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许绍兴 《铁道货运》2010,28(2):31-35
在分析优化丰台西站贷检作业的意义和技术保障的基础上,从改进劳动组织、再造贷检作业流程、建立货检作业信息新流程方面提出了优化丰台西站货检作业的方案,最后总结了方案可进一步提高丰台西站货检安全保障水平、经济效益和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货检作业以人检为主、劳动强度较高、人身安全隐患较大,难以有效保障货检作业质量的问题,在阐述铁路货检作业现状的基础上,对既有视频监控设备进行分析,研发货检视频智能报警系统,实现视频实时监测、影像智能识别、隐患自动报警。通过对货检作业智能化的实现,以江村站为试点,探索货检作业新模式,即到达作业全部机检,出发作业尝试机检模式。随着视频智能程度不断提高,不断拓宽机检范围,逐步推广,并持续深化,推动货检作业大变革,实现"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3.
货检作业是保障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的重要作业环节,为进一步提升货检作业效率及安全水平,在分析铁路货检作业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实现信息对称为目标,提出以信息流程优化设计、作业岗位优化设计、业务流程优化设计为主的智能货检作业模式优化设计;探讨铁路智能货检关键技术支撑,利用北斗卫星定位服务构建以人员定位为核心的主数据链,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人检与机检作业融合,研究系统接口、图像智能识别、作业行为安全防控等关键技术,为铁路智能货检作业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铁路货检管理是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和货物安全的重要环节,是铁路货运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传统人工货检作业方式货检员劳动强度较高,而且难以充分识别出所有问题项点,不能有效提升货检作业效率。针对该问题,结合货检管理和作业方式现状,从设备保障、信息支撑、规章依据、专业强化、环境改善、试点探索等方面,对优化改进货检作业条件进行分析,以确保安全为前提、提高效率为目标,提出由"人检为主、机检为辅"转换至到达作业"机检为主、人检为辅",出发作业"人检为主、人机结合"的方式,以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货检作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铁路货检管理是确保铁路行车安全和货物安全的重要环节,是铁路货运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传统人工货检作业方式,货运检查员劳动强度高,且难以充分检查出所有问题项点,不能有效提升货检作业效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现状,本文从设备保障、规章依据、专业强化、环境改善等方面,对优化改进货检作业条件进行分析,提出了以"人检为主、机检为辅"转换至到达作业以"机检为主,人检为辅",出发作业以"人检为主、人机结合"的方式,进而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货检作业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罗毅  蔡庆  白云  孙钢 《铁道货运》2013,(2):4-7,35
针对货检站安全集中监控系统技术升级的需求,初步实现利用机检信息建成直观的生产指挥界面,车辆状态自动评判辅以人工确认,无预确报情况下的货检作业指挥,高清图像车门自动识别,系统自动扣车功能,具备各级管理人员检查功能,与手持机现场货检作业信息同步,基础信息维护车站化等功能,达到了减轻贷检员工作量,提高货检作业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货检站作业模式相对落后、各信息系统和检测设备相对独立等弊端,对货检站的技术条件、数据源和功能需求进行分析,论述赏检系统建设的总体方案,详细介绍阶段计划和综合预警的实现技术.系统实现了货检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优化了货检作业流程,提高了货车不良装载的发现率,使货检作业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8.
赵楠  李亮 《铁道货运》2010,28(7):30-33
针对传统货检作业模式存在的问题,丰台西站与有关单位合作研发了货检手持机系统,并投入到现场货检作业中。该系统包括SCDMA无线网络、货检手持机、相关作业和管理软件3个部分,具有无线网络传输、信息自动录入、移动通讯等功能。通过丰台西站新旧货检作业流程的对比,阐述货检手持机系统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货检作业流程,实现了货检作业指挥一体化、作业过程控制化、信息传输可视化、作业无纸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聊城北站货运检查安全集中监控系统的构成、设备组成及主要功能。济南铁路局采用该系统后,实现了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分层管理、流程优化,货运安全得到加强,货检效率明显提高,作业组织有效优化。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对编组站货检安全集中监控系统功能需求及作业流程进行分析,研究货检系统信息管理和作业平台的搭建,整合超偏载检测监控系统、轨道衡计量监控系统、超限检测系统、综合视频监控系统,同时与编组站综合集成自动化系统信息共享,完成编组站货检综合性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结论:贵阳南编组站货检系统的实施,实现了编组站货检作业集中调度、集中管理和集中处理;通过创建货检作业新流程,实现货车从进站到出站全过程动态追踪,实时监控;实现编组站货检作业的科学化和信息化管理,为铁路货物运输安全提供了保障。根据贵阳南编组站货检系统设计的实施,表明设计方法可行,它适用于新建或既有编组站改扩建货检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铁路发送散堆装货物运量较大,极易发生散堆装货物撒漏问题,造成击打列车、损坏铁路沿线行车设备的安全事故。为保障铁路散堆装货物运输安全,以北京局集团公司为例,阐述散堆装货物运输及防撒漏措施,针对散堆装货物运输存在的撒漏问题,从人员、车辆、作业方面深入分析散堆装货物运输撒漏的原因,有针对性地从改进作业标准和流程、提高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严格安全监督检查和考核等方面提出改善散堆装货物运输撒漏的对策,以减少因散堆装货物运输撒漏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不断提高铁路运输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铁路编组站减速顶设备巡检管理“数据无序”的现状,提出构建铁路编组站减速顶设备巡检管理系统的基本思路,以铁路编组站减速顶设备巡检的流程为走向,与工作流技术相结合,通过B/S网络结构,设计研发了铁路编组站减速顶设备巡检管理系统,实现铁路编组站减速顶设备巡检管理的实时监控性、历史记录性、统计分析性、故障预警性和设备管理的可预测性,提高了铁路编组站减速顶设备巡检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保障了调车作业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给货检站带来的新问题为切入点,对加强标准化货检站管理进行探讨,提出强化货检安全管理基础、严格货检作业卡控和运用先进的科技设备3个关键点,最后给出了提高货检安全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江茹 《铁道货运》2011,29(7):31-33,50
柳州南站是南宁铁路局路网性贷检站,主要担负着湘桂、黔桂、焦柳线到发列车的贷检工作。柳州南站采用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通过统一的数据接口,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将柳州南站与贷运安全有关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整合,做到贷运安全信息与行车实时信息的融合和系统资源共享,形成一套共保贷运安全的监控系统,提高了贷检安全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货车装载安全状态监测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货物装载尺寸是否超限,货车车门的开闭状态直接影响到货物列车的运行安全.为此铁科院铁建所研制了货车装载安全状态监测系统.系统能够测量得到车辆的轮廓尺寸,监测车门开闭状态,并能正确识别车序.系统还能将得到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商检等货运监管中心,供多用户查询.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并与现有的其它一些技术方式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蒋诗云 《铁道货运》2020,(3):40-44,49
随着客户运输需求的多样化升级,采用铁路混装货物装运模式在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吸引多样货源等方面相较于单一品名装运显示出一定的优越性,同时混装货物装运面临的安全压力相较于单一品名装运出现骤增。为保障铁路混装货物装运安全,在阐述混装货物装运特点及安全控制要点的基础上,从"人防""物防""技防"3方面构建混装货物装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铁路混装货物装运安全进行评价,通过实例验证该评价方法的实用性及有效性,为铁路混装货物装运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TB/T3073--2003《铁道信号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制》、TB/T3034--2002《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规定了铁路信号控制系统中信号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试验项目。在检验中,设备制造商与检验部门对电子设备通信端口是否进行抗扰度试验有不同理解,设备制造商在是否选择电磁兼容试验项目也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不明确试验项目、严酷等级、判据级别测试的信号电子设备产品在使用后出现抗干扰性能下降、辐射量超标等问题,导致电子设备工作不稳定,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在铁路信号电子设备实际使川的基础上,分析了信号电子产品电磁兼容试验应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中俄贸易中口岸站轨道衡检测的法律和技术依据,介绍中俄口岸站宽轨道动态轨道衡检测的现场计量方案和检测过程,提出中俄双方应该进一步完善检测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的提高,建设规模的扩大,“四新”技术得到推广和应用.这样以来对现场施工采用的检验试验标准和方法及检验试验管理工作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要求,满足建设工程检验试验工作的需要,铁建设[2006] 113号文中关于检验试验费的费率,已不符合目前现场施工检验试验工作的实际.为此,此文以实际测定资料为基础,分析检验试验相关费用内容及组成,计算检验试验相关费用占工程建安费的比例,再通过分析与研究,提出编制检验试验费的方法和相关建议,为合理确定检验试验费用标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