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有摩托,会骑摩托车,但不爱它,对关于摩托的知识也不了解,那你就算不上“摩托迷”。我原本是一个汽车迷,1991年参加工作不久就考了驾照,买汽车杂志是我的大事,大街上跑的大小汽车,从价格到品牌没有我不知道的。可时间长了我发觉汽车离我们工薪族太远了,慢慢地那种“迷”的程度也淡了许多。近几年我国摩托车行业发展迅速,我想买不起汽车咱就买摩托车吧,相信驾摩  相似文献   

2.
摩迷苦乐     
众多的摩托“发烧友”,大都拥有一辆称心如意的爱车。但对于夫妻双双下岗的我来说,拥有一辆车的想法,简直就是一种奢望。真要挤出五六千元买辆车,那实在太难了,尽管如此,我仍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铁杆摩迷。我是一名电气工程师,在工厂搞过多年机械安装和维修。对摩托车的爱好源自1993年帮助朋友修好一辆几乎报废的250摩托车,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在为生计奔波的日子里,谈摩托、修摩托倒成了一种最好的享受。几年来,大修过近年在市场流行的多种车型,竟养成爱啃“疑难杂症”的嗜好。  相似文献   

3.
赛事小知识     
一、我是一名摩托车爱好者,总想给自己的爱好找个家,听说有一个“中国摩托协会“的组织,你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吗?另外,我可以注册参赛吗?答:的确,在我们国家有很多摩托车爱好者,他们都像游兵一样找不到组织。下面就你的问题做个简单的介绍。国际上有一个摩托车组织称“国际摩  相似文献   

4.
我第一次骑上摩托车是在1995年初,那是一辆黑色嘉陵JH70。由于他常出“毛病”,我就摸索着给他“治病”,因此,买了不少摩托方面的书刊。时间一长,书给翻旧了,摩托也让我给修了几遍,自然我也成了一个摩托迷。1996年我出了车祸,车毁人伤。在家养伤的一年中,又买了不少摩托方面的书籍,潜心研读,因此就更加迷恋摩  相似文献   

5.
亲,你还在以载歌载舞的形式迎接新年吗?那你简直“弱爆了”。看看这群越野摩托爱好者是如何“酷毙了”地迎接新年的吧!2013年岁末,越野摩迷云集云篆山参加由重庆越野联盟举办的首届年会,飞车耍酷,泥道竞速,摩迷们以独特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就网络而言,"菜鸟"指的是刚入门的电脑新手.本人上网只会看帖、发帖,不会贴图,打字速度也慢得要命,绝对是菜鸟一个. 我上网不进聊天室,不打游戏,除了摩托网站,很少去别的地方.一年多来,我几乎每天都会到各类摩网上转一转,也算是一个铁杆摩网网虫了.从一个连开关机都不会的电脑盲到可以勉强操作电脑的网络常客,这一切全拜摩托车所赐.如果不是摩托车,原本对网络没什么兴趣甚至有点反感的我,绝不会这么上心地去学习网络技术,因为,网上的摩托世界很精彩.  相似文献   

7.
相识——怦然心动我骑过许多种摩托车,自己的或别人的。我是对摩托车情有独钟、见到摩托车就特别想骑的那种男人,媳妇说我“有病”,但摩友们却说:“有的男人爱漂亮的女人,有的男人爱摩托,这和女人爱新衣没什么两样”,遂心里释然,继续这种摩托情结。  相似文献   

8.
“摩托车如何防盗”一直是困扰摩友们的一大难题。作为一个专业摩托车修理者,我不但见多了摩友们丢失爱车那份痛心疾首、欲哭无泪的表情,也有体会摩托被盗的痛苦经历。所以很久以来“如何才能防止摩托车被盗”这个问题一直是我心头解不开的千千结…一  相似文献   

9.
《摩托车》2013,(12):66-71
在国内摩市还把街车称为“跨骑”的年代,建设摩托就凭借125/150系列产品赢得了众多车手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摩托之殇     
《摩托车信息》2007,(6):3-3
广州全面“禁摩”。事先曾有公告,广州的摩民们,曾既忐忑不安又无可奈何地等待着2007年1月1日的到来。因为心被蹂蹒、意志被强奸得太久太深。他们知道“禁摩”这个事实无从改变。也不能改变。所以大多麻木了。但是,当这一天真正到来时。当他们心爱的摩托将永远离他们而去时,广州摩民心底里还是感到了一种无法抑制的痛楚,同时,中国摩民也感受到了这种痛楚,进而演变成不可遏制的愤怒:广州当局,你凭什么“禁摩”,你有资格“禁摩”吗?谁赋予了你这种权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涨价是摩托车国Ⅲ标准实施后最主要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几乎所有行业品牌和所有商家都在为涨价头痛,本来摩市就难做,再涨价岂不是雪上加霜?2010年10月,在国Ⅱ退市国Ⅲ跟进的当口,建设摩托再一次率先亮剑,在全国分省召开了以"芯力量新格局"为主题的建设摩托2011年销售年会.  相似文献   

12.
简辉健 《摩托车》2004,(9):26-26
今年是世界摩协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摩协成立5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作为一个摩托运动的爱好者,我也和大家侃侃自己钟爱的公路摩托运动。  相似文献   

13.
我喜欢你,是发自内心的喜欢。2008年我骑行西藏时在林芝地区意外摔车,小命虽然保住了,但是右腿严重受伤,加上后期自己的大意和麻痹,又对右腿造成了二次伤害。钻心的剧痛告诉我,在康复前,我只能告别大型摩托车了。然而,对摩托车的爱并未减弱,渴望摩旅的步伐也不愿停歇,既然驾驭不了大型摩托,何不把视线转向小型摩托呢?我认认真真地研究起了小型摩托,也试驾过很多合资和国产的弯梁摩托车,车身倒是轻便了,但是座高还是比较高,而且油箱都偏小,摩旅路上需要不断地加油,很是麻烦!  相似文献   

14.
江苏徐州地区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论经济实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徐州地区在全国的排名只能算中等,但若论摩托车的人均保有量,该地区在国内却是稳居前列。因为徐州人性格豪爽奔放,又爱追赶新潮,为了精神上的满足和交通上的便利,他们不在乎往外掏钱。所以,徐州的摩市一直都很红火,各个经销处门庭若市。然而,1999年7月,徐州摩托商人的好日子到头了,因为,禁牌了……时至今日,徐州禁牌已近三年。一直关注徐州摩市的我在目前用了一天的时间,在徐州城里转了一圈。我首先来到徐州东部一家摩托商店门前。一个中年人扶着摩托车,满面愁容地站在冷冷清清的店堂里。直觉告诉我: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摩运协主办的深圳摩星赛车俱乐部广东省摩托运动联谊会承办的’99“摩星”杯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暨全国越野冠军赛(深圳站)已于5月16日在深圳摩星赛车场落下帷幕。此次比赛与摩星超级越野公开赛(第三站)同时进行。参赛选手来自北京、上海、哈尔滨、香港、台湾等十多个地市。比赛设专业80ml、125ml、250ml个人及团体组及业余组。专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06,(1)
“天下摩友是一家”,摩托车让我们走到了一起。多年来,《摩托车》杂志担当起了推广和普及摩托文化的重任,2006年我刊又特别为大家搭建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目的是加强各地摩托车俱乐部之间的沟通和联络,促进各地摩托文化的开展和提高,为各个摩托车俱乐部系上一个又一个同心结,  相似文献   

17.
美国仿佛是摩托文化最为狂野的地方,不受传统拘束的美国人和美国文化孕育了像哈雷·戴维森这样拥有独特魅力品牌的摩托文化。在美国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同样爱好摩托车的摩友生活是怎么样呢?美籍华人张博道由中国走向美国,纯正美国人Lorne由美国走向中国,他们的摩旅生活或许会让你更进一步地了解美国的摩托文化。  相似文献   

18.
杜启弘 《摩托车》2023,(4):90-95
<正>你魂牵梦萦的家乡,也生活着思念家乡的他乡人。你在他乡拼搏,他乡人却在你的家乡为梦想奋斗着。细细想来,这是一件普遍存在、很有意思的事情。一个常年行走他乡的摩旅兄弟说:聚来是烟火,散开是人间。我们这些为生活、为信念行走他乡的摩托人,在分分合合中演绎着人间的精彩。我的家乡也生活着他乡的摩托人,他们的故事同样精彩……  相似文献   

19.
王宏军 《摩托车》2005,(9):20-21
我的摩龄已有8年,虽说骑摩托算不上高手,但也算是老资格了。我的第一辆摩托是建设JS60A二冲程摩托车,虽然小,可是它让我充分地体会到了骑摩托的感觉——一种难以言状的冲动,这感觉可能是有些骑了一辈子摩托的人也不会有的,从此,我就一发不可收拾,深深地爱上了它——摩托车。小建设陪伴我走过了七千多公里的路程,我开始“嫌弃”它了。二冲程天生的不足,加之力量又小,而我又胖,  相似文献   

20.
倪巍  阿水  张守生 《摩托车》2012,(1):62-67
"春风"摩托是一个国人自己的品牌,一个将水冷摩托理念真正推向全国摩友的企业。他虽然不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摩托企业,也不是我国"最牛气"的摩托企业。但我要说,通过这次测试春风650TR,我感到春风绝对是一个兢兢业业,为制造世界级优秀摩托而努力奋斗的摩托车制造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