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连接箱同轴度超差、弹性联轴节动平衡超差、穴蚀与剥离,以及其他因素,分析DF型机车柴油机碾瓦故障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某动车组牵引电动机传动端盖加工过程极易产生超差变形,本文分析了其在加工过程中尺寸超差、形位公差不合格的内在原因,通过合理编排工艺过程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城轨车辆齿轮箱跑合试验振动的合格率,对试验台振动超差原因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对试验台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处理后,城轨车辆齿轮箱跑合试验振动超差率大幅降低,生产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时,跑偏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造成跑偏的原因很多,例如同一台起重机两侧主动车轮踏面直径的偏差过大、分别驱动时两侧电动机的转速差过大、两侧主动车轮的垂直偏斜超差、主被动车轮的水平偏斜超差以及大车运行轨道的同一截面高低差超差等,尤以主被动轮的水平偏斜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针对武汉轨道交通4号线车辆试制中出现的车体尺寸超差的问题,对尺寸超差原因和车体焊接工艺进行了分析,从车体组焊工装设置、焊接顺序等方面进行了工艺改进和验证.为建立一种使用内藏门的微鼓型断面B型车体制造平台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DF11G型机车轴箱体的加工工艺分析,总结了DF11G轴箱体机加工过程中存在的154-0.415 -0.515mm开档尺寸超差质量问题,提出铣削加工工艺、测量误差是导致154-0.415 -0.515mm开档尺寸超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李振国 《铁道车辆》2003,41(12):43-43
验收装用转K2型转向架的落成车辆时,经常发现旁承间隙超差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与钢结构上旁承下平面与上心盘下平面的平面度和距离超过规定要求、下旁承上平面距下心盘上平面尺寸超差以及落成时不恰当地调整垫板等有直接关系外,笔者认为在设计上也存在着值得商酌之处.即双作用弹性旁承设计尺寸的不确定性也将导致落成车辆的旁承间隙超差.  相似文献   

8.
动车组用密接式车钩托座在四、五级检修过程中,车钩托梁组成中的导筒及托架弹簧箱中的导套磨损导致装配尺寸超差,该两大部件因尺寸超差出现大量报废。文章研究用简单的冷加工工艺割去导筒与导套,配以新件重新焊接,达到原形修复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针对高速动车组电机轴承盖温度传感器安装孔及内、外斜孔的位置尺寸和角度超差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改进轴承盖传感器安装孔及内、外斜孔的加工工艺,设计制作轴承盖传感器安装孔位置尺寸防错检测工装,保证了轴承盖的加工质量,满足了温度传感器的装配要求,解决了轴承盖传感器安装孔及内、外斜孔位置尺寸和角度超差的工艺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地铁短枕式整体道床曲线段出现的钢轨伤损、轨底坡超差、钢轨异常波磨、车内噪声超标等问 题,从调整轨道几何形位、恢复轮轨正常接触状态角度出发,开展轨底坡调整设计研究,制定线路线型优化精调 改造方案。首先,开展曲线段短枕式整体道床轨底坡超差测试,结果表明超差率超过 95%。其次,通过建立车 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分析轨底坡对轮轨接触关系及对钢轨磨耗的影响,根据线路轨底坡超差分布情况,开展轨底 坡调整和高密度聚乙烯轨下调坡垫板设计研究。最后,通过“调参数、保稳定”方法增大曲线范围扣件横向刚 度,并调正轨底坡,轮轨接触及轨道横向刚度显著改善。轨底坡调整前后,钢轨、道床、隧道壁振动加速度均有 所下降,光带趋中改善,钢轨横向位移峰值特征值降低 20.51%,隧道壁振级降低 4.8 dB,车内噪声在 630 Hz 主 频段降低 9.52 dB(A),等效声压级降低 6.74 dB(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