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海峰 《交通科技》2013,(Z1):98-101
以苏州为样本,简要剖析了当前国内外发展慢行交通的现状和经验,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们的出行方式及出行需求,特别提出"沿水、沿城、沿景、沿街、沿路、沿轨"的思路,打造独具苏州风味的慢行交通。同时,前瞻性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慢行交通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城市道路,还要考虑"进城"公路、其他公路和水上交通,从全社会、全路网、综合交通的角度来统筹思索慢行交通的规划、布局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以兰州市中心四城区为例,针对兰州市地形狭窄高差起伏明显、用地紧张、交通组织困难、现有慢行交通系统不完善等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公园城市理念为导引,分区、分级梳理慢行交通系统症结,市内四区与市外协同郊野联动构建慢行交通大系统;从慢行道路控制、慢行驿站系统、慢行指示系统等方面为侧重点进行分析建设.系统化构建绿色、低碳、高效的慢行交通运转体系,继而通过慢行系统联系公园城市各功能区块,激活城市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使慢行交通系统承担更多的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3.
上海新一轮规划着重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强调城市建设的宜居宜业。慢行作为承载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出行方式,在提高人居生活体验、促进城市和谐发展、助力绿色低碳生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一轮城市规划中,对应上海中心城和新城不同的发展现状、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结合相关导则、规范的要求,提出适应性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方式及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的慢行交通发展案例可为我国慢行交通发展提供参考.国外以哥本哈根、荷兰、日本、巴黎、纽约为典型,分别从自行车系统、结合站点的自行车停车设施、公共自行车以及步行街道设计导则方面为侧重点进行分析;国内以杭州、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为典型城市,从公共自行车带动、设计导则与系统规划指引、新型公共自行车模式、绿道模式、站点发达的步行系统为侧重点进行介绍.得出需要立足自身特色、进行慢行交通政策评估、重视慢行交通对公共交通补充功能以及与城市设计导则相结合的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拥堵,城市头号顽疾;出行,难以言说的痛。这一切让人们的目光再次投向了自行车,以发展的目光重新审视看待自行车出行并身体力行已成为当下的共识与时尚——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出行者所选择的出行方式,考虑城市公共自行车与共享单车的各自特点,建立了政府与出行者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并进行了模型平衡点的计算以及不同参数下演化过程和演化稳定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所建立的演化博弈模型存在多个稳定点,其中政府加强自行车管理的策略对出行者出行方式的演化趋势起着促进作用.并找到符合实际情况的稳定状态,即政府加大对共享单车的管理和引导,营建良好的出行环境,出行者会选择共享单车出行.最后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以加强对共享单车管理,促进共享单车与公共自行车协同发展为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高密度交通流状态下,车辆行驶的自由度下降,相互影响逐渐增大,主要以跟驰行驶和换车道行驶为主。事故统计表明,高密度交通流状态是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行车动力学原理和车辆运行特征,分别构建了跟驰行驶和换车道行驶的安全约束条件。根据不同交通状态下车辆安全制动的加速度,初步建立非线性的行车风险评价模型。借助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对某山区高速公路路段进行模拟实例分析,能有效地反映高密度交通流状态下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慢行交通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为主体的绿色交通。以常州市为例,解读了常州市慢行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常州市慢行交通的发展战略目标。分析了常州市慢行交通的实施案例,希望通过实践来引导城市慢行空间及慢行网络的建设,满足居民安全慢行、舒适慢行、健康慢行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慢行交通系统指的是把步行和自行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除对交通带来的影响之外,慢行这一理念对于城市公共生活、空间环境质量也有了更高程度的要求。慢行交通的驱动主体是人。相对快速的汽车而言,人作为主体的慢行交通对于构建整个城市的友好环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不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到何种水平,慢行交通均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中鼓励与支持的。慢行交通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出行,它更是城市活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慢行交通是实现人与人面对面身心交流、城市紧张生活压力的释放、城市精彩生活感受的最基本且不可或缺的活动载体。  相似文献   

11.
九江市庐山区灰岩地层岩溶发育,易引发地质灾害。高密度电法是较新的物探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找矿中;在灰岩分布区勘察第四系土洞、岩溶、断裂等,具有独特优势,能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人本位的慢行交通在市政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行交通作为绿色交通的一部分对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市政建设过程中应该予以高度重视。该文通过分析慢行交通在规划、设计及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存在的几点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采用人本位的理念、合理配置道路资源、改善道路辨识条件、完善过街设施的时空布局,以及提高慢行环境的安全舒适度等具体的措施,用以完善慢行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复杂功能区如何实现慢行交通规划进行分析研究.以某城市非通过性道路进行慢行交通理念下的重新规划改进为例,采用车流量数学模型理论,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过能力进行计算,通过压缩机动车道宽度、增加潮汐车道、拓宽非机动车道等方式优化非机动车挤占人行道的状况.改进完成后,该道路的实际通过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社会调研发现,民众对该道路的交通状况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14.
2015年,在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基本形成骨架的基础上,武汉市提出"让城市安静下来"[1]的城市建设新理念,力推慢行交通建设。阐述武汉市慢行交通的特征,从面层、线层、点层三方面总结了武汉市慢行交通体系构建和示范项目建设的经验和实施效果。对持续推进慢行交通建设提出了4个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城市常规公交与慢行交通系统特点的基础上,为解决从出行起点到公交车站“最后一公里”问题,利用慢行交通系统衔接常规公交,汇集城市道路网末梢的客流,缩短“最后一公里”的换乘时间;通过对“最后一公里”换乘时间的分析,建立乘客平均候车时间模型,为确定公交车发车间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东京,道路不堵车绝对是假命题,但东京上下班时间不堵车却是真的。这个人多、车多、地少和路窄的城市,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这便要归功于日本政府对于私家车和公务车实施的相关政策。征收高额税费调节小汽车出行对待汽车交通,日本东京的基本政策导向是既不限购,也不限行,但会通过相关政策让小汽车持有者尽量不用或少用私家车。持而不用私家车也是东京不堵车的奥秘之一。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产业省于9月2日联手相关摩托车企业、行业团体和地方自治体在三重县铃鹿赛车场举办第一届BIKE LOVE FORUM(BLF)in铃鹿论坛。论坛主旨为向世界传递无国界的极品摩托车。论坛上,与会的摩托车厂家、销售方和相关社会团体围绕社会对摩托车的认知与接受、摩托车如何与步行者及其它交通工具共存、摩托车的未来等议题展开讨论。通过摩托车论坛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推动无国界的摩托车文  相似文献   

18.
陈杰 《轿车情报》2011,(12):180-183
谈到日本车,你会怎样去概括它们的特点?经济性、人性化还是高性能?细想之后,你会发现日本人几乎把所有能在车上表现的特点体现在不同车型中。但无论怎么发展,小型车在日本还是最受欢迎的产品,这与日本的国情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王琴  郝琳哲 《公路》2024,(1):212-218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伴随而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建设低碳城市、倡导绿色出行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绿道慢行系统在规划绿色交通网络、营造低碳生态环境等方面与低碳城市相契合。基于对低碳生态理念的解析,分析了绿道慢行系统的低碳生态设计策略,并以武汉东湖绿道为例,从构建绿道生态网络、连接慢行交通系统、营造舒适慢行空间、建设人性化服务设施、打造智慧游览体验等5个方面对东湖绿道的低碳生态理念进行了诠释,探讨了绿道慢行系统低碳生态设计方法,以期能为绿道慢行系统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城市功能以及规划探讨为基础。对未来城市立体人行交通的功能定位,设计分析、现状分析来对未来慢行高架系统的整体设计进行探讨。从城市规划、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城市景观等方面对慢行高架系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