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行车虽然不是中国人的发明,但是中国人却将它规模化。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城市,还是乡村小径,都能看见自行车的身影。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自行车逐渐从原来的代步、运输工具演变为健身休闲的工具,同时也酝酿出独特的"自行车文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中国。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史,自行车已经是一个在技术上非常成熟的产品,也是全球范围普及化程度最高的交通工具。在经历了汽车热潮的洗礼后,自行车文化一度成为城市交通工具里的细微分支,变得无足轻重起来。不过时尚的车轮是不断旋转的,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自行车慢慢地因为环保、健康与时尚,重新成为潮流热点,产生了大量新的消费群体和消费理念,以及新的自行车产品设计理念。在自行车产品因城市化的推动而重新成为热潮的同时,大量全新的基于自行车与城市文化的周边产品被设计出来,让城市自行车从单品,变成一个整合了大量周边的系统化的潮流文化核心。这个巨大的潮流系统,催生了很多新的技术、理念、品牌,吸引了大量设计师力量,逐渐形成了一个较为独立的设计体系和产业。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互联网应用在中国的深入普及,"电子商务"早已不是一个新鲜字眼。当物流、支付、诚信等主要瓶颈被相继打通之后,电子商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更是势不可挡,近两年"双十一"网购的火爆场景即是明证。在电子商务一路高歌猛进之际,汽车零部件行业也试图依托这一新兴商业模式,将产品和服务延伸至市场终端。然而,囿于产品体验性不足、线下服务支持力度不够等多种因素,零部件行业开展电子商务的前景比恼人的雾霾还要朦胧。直至2013岁末,市场才传来各大汽车零部件企业密集试水电子商务的消息。于是,这股发端于互联网10多年的电子商务风潮,总算在汽车零部件市场掠起波澜。  相似文献   

4.
<正>今天讲到的这支车队,不仅是一支"豪门"车队,更重要的是,它的成功故事堪称上世纪80年代职业自行车竞赛发展的典范。关于它的故事也是在整个自行车运动里最经久不衰的。它甚至影响到了骑行服的图案及有关自行车潮流的美学标准,也提高了赞助车队的自行车品牌对器材发展的价值和影响力,堪称一个时代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5.
正电商的出现是时代的进步,说骓驰的网络营销走在了行业前列,还因为骓驰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一体化,即零售价统一、服务统一、维修统一、俱乐部统一。自行车行业触"网"是市场的必然选择。网购,早已不是新的话题,便捷、迅速、性价比高是其最重要的优势。现在,自行车产品也开启了线上销售的时代。相比较而言,新进入市场或者处于渠道拓展中的品牌在电商经营方面更加灵活。线上销售,代表了自行车销售的新渠道,也是未来市场开拓的重点。本刊邀请骓驰介绍他们在探索电商经营道路上的经验,供读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受道路、环保和经济的制约,汽车消费并不是老百姓出行的首选,而如今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项。作为一个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2亿辆,近几年来年产销量仍然保持在3 000万辆规模的产业,电动自行车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仍旧突出,低端化、同质化的市场竞争格局也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所以,行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面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动自行车产业在其布局、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7.
张筱梅 《专用汽车》2014,(12):40-42
"双十一"刚刚过去,网购的狂热在巨大的交易额面前显露无疑,高达570亿的交易额再次刷新了2013年350多亿元的成交纪录。与2013年相比,2014年的线上交易揽件数量也将近翻了一番,达到2.78亿件,而2013年为1.52亿件。电商的迅速崛起有目共睹。从早先几年网购仅仅是年轻人购物的天堂,到如今的全民皆兵,网购已经成为百姓购物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相应的,我国快递业的发展也因为电子商务而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8.
<正>工业4.0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生产的一种趋势,也是我国工业发展的方向,一些优秀的台资自行车企业紧跟这种潮流,将自动化生产列入自己的目标,经过努力,使产品自动化生产成为一种常态,大大减轻了对劳动力的依赖,提高了生产效率。久裕市场需求量增长,自动化为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秉承"品质第一,顾客至上"的服务宗  相似文献   

9.
"智能化"是电动自行车产业的发展方向,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升级也成为了行业的共识。本文详细阐述了电动自行车产品智能化现状,分析了电动自行车产品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并对"智能化"的研究延伸到整个电动车产业,包括电动车制造领域,电动车服务领域,电动车检测领域。本文还基于"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设想电动车"互联网+检测"技术云服务平台,并对其可行性进行调研。  相似文献   

10.
自行车装配的技术门槛很低,只要准备好基本的工具,稍加练习,大多数人能很轻松地上手操作。因此,很多骑行爱好者会选择自行购买零部件"升级"爱车,自主"升级"的爱车不仅更个性化,费用也比购买同等配置的新整车便宜得多。自行车"DIY"(自己动手制作)市场也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步形成与扩大。例如在某知名网购平台,随意搜索某一种自行车零部件,就有上万个选择项,消费者能较为轻松地选择购买自己所需的配件。"DIY"市场的形成与扩大,直接为零部件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为网络购物提供了良好平台,吸引了多层次人群的消费。本文分析了农村网购业态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农村网购业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UCC+智能骑行系统由UCC和TOPEAK(极点)共同打造,该系统将UCC运动自行车卓越品质和PanoBike骑行数据平台完美整合,依托"骑行大数据"全面提升骑行运动体验。2014年4月13日,第24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简称"中国展")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序幕。此次展览会聚集了众多国内外一线自行车品牌及零配件厂商,技术创新、资源整合成为未来自行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借2014"中国展"契机,运动自行车骑行潮流引领者UCC携手世界顶级自行车零配件公司TOPEAK(极点)共同发布了双方合力打造的UCC+TOPEAK PanoBike智能骑行系统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共享经济大热,共享单车这一新生事物发展迅速,已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共享单车的"红火"既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特征,也反映了大众对"最后1 km"出行交通工具的巨大需求,同时也与自行车行业的自身努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4.
10月18日,中共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发布,国家"十二五"规划已箭在弦上。未来五年,创新、品牌、开拓新市场、节能减排等将继续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词,而加速转型升级则是中国企业的首要任务。十二五"规划在考验政府智慧的同时,也在考验着我们行业的智慧。中国自行车产业不是"夕阳"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在行业协会的引领下,在企业家的努力下,中国自行车产业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人群的关注。在刚刚召开的第28届中国江苏国际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交易会上,中国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马中超先生就电动自行车下乡谈到了机遇和挑战,谈到了"十二五"规划对行业的影响,值得全行业思考。讲话全文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电动自行车集小巧灵活、方便快捷和经济实惠等特点于一身,赢得大众青睐,成为短途代步的最佳工具之一。截至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突破两亿大关,已经成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出口大国。"井喷式"增量的背后是行车秩序混乱、交通违法增多、交通事故频发等交通安全问题。电动自行车确实改变了传统的交通方式,为大众出行带来了方便,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同时也给道路设计、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因顺应于休闲运动与环保节能的潮流,自行车与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许多欧洲国家正在推行这种绿色的交通方式,并有针对性地制订新的标准或者分类甚至确保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素有"自行车大国"之称,20世纪9 0年代以前,自行车是国民的主要代步工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行车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单一的代步工具逐步成为了低碳生活的"代言人"。近几年,中国政府积极倡导绿色健康的低碳出行方式,中国自行车协会也相应举办了一系列绿色出行主题活动为之助力,推动了我国自行车骑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丰富的电动车家族,不仅仅为出行提供更多选择与便利,在互联网加速发展的当下,也成为物流、邮政、外卖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生产资料,并对缓解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起到积极作用。对电动自行车如何兼顾出行效率与交通秩序成为各方争议的焦点。在国外电动自行车虽然未像国内这么普及,但管理严格,值得借鉴。欧盟所谓不需要驾照可合法上路的电动自行车指的是  相似文献   

19.
正自行车诞生于18世纪中期的欧洲,19世纪中后期中国首现自行车于沪上,新中国诞生后自行车逐渐开始成为国人的主要代步工具,并一步步迈向"自行车王国"的地位。"自行车王国"当之无愧的"王牌"便是上海自行车厂的"永久"牌自行车,从上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笔者作为其设计者和亲历者之一,见证了她标牌和产品设计的发展、演变、转型,并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在文中将做首次公开,以飨一线设计人员和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正>低碳、环保、健身成为时尚潮流,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自行车运动是追逐此潮流的最佳选择;今天,自行车运动以活力、健康、休闲的形象,正在吸引世界各地的人们投入到享受自行车所带来的轻松自在、健康安全的生活中来。引领骑行文化,倡导健康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