流模拟软件对优化前后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发现优化后的换乘方案乘客体验效果好,服务水平高。最后总结地铁与交通枢纽结合设计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后续类似工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主要对沪通铁路常熟站综合交通枢纽地下空间的设计进行分析和总结,简要分析了国铁站房的区位因素、国铁站房与公交、地铁、出租车、社会车之间的换乘关系,以及地下空间各个功能区域的划分形式和预留土建工程的封堵措施,以创造高效、舒适、现代的综合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运输网的不断发展和城市群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的建设,为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旅客出行效率,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存在融合发展的需求。作为保证行车安全的关键系统——列控系统的互通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国内外铁路列控系统互联互通的方案,提出我国国铁与城轨列控系统互通性的方案。研究结论:(1)归纳总结国内外铁路列控系统互联互通技术方案,分析各自采用的技术路线;(2)提出了国铁和城轨线路衔接处设置共管区域,车载设备通过地面应答器完成控制权切换的互联互通方案;(3)提出了车载设备分散式和集成式的两种集成方式,建议前期按分散式方案实施;(4)提出了国铁不同CTCS等级线路与城轨CBTC互联互联的地面应答器布置方案;(5)本研究成果可为国铁和城轨交通列控系统的融合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三维设计在轨道交通建筑中的应用与前景,本文以天津站交通枢纽轨道换乘中心工程综合管线设计为应用研究对象,采用了专项课题研究的方法,对包括项目选择、三维建模、设计流程、碰撞检测等各个环节均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总结。研究结论:通过天津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应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三维设计软件仍需增加功能,方可替代二维设计软件系统;(2)协同工作流程在工作制度制度保障下,比传统工作流程更具优势;(3)本文研究成果可为今后设计、施工及运营中采用三维设计及BIM系统(建筑信息模型)提供实施经验。  相似文献   

11.
上海南站的综合交通换乘系统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详细介绍了铁路上海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布局和换乘系统,包括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公交、出租车、自行车、私人小汽车、长途汽车、社会车辆之间,轨道交通与道路交通之间的各种换乘流线与换乘距离。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上海南站在换乘的布局设计上比既有的大型铁路客站有很多改进,但与国外优秀的交通枢纽布局设计相比仍有一些不足,主要是没有充分利用铁路股道下面的空间进行立体换乘。目前,我国城市交通枢纽尤其是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换乘问题日益突出,而枢纽换乘质量的关键取决于其布局设计方案的质量,该案例的分析结果对我国综合交通枢纽系统的布局规划设计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地铁车站防火灾设计措施的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为地铁车站的防火设计探求系统的方法和对策,深入研究分析地铁车站防灾的设计措施,特别对大型换乘枢纽的防灾设计提出设想与展望。研究方法:结合地铁的相关火灾案例,分析地铁火灾的特点;从站台型式、安全疏散等方面对地铁车站防灾设计进行专题研究,论证地铁车站防灾的对策。研究结果:对不同的车站形式、不同的换乘功能,提出加强防灾设计的对策;对大型综合交通枢纽提出可操作的防灾设计建议。研究结论:地铁火灾危害极大,设计必须高度重视;建议优先采用岛式站台车站,严格按照规范落实防火分隔及疏散要求;大型换乘枢纽的建筑空间应结合下沉广场和出入口通道的设置统一做好消防规划。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针对天津站交通枢纽是集城际铁路、普速铁路、轨道交通、公交、出租和其它交通方式于一身的超大型综合枢纽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阐明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总的设计思路特点,给相关枢纽项目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研究结果:通过对天津站交通枢纽区域客流预测、规模控制、地理及其功能定位、换乘及交通组织流线、工期安排等众多方面的统筹考虑与规划,使得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更趋向于功能的集中性,枢纽的设计更具有便捷性、高效性、经济性、社会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深圳北站交通枢纽功能齐全、接口复杂。结合北站枢纽的建设实践,通过分析交通枢纽各交通功能的建设规模、主次地位和换乘关系,提出"功能布局立体化和流线组织管道化"的设计理念。通过集约化的方式统筹规划建设,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形成功能齐全、运营高效、换乘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自2011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以来,客流快速增长,换乘方便,步行距离短,服务设施齐全,各方评价较高。全面阐述其相关原则、重点、要求和具体措施等设计实践,为其他交通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枢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国铁站房的布局关系为出发点,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枢纽案例进行梳理和分析。重点研究高铁枢纽的发展历程、城市轨道交通对于枢纽重要性的变化、城市规划定位和轨道交通的定位及规划布局的变化、城轨站厅层和国铁出站层的关系,阐述枢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布局、特征、原则和关键因素,并对高铁枢纽发展形势下枢纽内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布局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我国城市的范围和形态已从单一中心城的形式,向城市群以及更大范围的区域性经济体的形式发展。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作为介于客运专线与城市轨道交通之间的新形式,能兼顾运量、速度、覆盖面、通达深度等多种运输要求,其优势已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共识。研究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与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之间的换乘协调,对于指导我国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结论:通过对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旅客流线设计及换乘模式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1)同台换乘、阶梯换乘、站厅换乘、通道换乘、站外换乘及组合式换乘等六种换乘方式需根据换乘客流量及组织形式、各条线路的建设时序及相互关系、车站周边地面和地下空间的城市规划开发要求及其地形地质条件等一系列相关因素灵活选用;(2)可通过设计实现旅客在不同交通方式间的有效集散和安全便捷换乘;(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城际轨道交通系统换乘设计。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客运站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形式也发生巨大改变,原本的交通规划理论和方法不能完全满足未来客运枢纽规划的需求。本文将分四部分重点论述铁路交通枢纽的换乘体系规划。首先介绍现阶段铁路枢纽概况,提出待解决的两个问题。其次通过对日本京都站和深圳北站铁路枢纽的案例研究,归纳总结其规划要点和不足;然后系统论述铁路枢纽交通的相关理论,提出绿色换乘理论的概念及其换乘原则;最后由客流分析、换成体系构成、交通场站布局和交通流线组织四个方面论述换乘体系的具体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天津站枢纽轨道换乘中心地下一层大厅换乘面积约2万m2,可以同时满足乘客在城际铁路、国铁、地铁、出租、公交车等交通形式之间换乘的需要,换乘大厅的夏季空调设计没有现成的标准可以采用。本文通过对乘客换乘模式的分析,以及对各换乘模式下"相对热指标"(RWI)值的计算和比较,确定换乘大厅夏季空调设计标准。研究结论:本文通过对乘客换乘模式的分析,以及对各换乘模式下"相对热指标"(RWI)值的计算和比较,最终确定天津站枢纽轨道换乘中心地下一层换大乘厅夏季空调设计标准:干球温度为30℃,相对湿度为40%~65%;该方法可为其它类似的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目的:现代社会中,交通方式选择的多样性使得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显得十分重要。换乘的顺畅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旅客出行的时间和空间连续性的执行效果,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对建设综合性交通枢纽进行分析研究。研究方法:研究国外几个典型城市换乘站建设经验,分析目前国内换乘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进行梳理。研究结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设计时应遵循各换乘车站地理与功能集中、适度超前、换乘功能与城市功能集中的原则,换乘大厅应体现整体和谐性,体现自动化、信息化、人文化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虹梅路综合交通枢纽由轨道交通9号线漕河泾开发区车站、中环宜山路下立交、9号线控制中心、公交枢纽站、社会停车库等共同组成。介绍了虹梅路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包括总平面设计、立交的交叉节点设计、公交枢纽的交通组织设计、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地下社会停车库与轨道交通及公交车的换乘等。通过合理规划,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公交、社会车辆的快速便捷换乘,实现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目标和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