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语音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中还未全面推广应用,多数仍为试点运行,未从线网层进行整体规划建设。文章通过全方位研究语音识别技术在自动售检票系统中应用的业务流程、功能需求、关键技术和系统架构,论证得出语音识别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推广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概念的的提出,更多新颖的技术和设备渐渐地应用于铁路建设与管理。铁路的管理、监控、控制等工作越来越依赖于智能视频系统。在现实应用中,火车站的场景是复杂多变的,而且行人在运动时会发生各式各样的变化,摄像机的抖动和光线的变化等,这些都是识别的难点。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人群行为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处理复杂环境下多个群体的行为识别。用不同描述子去描述同一子人群与不同子人群的内在互动。利用运动轨迹和人体外貌等信息提取三种人群行为描述子。通过在公共人群行为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铁路隧道检测是铁路建设与运营中的重要环节,检测技术包括声波检测、线上监测、电磁波检测等。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新技术应用推广,针对当前隧道衬砌检测中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难点,深入研究探地雷达数据解译问题,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研发了TR-1型智能雷达系统。经过在建隧道现场试用,证实TR-1型智能雷达系统具有检测轻便化、管理数字化、识别智能化等优势,可有效提高隧道衬砌检测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4.
何伟  何容 《铁道建筑》2012,(2):28-31
结构的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技术对于分析结构的工作状态、评估结构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文章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基于动力学特性的工程结构损伤识别理论研究与最新进展,内容包括固有频率、模态振型、曲率模态、应变模态、应变能变化、柔度变化等结构动态损伤识别技术。最后,展望了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朱挺 《上海铁道科技》2015,(1):24-25,17
阐述应用图像在线智能识别技术,研究铁路基础设施检测设备的数据里程精确定位的关键技术;选题、技术路线、方案实施等,内容涉及到数字成像、边缘识别、特征提取、图形识别模型、软件设计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某高速公路绿化范围、目的、原则、步骤等内容,详细研究了斜坡草坪种植技术,包括种植方法、种子准备与处理、播种适期、播种量、播种方法及草坪混种等;同时还研究了斜坡地被种植技术,包括种植方法、种植参数、栽植方法等,并为绿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和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海外铁路建设项目投资估算亟需一套集可靠的历史数据和科学的估算方法于一体的估价体系,来解决因投资估算效率与准确度低而导致项目亏损的问题。本文运用PSO(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和BPNN(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等非线性方法建立海外铁路投资智能估算模型,以弥补传统估算方法主观性强、可靠性低等不足。研究结论:(1)识别出包括建设市场、地质条件等在内的19个海外铁路投资估算影响因素;(2)研究发现,PSO和BPNN等非线性方法可较好地适用于海外铁路投资估算的研究中;(3)通过实证研究,本文所构建模型误差控制在6.44%以内,准确度较高,可以推广运用于国内地铁、高铁投资估算领域;(4)本文研究可为其他海外铁路建设项目造价的估算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跨异型桥梁模态振型耦合严重,环境振动响应频率分布密集,直接利用随机减量技术(RDT)处理这类结构环境振动响应信号时,难以从随机减量信号中识别多模态的参数。由于解析模式分解(AMD)能有效将模态密集分布的振动信号分解为一系列单模态子信号,故结合解析模式分解和随机减量技术开展大跨异型桥梁模态参数识别研究。首先,对环境振动响应信号进行解析模式分解,获得一系列单模态子信号;然后,对每个子信号进行随机减量技术处理,提取随机减量信号,克服随机减量技术处理多模态信号的缺陷;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按照单自由度系统自由振动函数从随机减量信号中识别模态频率和阻尼比。通过三自由度振动系统仿真分析,研究该方法的可行性,分析随机减量技术参数对模态参数识别结果的影响。采用该方法识别了一座大跨曲线主梁人行拱桥的前4阶模态的频率和阻尼比,并与随机子空间法识别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从多模态环境振动响应中有效识别结构的频率和阻尼比;阈值常数取1.5倍信号的均方根值、随机减量信号长度取10倍模态周期能更准确地识别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本文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识别真实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的前3阶竖弯模态阻尼比约0.45...  相似文献   

9.
针对北京市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的地铁结构渗漏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对北京地铁渗漏进行治理及防控成为当前研究的关键。从既有地铁结构渗漏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应对策略 3 方面,对北京地铁既有结构渗漏风险防控技术体系进行系统研究与分析。首先,从风险识别入手,对引起渗漏病害的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然后,在风险识别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将地铁渗漏病害按照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区间和车站结构进行分类分级,给出渗漏等级 A、B、C 和 D,并提出应急及常规治漏措施;最后,提出相应的渗漏风险应对策略,包括应急处置和一般渗漏治理。研究内容以期为类似地铁结构病害治理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针对使用静力测试数据进行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时容易出现误判的问题,基于支持向量机理论,提出1种新的静力损伤识别方法。将损伤识别过程分为损伤发生识别、损伤位置识别和损伤程度识别3个步骤。使用理论计算结果与测试数据比较的方法判断损伤是否发生,采用C-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进行损伤位置识别,利用ε-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进行损伤程度识别。将该方法与优化识别方法同时运用于1个连续梁试验中。试验结果表明:与优化识别方法相比,支持向量机方法通过分开求解损伤位置和程度,并先进行结构有限元分析,然后再使用支持向量机进行识别,将这2个过程解耦,从而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不仅能够正确地识别损伤出现的位置,而且能够得到与实际相符的损伤程度识别结果,并且具有较好的推广能力和较强的抗噪声能力,能够很好地对桥梁静力损伤进行识别。  相似文献   

11.
桥梁全自动监测系统与损伤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基础技术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桥梁全自动监测系统与损伤识别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典型桥梁实时结构损伤识别与安全评定的标准试验模型,通过模拟计算检算了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室外模型试验和现场监测,研究桥梁全自动监测系统智能传感元件的优化布置、布设工艺以及信号采集与处理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斜拉桥结构损伤识别的概率可靠度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张清华  李乔  唐亮 《铁道学报》2005,27(3):70-75
基于静力响应测试数据,结合正则化技术和假设检验,提出了测试数据不完整且存在观测噪声条件下斜拉桥结构损伤识别的概率可靠度法。采用正则化技术降低斜拉桥结构损伤识别问题的不适定性和求解困难,综合利用参数估计和数据摄动技术获得结构参数的统计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假设检验识别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以一斜拉桥结构的损伤识别仿真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在测试数据存在观测噪声的情况下准确识别损伤。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基于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危险品对X射线图像安检识别技术原理、方法及适用场景,分析了不同识别技术的优缺点。基于深度学习的危险品识别技术能自动学习物品分类特征,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运算效率。其中基于回归思想的目标检测框架的识别速度快,适用于实时系统。利用实际典型场景进行训练并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基于YOLO模型建立的危险物识别技术在识别精度和速度上均能满足相关要求,可对行李包裹内枪支刀具、烟花爆竹等危险品进行智能化识别并报警,能切实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安检效能,提高安全风险预警能力。  相似文献   

14.
衬砌裂缝严重影响了铁路隧道的安全运营,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快速获取衬砌图片并进行裂缝识别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衬砌裂缝图像信号具有复杂的特性,存在水渍、污染及其他结构缝等引起的噪声,加之光照不均匀、分布不规律等原因,使得传统的图像处理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检测衬砌裂缝。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隧道衬砌裂缝识别算法,有效解决了裂缝识别速度慢、精度低等问题。分类结果精度达到94%,识别速度在GPU(Pascal Titan X)上每张图片仅需0.05 s;分割网络性能均交并比可达到65%,能够准确分割出裂缝形状。该算法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图像智能识别是4C装置发挥安全保障功能和提高检测劳效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梳理4C装置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发展现状的同时,提出现有智能识别技术存在识别项点数量少和适应能力不足等问题。在对智能识别技术路线的关键要素和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特点与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构建一套既符合智能识别技术路线需要,又满足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技术特点要求,并能充分发挥我国路网规模优势的可持续发展工作路线。针对该工作路线的建立与实施,提出统一编码规则、统一算法模块接口和优化成像质量评价方法3个方面的关键工作,为下一步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视频模式识别技术,可实现铁路视频监控系统视频图像自动识别并生成报警信息,对更充分地发挥视频监控系统作用、降低值班人员工作强度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不同视频模式识别技术的铁路适应性,介绍铁路典型视频模式识别系统试验和应用效果;提出为客观评价视频模式识别系统技术水平,应开展第三方测试验证,并从建立测试样本库、搭建测试平台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为推进视频模式识别技术在铁路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山区铁路常用的5类支挡结构,围绕支挡结构安全风险识别评估、支挡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支挡结构安全性能提升开展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提出了支挡结构安全风险“四层次、多手段”量化识别与评估方法,构建了以“风险识别-量化评估-综合防控”为核心的支挡结构安全风险识别与防控技术体系,建立了基于风险识别、参数自洽的支挡结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形成了山区铁路支挡结构安全保障与韧性提升成套技术,支撑了西南山区沪昆、贵广、成贵等7 000多公里铁路建设。文章成果可为山区铁路(公路)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朱涛  肖守讷  阳光武 《铁道学报》2011,33(10):29-36
对载荷识别技术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各种载荷识别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论述.重点对载荷识别在铁道轮-轨载荷识别中的运用进行详细的概述.研究表明大力发展载荷识别在工程领域上的运用,从节约成本以及保证工程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对载荷识别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铁道车辆上的运用以及一些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介绍了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接着从工程项目特点及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角度,引出了工程项目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根据风险管理目标,在风险识别和分析基础上,合理地选择处理风险的技术和手段,进而制定风险管理整体方案和行动措施。  相似文献   

20.
王琨 《铁道勘察》2023,(1):113-118+125
目前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方法仍然以“地质雷达+敲击法”为主,敲击法存在检测效率低、精度低、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容易出现漏检误检等诸多问题。为了提升敲击法在隧道衬砌检测中的有效性,基于敲击回声研究了隧道衬砌智能化检测新技术,通过采用自动敲击、声音自动采集和智能识别方法,在数值仿真的基础上从时域、频域、时频域维度提取隧道衬砌空洞特征参数,进一步建立对正常回声与空响回声的识别模型,针对空洞识别模型进行的模拟实验和实际隧道现场试验,数据结果表明,智能化检测新技术的空洞识别正确率达90%以上,可以有效识别空洞,实现隧道衬砌智能化检测。同时结合后期智能预防措施,采用最新衬砌空洞预防技术,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和避免空洞的出现,以确保隧道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