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评价汽车座椅泡沫坐垫舒适性的物理特性指标和体压分布指标,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体压分布能综合反映坐垫的舒适性,而物理特性则为坐垫材料的选取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泡沫坐垫舒适性设计和评价中,宜综合使用上述两种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舒适性越来越成为广大汽车消费者的关注点,同时提高舒适性也成为各大车辆制造厂家研发设计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汽车座椅坐垫悬簧的相关设计要点,通过坐垫悬簧的结构形式、材料、设计细节等方面来分析坐垫悬簧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找出基于舒适性的最佳的坐垫悬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进行姿势调节(包括坐垫调节和靠背调节)的效果,综合采用了体压分布测试手段和主观评价方法,研究了调节方向、调节幅度和调节频度的影响。坐垫调节实验和靠背调节实验的结果表明,向前调整坐垫能显著提高驾乘舒适性,尤其是手臂、下肢等末端的舒适性;向后调整坐垫效果不明显。向前调整靠背能够在整体上提高人体舒适性,但是臀部的舒适性会下降;向后调整靠背效果不大。就本文中选取的调节幅度和频度,对坐垫调节效果和靠背调节效果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汽车座椅是汽车舒适性的重要保障。文章通过建立座椅的骨架模型,利用ANSYS Workbench(AWB)中的静力学模块,得到了对靠背、坐垫以及头枕的有限元分析。针对座椅靠背连接件(即头枕、背靠和坐垫)仿真结果表明:座椅各部分的结构强度符合要求,座椅的安全性能能够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5.
对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的探讨与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分析了现行国家标准GB4970-1996<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与国际上通行的人体振动评价标准ISO2631-1997的区别.通过道路试验测量了驾驶员坐垫、靠背和脚部的平移振动以及坐垫的旋转振动共lO个方向的振动.分析发现汽车中人体振动的峰值因子一般小于9;而按照GB4970和ISO2631的试验数据对比表明,GB4970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人体振动.分析各方向振动所占的比例发现,坐垫垂向振动、靠背前后振动和坐垫侧倾振动影响最大.最后提出了对汽车平顺性评价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于幼龄儿童来说,儿童专用的自行车挂车无疑是一种最合适的交通代步工具。据介绍,带有可调式车篷的这类自行车挂车,活动空间较大:当随车儿童感到身体疲倦或无聊时,此时,其就可在车上舒舒服服地打个盹,养养精神,或伸伸腰,舒展一下身体……此外,上述自行车挂车坐垫相当柔软,加之车上装有车篷,因此,随车儿童坐在车上则就颇感轻松、舒适,而且也不会受到风雨的侵袭。  相似文献   

7.
《汽车杂志》2007,(5):I0059-I0059
现在离夏天近了,可市场永远比消费者要先知先觉,而比市场更先知先觉的应该是身体内一些无法控制的燥热因子。凉垫——这个最直观的装备,伴随着与清爽有关的图形,带着本身的冰凉温度,加上用品商们研发的各种材料,席卷而来。五月,抛弃那些华丽的羊绒坐垫吧,用精编的凉垫迎接等不及的清凉。[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 车型:进口2012款起亚汽车霸锐,配置3.8L发动机. 行驶里程:950km. 故障诊断:客户将车辆开到我店报修驾驶员座椅不能够前后滑动.起亚霸锐车型的驾驶员座椅配置的是8方向可调节电动座椅,这8个方向分别是座椅的前后滑动,座椅坐垫前部的上下调节,座椅坐垫后部的上下调节和座椅靠背的前后倾斜调整.而为了实现电动座椅这8个方向可调节的功能,座椅内部装配有4个电机,每个电机控制两个方向,其中座椅前后滑动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坐垫前部上下调节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坐垫后部上下调节共用1个电机控制,座椅靠背前后倾斜调整共用1个电机控制.  相似文献   

9.
家长可以根据儿童身材的实际情况,选择儿童安全座椅或儿童安全坐垫两种不同的儿童约束装置。在结构设计上,儿童安全坐垫相对比较简单,与成人安全带结合使用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舒适座椅形面的造型和尺度特征,基于体压分布指标与舒适度量表评分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分析了静态坐姿条件下,座椅靠背和坐垫形面特征与人体关键部位的舒适度影响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座椅靠背和坐垫形面人机优化设计建议。体压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座椅压力分布SPD值仅反映压力分布均匀程度,但在形面几何构造复杂的情况下,不能表征靠背或坐垫的整体舒适度;圆形压力梯度G_C值不受坐垫形面变量因素的影响,能有效表征人体坐骨结节处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阿布 《当代汽车》2007,(6):82-83
夏天真是个恼人的季节,虽说坐在自己的爱车内没有受挤公车的痛苦,还有空调可以享受,但是坐久了总觉得不舒服,说到底其实就是座椅惹的祸车内的真皮座椅虽说提升了整个爱车的档次.但是始终不适合久坐,所以许多车主一般都会选择在夏天加上一个坐垫,一来可以保护真皮的座套,二来坐久了也不用感觉太难受、不过.这坐垫用着舒服,装就不那么容易了,许多车主都是选择去汽车美容店安装,可每次都要为装个坐垫专门跑一趟也太不划算了,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讲如何自己动手装坐垫、[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汽车座椅坐垫的安全性,对坐垫刚度前后一致和前高后低的两款座椅进行了台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坐垫刚度前高后低将会造成乘员骨盆发生"二次碰撞",导致乘员的胸部加速度幅值和压缩变形量增高,颈部张力增大,同时带来安全气囊触底风险,最终造成乘员上半身的伤害相应加重。因此在选配座椅时,应尽可能选择坐垫前、后刚度接近的座椅。  相似文献   

13.
正在展示面积达15万㎡的中国展里,各种有特色的产品随处可见。这些特色产品,代表着自行车行业技术发展的新方向。本文遴选了其中的一部分,带领读者朋友们从产品再看中国展。1ISM是一个来自美国的知名的坐垫品牌。图中展现的3款坐垫分别属于ISM产品中的PS系列和PN系列。它们的差别在于:PS系列(PERFORMANCE SHORT)专为铁人三项运动、自行车计时赛及场地赛设计,该系列坐垫短小轻巧,所用的垫料也较小;PN系列(PERFORMANCE NARROW)专为公路赛、铁人三项运动、自行车计  相似文献   

14.
本文旨在研究正面碰撞中座椅参数对乘员保护效果的影响。首先依据某一轿车副驾驶员座椅相关尺寸设计了简化的台车约束系统试验装置,建立了带Hybrid III 50th假人的约束系统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台车试验验证了其有效性。接着采用最优拉丁方试验设计和Kriging模型,对座椅前后位置、坐垫高度、坐垫倾角和靠背倾角等4个参数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正面碰撞时座椅的最佳参数:座椅从中间位置向后移动111.5mm、坐垫高度56.99mm、坐垫倾角22.76°、靠背倾角29.33°。最后,基于座椅最佳参数再次进行仿真的结果,加权损伤指标降低了15.77%。  相似文献   

15.
我们大部分人总是把随身物品装入载水背包中,但有些骑手不喜欢载水背包的笨重,而是使用水壶和能携带工具、备用品的坐垫包。为这些骑手而设计的Arkel坐垫包售价为29美元。  相似文献   

16.
<正>(接上期)(3)保险公司获得的利益随着中国汽车业的发展,由于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在操作性和舒适性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深受广大车主喜爱,所以装备自动变速器的车辆数量快速增长。在保险公司理赔业务当中,涉及到自动变速器理赔的屡见不鲜,但是自动变速器科技含量极高,结构复杂,所以在理赔时会碰到许多变速器专业的困难,如原厂零件的鉴定、不同年款的差异等。目前跟汽车生产厂直接签约合作的自动变速器维修企业很少,通常保险公司咨询到的价格已经是流通过几次的零件价格,往往询价各项零件价格后发现,合计的金额竟比再制造总成的价格还要高,再制造产品的优势就很明显了。三、自动变速器绿色维修举例  相似文献   

17.
的士速递     
“猜猜这是什么?”吴伟递给我一个硬盘般的金属盒装置,提示我这是汽车的一个零件,并让我注意零件铭牌里的箭头标志。这是我们坐在吴伟的办公室里跟他聊天、说到汽车时的一幕。汽车在吴伟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既是他的专业,也是爱好,更是职业。虽说汽车类的机械我也曾亲手拆装过,但接过吴伟递过来的零件,却实在是一点儿也不眼熟。  相似文献   

18.
黄凤娟 《人民公交》2017,(11):87-87
李乐刚是一位苏州公交车驾驶员,他的公交车有一点'特别',有爱心雨伞、有棉坐垫、还有旅游地图,登上车,扑面而来是暖意。4年前的冬天,考虑到车上的座椅很凉,乘客坐上需要半天才能暖和过来,他由此萌生了安装坐垫的念头,受到乘客广泛好评。从这之后,李乐刚不断主动升级他的乘车服务。看到雨季时很多乘客忘记带伞,他又自费买来20把雨伞,每天挂在公交车两边的扶手上,  相似文献   

19.
冲破束缚     
《汽车与运动》2012,(1):166-169
“天台山”杯中国汽车用品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选登汽车用品行业是充满鲜活生命力的新兴行业,除了传统、常规的一些如坐垫、靠背等汽车用品外。  相似文献   

20.
韩军 《城市车辆》2006,(4):44-45
本文简述了人体座椅系统的理想频响特性,利用道路随机激励作为输入对客车乘客座椅座垫的频响特性进行了试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座垫的固有频率在人体敏感频段和悬架固有频率之间,但略高于理想值。建议适当减小座垫刚度,以进一步改善坐垫的动态舒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