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城市轨道线路的开通运营,常规地面公交线路也需要不断地调整来满足变化的客流需求. 提出单条公交线路调整方案的预评估流程及方法,包括从客流均衡性、设施供给平衡性、线路几何合理性以及线路之间协调性等准则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调整方案的综合评价. 对撤销方案进行预评估实例分析及实施后的效果分析. 结论可以为公交运营企业是否实施该方案以及为政府管理部门审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断变化的公交出行需求和提高公交运营效率,本文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公交网络动态优化调整方法——滚动决策,频率为先,增删迭代.该方法由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是数据驱动的公交网络优化调整时机决策;第2部分是公交网络优化调整措施决策,包括发车频率优化和线网结构优化.该方法的具体思路为:对于给定的现状公交网络,通过数据建模分析,动态判断公交网络优化调整的触发时机,若触发优化,则优先进行发车频率优化调整,如果发车频率优化调整不能满足预期系统目标,则进行线网结构优化调整,线网结构优化调整策略简化为新增线路和删除线路的迭代.数值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比较充分利用智能公交系统采集的数据,可操作性强,可为公交网络动态优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电动公交的运营优化问题,本文考虑电池容量损耗,以车辆和线路匹配、车辆和电池的更新、车辆服务的车次数为决策变量,建立电动公交的生命周期成本优化模型。设计基于滚动时域调度优化方法,采用GUROBI软件对模型进行求解。以多条公交线路运营数据为背景,对模型有效性进行测试。假设决策周期为20年,算例结果分析得出车辆和电池的最优更新方案,车辆和线路的匹配方案,车辆运营的车次数量方案,最优方案的生命周期成本为35.27×107$,车辆和电池更换次数分别为44和239。针对线路工作负荷大小、车辆与线路匹配策略等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考虑不同线路工作负荷的差异,设计优化的车辆与线路匹配策略可以减少车辆和电池的购置成本,提高电动公交企业运营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解析常规公交运营问题,奠定水乡城镇发展的公共交通基础,提出一套公交运营现状调查与分析方法。从供给角度设置站点配置、线路设计、线路客流量、满载率和运行车速等指标,通过随车调研采集数据;从需求角度设置居民出行特征、公交服务满意度和关注度等指标,通过问卷调查采集信息;基于技术角度,从公交网络、站点和线路构建评价指标,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获取评定结果。以东莞市道滘镇为例验证方法有效性,调查结果发现:道滘镇常规公交车运营现状存在客流量少、满载率低、运输服务通达性差等供需不平衡问题,需通过调整站点、拓展线路和优化衔接方案等改进公共交通运输系统。相较于传统调研模式,新调查方法更符合水乡城镇的路网结构和运输特征,能为常规公交运营现状提供多方位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老年人公交优惠政策调整后的影响进行预先评估,考虑老年人公交出行行为建立模型,测算老年综合津贴方案、错峰优惠方案、有限额全免费和有限额半价方案、高峰时段拥挤线路收费方案4种优化调整方案对公交客流、政府财政支出、公交企业收入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问卷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分析发现,4种优化调整方案都能减少老年人的无效出行行...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公交网络布局及优化研究,大多偏重单条线路调整而缺乏对线网整体协调性的考虑,或理论性过强而可操作性不足.针对此类问题,依托常州市公交线网优化方案研究,提出了“网络节点重构,线路优化配合”的公交线网优化重构方法.在对BRT吸引圈层内的公交线路进行优化必要性判断的基础上,根据常规公交线路与BRT线路的位置关系及功能定位对常规公交线路进行分类,通过优化方法选择集提取线路优化方案.提出了关键节点的概念,搜索节点期望线重构网络,判断筛选方案,生成线路优化方案选择集.最后,根据总体优化目标函数进行方案比选,求解最优解,得到最终优化方案.经过常州市新建BRT二号线检验,优化效果明显,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际公交这种介于城市公交与公路客运的运输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区域连接中的重要纽带。由于定位不清晰,城际公交的发展存在诸多瓶颈。文中通过分析城际公交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城际公交的运营模式和线网优化布局进行探讨,提出城际公交的三种发展模式,即打造直达、快线和普通线路的三层次城际公交线网体系,并对三种线路和四种布局模式的适用条件和相关技术标准进行阐述。最后,以佛山市城际快巴为例,提出发展思路及线路调整方案,成果可为其他城市城际公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交网络现状调整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交网络现状调整是公交网络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短期内提高公交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对公交现有网络及线路的分析方法和在现状调整阶段进行公交网络优化的限制条件加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可在现实中得到很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运营指标的超长公交线路拆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柳  关宏志 《城市交通》2008,6(6):92-96
针对超长公交线路在运营中出现的问题,以合理化调整公交线网为目的,通过对公交运营指标的分析,研究超长公交线路的拆分方法。在运营指标的选取中,主要考虑了线路长度、平均运距和满载率等因素与客流均衡性的关系。在高峰时段线路满载运营的假设条件下对这些关系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计算线路拆分后合理长度的迭代算法。针对实际线网中常见的3种线路形态分别提出了拆分策略。选取北京市对应于各线路形态的3条超长线路进行实例分析,分析和计算结果与线路实际调整后的运营表现基本一致。结果证明调整后线路的长度直接受到原线路满载率和断面不均衡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通车后,必将对沿线常规公交线路的客流造成冲击.为了有效整合公共交通资源,实现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的优势互补,达到二者双赢的目的,必须对轨交沿线的常规公交进行优化调整.以武汉市地铁2号线开通前沿线常规公交的优化调整为例,探索轨交沿线常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的思路、方法和评价体系,为各个城市的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有效的解决手段就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出行比例。公交调度是公交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内容,对公交调度优化方法进行研究是提高运营调度水平、增强公交吸引力的关键。本文设计的客流统计分析系统,是基于数据库开发的JavaEE应用系统。属于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更科学,更客观分析历史数据,为公交调度提供参考,从而达到车辆的合理调配。  相似文献   

12.
上海在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之后,城市公交线网需要大幅度调整,中心区的公交线网会有结构性的变化.本文分析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公交线网存在的问题,剖析了东京、巴黎的中心区公交线网的规模、结构和线路布设等特征.借鉴东京、巴黎的公交线网布设经验,结合上海市中心区公交线网的供需特点,提出了上海市中心区公交线网3种调整策略:减少...  相似文献   

13.
提供高效、公平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是各国政府进行公共交通规制改革的目的之一。首先梳理管制、放松管制和竞争性招标三种公共交通规制模式的特征和优缺点。从市场准入机制、票制票价与财政补贴体系、经营权三个维度分析深圳市公共汽车40年的改革历程。总结深圳市公共汽车改革经历了从国有国营到市场化改革再到国有化回潮三个主要阶段的演变。从政府参与公共汽车企业经营的程度、公共汽车市场的竞争程度、政府在公共汽车行业职能缺位三个视角提出对中国城市公共汽车规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公交车及其它路权优先车辆信号优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交通问题的日益严重,公共交通日益受到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领域学者的重视. 其中,公交信号优先是提高公交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本文提出了城市主干道公交车信号优先模型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首先根据收集到的交通流数据应用“单路径旅行分配法”计算出OD矩阵;接着利用GIS信息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中对网络进行了重构;随后根据交通管理策略引入了层次分析法对四种不同车辆进行优先权系数的设置;最后设计了专门的控制策略来降低公交车辆的整体延迟. 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先信号控制方案后,公交车和其它路权优先车辆的延迟,甚至包括所有车辆的延迟都能得到整体的降低,部分解决公交车和其它路权优先车辆的优先通行问题.  相似文献   

15.
郑州市公交价格需求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郑州市公交价格调整实际,研究并估算郑州市BRT、空调公交、全部地面公交的价格需求弹性,研究表明:郑州市地面公交价格需求弹性总体较小.最后分析了其他因素时郑州市公交需求的影响,并在规划、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城市公交发展的部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公共交通系统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内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城市其公共交通系统不尽相同.针对目前中小城市快速发展的现状以及公交线网评价系统均衡性方面研究的相对不足,通过论述中小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运行的主要特征,分析现状公交布局的主要问题,将基尼系数理论应用于城市常规公交线网评价研究中.以效率性和公平性为出发点,建立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小城市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均衡性评价方法进行相关研究.并以廊坊市公交线网布局评价为例,进行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常规公交线网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使得城市公共交通形成典型的层次结构特点,常规公交系统与轨道交通系统的衔接协调性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公交系统的运营状况。以城市轨道交通为出发点对其沿线的常规公交线网进行评价研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关联分析法对公交线网进行综合评价,并将此方法运用到南京市地铁2号线沿线的常规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中,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8.
深圳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中场站规划建设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场站用地是保障公交优先发展的基础争件之一,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营以及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落实,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场站设施的功能保障。通过对深圳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场站设施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快公交场站设施建设所应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可为国内其他城市公交场站设施的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周涛  程坦 《城市交通》2012,10(6):47-52
为了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探索自行车交通在重庆市的发展途径,对重庆市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进行规划。首先,针对主城区的山地城市特征,从城市及交通发展特点出发,研究分析发展自行车交通系统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然后,提出"服务特定区域,满足中短距离出行;接驳公共交通,完善出行网络"的功能定位,以及"两个网络"(公共交通接驳网络、局部区域自行车出行网络)"、一个特色"(特色景观自行车线路)的发展模式。最后,提出重庆市主城区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方案并进行实践,为同类山地城市自行车交通系统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公交都市”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公共交通发展指引了方向并得到广泛认可。然而,对“公交都市”理念的误解和在实际行动中的偏离,使得最初的目标往往难以实现。首先分析公交出行分担率的作用和特征,指出建设“公交都市”不应过分看重公交出行分担率的短期提高,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应聚焦便捷和低碳目标。提出优质的公共交通体系应是由功能分层清晰、覆盖各层次服务水平要求的多种公共交通方式组合形成一体化体系。最后,以便捷低碳为纲要,从轨道交通系统、公共汽(电)车系统、辅助公交系统三方面探讨构筑优质公共交通体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