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前,世界航运中心东移已成为事实,中国正在实现从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的伟大转变,为中国高等航海院校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STCW公约的生效和实施,国际航运人才趋于国际化,人才培养规格也趋于统一,同时又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对船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过去的侧重技术到侧重于素质,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史上,第一部堪称完备。全面的发展规划,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所著——《建国方略》。其后曾出现过各种版本中国现代化的规划,但都难以摆脱《建国方略》的印记。诚如刚刚建成的长江三峡枢纽工程,亦是孙先生在《建国方略》中首先提出。 得世界文明风气之先的《建国方略》最具特色的思想是: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在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互动中才能最终实现;枢纽港,远洋船队,船舶工业应该优先实现现代化。近百年过去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竟印证了孙先生所预示的发展道路:目前,世界500强大部分落户在中国这片具活力的土地上,中国航运产业链的发展如今已位居世界前列,沟通着七大洲五大洋。  相似文献   

3.
以泰铢贬值为标志的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了东南亚国家汇市和股市的暴跌,给世界经贸和世界航运界带来了重大影响,同时也给中国的航运市场带来了重大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了我国航运企业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渡过危机,并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靳  邵哲平 《中国水运》2006,6(8):23-24
针对目前航运业者的“国货国运”的呼声,本文分析了航运自由化政策对中国航运业发展的必要性。自由化航运政策提升了中国航运业竞争力,并使中国航运在世界的地位稳步上升。本论文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阐述了自由化航运政策对中国航运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航运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蔡方 《珠江水运》2013,(20):75-75
第七届泛太平洋海运(亚洲)会议10月16日至17日在深圳举行,上海航运交易所总裁张页作为演讲嘉宾出席会议。在题为“世界航运发展应关注中国政策”的主题演讲中,张页总裁对中国航运发展提出了四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国际航运业作为全球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其经营和发展受到经济活动的严格制约。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化趋势日益加深的当今社会,世界经济、贸易的细微变化都会直接、迅速地对航运业产生影响。1929年的全球性经济大萧条、1973年的石油危机、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重大的经济动荡都使航运业首当其冲地受到威胁和重创,充分体现了航运业的高风险性特征。正是由于这种动荡沉浮的历程,使航运业更加趋于理性和成熟,形成了全球性统一规范的经营运作和法规条约体系。 中国作为世界航运大国,其航运业目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这种特定的宏观背景对代表中国航运业主流的国有大型倒际航运企业来说,  相似文献   

7.
郑旭红 《水运管理》2007,29(4):10-12
分析中日集装箱运输航线外部环境,认为中日关系趋于紧张、中国出口退税率下调、日本绿色贸易壁垒和反倾销政策影响中日贸易量的增长;中日航线运力发展超过运量需求、日本码头拥堵和泊位紧张、船舶营运效率低、航运保护政策减少、日本经济发展不稳定也为中日航线发展带来阻碍。提出航运技术的发展给航运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日贸易额继续增长、国家“十一五”交通工作计划的实施、全球班轮运输2大联盟结盟并联合提升运价的先例给经营中日航线的航运企业提供发展空间,航运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竞争战略。  相似文献   

8.
1996年11月28日,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建设进程和中国航运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中国第一家航运交易市场——上海航运交易所正式开业。引起了国内外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上海航运交易所运作机制不断趋于完善,各项功能发挥正常。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建设及提高港口城市之间的竞争力,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舟山地理区位和基础产业的优势、港口服务和信息化的劣势、舟山自由贸易区政策等国家战略机遇和其他港口城市竞争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舟山航运服务业发展建议:建立航运集聚区,提高服务产业集中度;吸引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产业有所侧重;创新组织领导与资源统筹协调机制;打造海事人才教育培训及服务产业,吸引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国际航运服务业总体正在由劳动密集型的航运服务业向知识密集型的高端航运服务业转变,一些世界级大港开始转变发展方式,转向具有高附加值的高端航运服务业。在厦门积极建设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大背景下,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变得非常必要。文中考察分析厦门发展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必要性,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构建厦门高端航运服务业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高蕾 《世界海运》2003,26(6):22-23
针对现在存在只要和“物流”沾边的企业就要把自己改名,并建设成为物流公司的现象,提出了“中小航运企业究竟应该向哪里发展”的问题。通过回顾我国航运业发展的历史和了解世界上关于中小企业的存在理论,说明在中国中小航运企业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世界海运》2015,(2):63
<正>世界海运研究中心World Shipping Institute大连海事大学世界海运研究中心,是专门从事全球海运以及相关海洋产业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为国内外海运及相关海洋产业的企业、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中心"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依托,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广泛联络国际航运及海洋组织、企业和院校,凝聚国内外一流专家,搭建国际航运以及海洋相关产业的研究平台,跟踪全球航运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趋势和新制度,把握国际航运市场变化和国际海洋产业发展的脉搏,为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世界海运研究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努力发展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海运研究领域公共服务支撑平台、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  相似文献   

13.
《世界海运》2015,(1):61
<正>大连海事大学世界海运研究中心,是专门从事全球海运以及相关海洋产业的研究和咨询机构,为国内外海运及相关海洋产业的企业、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和信息服务。"中心"以大连海事大学为依托,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广泛联络国际航运及海洋组织、企业和院校,凝聚国内外一流专家,搭建国际航运以及海洋相关产业的研究平台,跟踪全球航运以及海洋产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技术、新趋势和新制度,把握国际航运市场变化和国际海洋产业发展的脉搏,为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海洋强国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保险最初缘于航运业,现代航运的发展又催化了保险业。亚洲地区的航运业向来发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港口一直是贸易货物的重要中转站。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亚洲航运市场更加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航运和物流建设的快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港口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基波 《中国水运》2006,4(6):51-52
走过了"十五",回顾这一路历程,我国港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的不足."十五"期间中国港口取得的累累硕果,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步入"世界港口大国"的风采;2006是"十一五"的起步年,展望"十一五",中国将阔步向"世界港口强国"迈进.  相似文献   

16.
孟宪海 《船艇》2006,(5):16-20
近年来。航运的快速发展给世界修船业带来了市场供求关系的巨大变化,从价格、成本、效益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世界修船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期。而发展成为造船强国的宏伟目标。更是从技术、人才、管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给中国修船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相似文献   

17.
肖亮涌 《珠江水运》2006,(Z1):31-33
本文描述郑和七下西洋,铸就古代航海业的辉煌;但郑和之后,明清两代皇朝实行闭关政策,国力、航运业严重衰败,一兴一败得出一个结论:“强于世界者必盛于海洋,衰于世界者必败于海洋”。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发展海运事业,船队运力居于世界前列,文中以中远集团快速发展为例,说明郑和精神与航运发展的关系,并就继承郑和精神,向海运强国迈进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世界造船史,可以称为一部“东移史”。世界造船业经历了从欧洲到美国再到亚洲的几个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中国造船业在“航运盛世”的推动下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有望成为造船业新的“龙头”。造船业正从韩国、日本牵头,中国紧随,向中国牵头,韩日紧随转变,我们可以形象的称为:从“二拖一”到“一拖二”。  相似文献   

19.
董平 《中国船检》2004,(4):76-78
伴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开始融入世界经济的潮流,中国民营航运企业面向国际化、参与全球竞争,已成为其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民营航运有待发展 目前,中国已进入“全球承运人”时代。货主国际化、全方位的运输需求,使航运企业间的竞争压力加大,尤其是国际性跨国公司的进入,迫使中国民营航运企业对外开拓经营,寻求联合发展。 目前国内中小航运企业基本上属于非国有独资企业,本质上都有民营经济的成分。民营航运企业因产权明晰,受政策干涉较小,体制和机制灵活,经营以市场为导向而成为我国航运市场中一支生力军。灵活的经营机制是得益于民…  相似文献   

20.
航运作为全球经济贸易最主要的载体,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血脉乃至命脉,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深远而重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重要关头,必须更好地发挥航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当前航运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稳、优、强"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措施建议,力争为加快建设航运强国、交通强国,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