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谌建民 《电气化铁道》2021,32(2):103-105
针对既有客专接触网弹性链形悬挂提速施工难度大、精度控制困难等问题,经过前期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总结适合既有客专接触网提速改造的相关施工技术,并将其应用在成渝客专接触网提速改造施工中.  相似文献   

2.
结合合肥枢纽改造工程的实践,对枢纽列控过渡的必要性和过渡方案进行分析研究,并对最终实施的情况进行介绍,为将来的客专线路和枢纽改造信号工程的实施确立了先例,并提供一些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从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宝兰客专兰州枢纽六分部了解到,近日兰州铁路局兰州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甘肃铁一院宝兰客专兰州枢纽监理部、兰西工务段、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宝兰客专兰州枢纽项目部组成的静态验收组,对宝兰客专兰州枢纽工程项目开展验收工作,标志着该项目静态验收正式开始。此次专业验收采用徒步行走、平推检  相似文献   

4.
结合合蚌客专引入合肥枢纽合肥站的施工准备情况,充分利用既有线零星"天窗"点施工,减少大开通对运输的影响时间。提出了先进的组织理念,合理安排既有线施工。对客运专线引入既有枢纽方案的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结合杭州枢纽相关项目的建设条件,从枢纽整体建设运营的角度对杭州南站站房建设期间的施工过渡方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杭州东站过渡、杭州南站过渡、杭州南站和杭州东站共同过渡等三个方案,分析了不同方案对枢纽运输和客专施工建设的影响,推荐杭州南站和杭州东站共同过渡方案。  相似文献   

6.
宝兰客专引入兰州枢纽,在规划中采用兰州西客站接轨方案.从城市格局、当地居民的乘车习惯、城市交通现状等方面,提出宝兰客专引入兰州站方案;并对宝兰客专引入兰州站和兰州西站的方案进行了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某铁路枢纽内新建铁路以小角度下钻既有客专铁路桥梁,为最大限度地减小对既有客专桥梁的沉降影响,保证运营安全,需对U形结构下钻形式进行技术论证。运用三维通用有限元软件Midas-GTS进行三维建模,对新建铁路U形结构的施工过程以及列车荷载的影响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论:新建铁路U形结构对桥梁附加沉降量过大,如以路基U形结构下钻方式通过,对既有客专桥梁影响较大,建议进一步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重庆枢纽渝利、兰渝、渝黔、成渝客专、渝万郑(州)客专以及规划的渝长(沙)、渝昆(明)等线路引入,枢纽内线路按照“客货分线、客内货外”原则的布局特点,通过对枢纽客流特点、枢纽客站合理作业分工、跨线车流径路的研究,重点对渝万城际、渝利线引入重庆北站方案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了渝万场(兼作规划的渝郑客专场)置于渝利场和...  相似文献   

9.
客运专线(以下简称客专)并线或交叉问题一直是GSM-R系统网络优化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长昆客专与武广客专并线交叉点GSM-R改造方案分析,阐述基站附带直放站在交叉区段的改造方案,供类似工程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长沙枢纽GSM-R网络优化工程经验,介绍分析新建杭长、长昆客专与既有武广客专联调联试期间GSM-R网优的相关问题,并且提出网优实施作业和验证测试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厦门枢纽既有概况,分析了近远期的厦门枢纽客车车流特点,对厦门枢纽内客运站厦门站、厦门北站、漳州北站、漳州站的现状进行了研究。结合厦门市和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综合交通规划,对福厦客专如何引入厦门枢纽的客运系统研究了若干方案,通过对各个方案优缺点深入分析,得出了福厦客专引入厦门枢纽的推荐方案,即在不进岛设站,沿既有通道接入漳州北站,联络线引入厦门北站、角美站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逐步形成,在纵横交叉的大型枢纽势必会遇到两种不同型号的无线闭塞中心(RBC)的互联互通问题。以京石武客专工程建设为基础,以解决京石武客专与郑西客专接口问题为主题,研究两个不同平台RBC互联互通技术。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成渝客专既有线路满足300 km/h列车运行,按高速铁路350 km/h列车运行条件进行提质达速改造,实现成都东站与沙坪坝站列车1 h左右一站直达。本文通过对既有设备情况的调查和测量,并对达速适应性进行分析;提出了需要对既有接触线张力进行调整,同步更换既有整体吊弦,更换超高调整区段腕臂,调整拉出值、定位器坡度及补偿装置,进行接触网精调等的总体改造施工方案;介绍了在天窗时间内的整个锚段调整接触网改造施工流程、施工过程控制;阐述了吊弦预配安装及补偿装置调整等施工关键技术。实践表明调整后接触网参数满足要求,改造后的成渝客专已顺利通车运营。  相似文献   

14.
结合国内第一条客专大修改造项目实践,依据高速铁路运输组织模式及高铁接触网运行要求,分析了接触网改造过程中系统施工组织、关键工序对高速铁路运营的影响,研究了最大限度降低对运营影响且满足高铁点毕即高质量开通要求的施工组织方法及重点管理措施,为后续高铁大修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详细研究杭长客专接入杭州枢纽的信号系统实施方案,提出枢纽改造的技术方案以及实施步骤,为其他大型枢纽的类似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广州枢纽东口行车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就广州枢纽客运站的分工及能力适应性进行研究和对广州东至仙村段区间各线能力适应性进行深入论证,结果表明利用广深四线无法将广汕客专全部列车引入广州枢纽,区间能力亟待加强;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提出了扩大区间能力的两种方案。根据对两种方案行车能力等综合因素考量,结合动车运用维修及客运车站分工,建议广汕客专引入广州枢纽广州东至仙村段扩能采用方案二。  相似文献   

17.
根据合宁客专接触网钻孔桩的施工经验,考虑到250km/h客运专线的质量要求,从客专施工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施工的工艺及流程、施工的技术及机具要求,为客运专线接触网钻孔桩施工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以宁杭客专西苕溪特大桥1×128 m系杆拱桥施工实践为依托,介绍了铁路客专下承式系杆拱桥的支架设计及其施工工艺,并提出了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19.
结合广深港客专虎门车站特大桥多线多跨连续箱梁现浇施工,总结了多线渐变、高墩、超宽、大吨位客专箱梁现浇支架施工技术,这些技术对同类型桥梁施工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客运专线路基施工监理进行了探讨,介绍了客专路基工程施工监理的主要工作,重点探讨了客专路基工程施工监控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