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据江苏船协统计,截止2005年6月底,全省8家主要造船企业交付使用的船舶共29艘,计117.859万DWT,比去年同期增长36.87%。统计数字还显示,上半年主要造船企业新开工船舶38艘,下水船舶23艘,承接新船订单113.592万DWT,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这些数字表明江苏造船业的生产能力正在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2.
《船艇》2005,(2):68-72
中船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在沪召开 2005年中船集团公司计划造船完工436万吨,承接船舶订单400万吨 2005年中国造船产量预计超过1000万载重吨 武船建造我国研发的小水线面双体船 我国修船产值有望破百亿 民营资本涌入造船业 涪陵已有10多家造船民企 长兴基地9号舾装码头开工  相似文献   

3.
林晓东 《中国船检》2006,(10):56-58
民营造船业已成为造船行业的生力军。作为民营造船业的前沿,台州,民营造船则更是热火朝天。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造船厂60家,其中民营造船厂58家,2005年,全市共新建运输船舶573艘,总吨位达983936总吨,新建船舶总吨位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但是随着民营造船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  相似文献   

4.
造船     
《中国船检》2006,(11):61-62
造船业存在船台过剩的潜在危机;造船业对钢铁提出新要求;韩船界呼吁本国船企强化优势;韩国抢攻中型船舶市场;意大利靠技术创新应对亚洲国家竞争;三大造船基地提升我国产业集群度;大宇提出未来5年发展计划;中船集团拟明年到香港上市;江苏启东实施船舶工业园项目;中船重工承修世界最大散货船;新船订单;新船下水.[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船厂     
《机电设备》2006,23(5):28-28
长兴造船基地承接订单600万吨;大连船舶重工手持订单939万载重吨;宁波民营船厂建造国际航线特种船;“欧华”首艘集装箱船下水;重庆川东造船厂着力提高特种船舶生产能力;上船澄西打破国内船台建造60天极限;  相似文献   

6.
平地造船模式节约土地资源、成本低、效率高,是对船舶与海洋工程建造的一次重大变革。文章讨论的平地造船下水方式为浮船坞坐底接船下水,叙述了浮船坞坐底接船下水的基本方法和原理,运用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浮船坞的强度问题。  相似文献   

7.
阴晴  谢予 《世界海运》2015,(2):24-29
2014年,全球新船价格指数走势平稳。全年全球造船业三大指标中新船完工量、接单量有不同程度下滑,年末手持订单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全球船舶市场供需状况没有出现较大波动,欧美船东仍是需求的主要来源,韩中日三国造船业三大指标位居全球前三,中国保持全球造船第一大国地位。主要造船国家发展呈现不同特点。未来全球造船市场供需状况会逐步改善,但短期内仍将处于失衡状态。同时,在造船强国发展战略的推进下,中国造船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新船下水     
《中国船检》2005,(6):48-48
日前,九江银星造船有限公司出口新加坡的1.65万吨化学品船舶下水,这是江西省自行研制的最大出口船舶。该船由九江银星造船有限公司与上海欧得利设计有限公司联袂设计。  相似文献   

9.
科技与产品     
《中外船舶科技》2005,(4):43-46
江苏造船业“十五”步入发展快车道;宁波船舶出口前8月同比增长88.3%;第一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于2005年10月27日在上海举行;上半年我国出口船舶20.35亿美元;中船重工上半年船舶完工量155万吨;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61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预计全年将突破1000万载重吨;七0八所开发国内首艘海上起重打捞船;欧洲造船工业协会2004年发展报告预测——今后几年世界造船能力将过剩。报告同时显示,2004年欧洲造船业销售收人为104.63亿欧元,连续两年居世界首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全球金融危机对造船业影响在2008年开始体现,预计08-09年,全球造船业新船订单同比将分别下滑超过40%,船价将进入调整期。但对于我国的造船龙头企业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而言,由于良好的财务状况、充裕的手持现金,影响则相对较小。从长远看,船舶调整振兴规划将启动我国造船业的新一轮洗牌,未来几年我国船舶制造业将在企业实力、技术水平、产品品种上谋求更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冷水泼向造船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航 《中国船检》2005,(3):42-45
在全球航运市场运力紧缺、运价攀升等因素的推动 下,2004年国际船舶市场延续了2003年罕见的造船热潮,新船订造依然高度活跃,船舶价格继续大幅攀升。据中国船舶工业经济研究中心预测,2005年我国造船业还将继续快速增长,造船产量将超过1000万载重吨,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将达17%左右。形势喜人,我国已圈定渤海湾、长江口及珠江口为三大造船基地,沿海各省纷纷上马造船项目。在这股造船浪潮中,船舶界专家深表忧虑却三缄其口。那么,谁来为我们的造船热泼冷水?  相似文献   

12.
据江苏省船协统计:江苏主要造船企业今年第一季度交付使用船舶17艘,计65.67万载重吨;下水11艘;开工16艘;新接订单69艘,计157.5万载重吨。过去五年中,首季交付使用的船舶最高年份为2005年53.52万载重吨,首季新接订单最高年份为2004年20艘。计72.21万载重吨。而今年首季这两项分别比过去最高年份高出22.7%和118.1%。这些数字表明,江苏造船业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实施开局之年的首季生产经营。呈现出一派顺势景象。  相似文献   

13.
论台州民营造船业的优势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浙江省台州市民营造船业的优势分析,论述了民营造船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外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民营造船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及发展目标,强调了民营造船业的发展必须依造科技进步,广招人才,才能不断规范、壮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8月4日,载重55000和的远洋散货船在浙江台州三门健跳水域顺利下水。该轮(VICTORIA1)总长189.98m,型宽32.26m,型深18m,设计吃水11.8m,它是目前全国民营造船企业自行研究制造的最大吨位的船舶,也是迄今全世界用气囊下水的载重量最大的船舶。这颠覆了目前造船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说法:船舶利用气囊下水技术一般仅适用于长度小于180m,载重吨小于3万吨船舶。无疑,它创造了造船界的奇迹。  相似文献   

15.
《船艇》2007,(8B):34-35
上半年,江苏造船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据8家主要造船企业统计,上半年交付使用的船舶共43艘,196.061万载重吨,吨位与近6年来的最高年份的前年117.48万载重吨相比增长了66.89%,新开工船舶41艘;下水船舶39艘;承接新船订单176艘,计1082.12万载重吨,吨位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23.3%。[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蔡立 《中国水运》2005,(7):40-41
从4月21日起,遍及全国范围的治理低质量船舶的行动开始,将有望彻底改变船舶制造业的市场规则。这几年,中国水运业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造船业的发展,特别是民营造船企业发展速度最为迅猛。但是,大量低质量船舶进入运输市场和生产领域,成为水上安全的重大隐患。日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了他们对民营造船企业“管理缺位”的隐忧。  相似文献   

17.
张长涛 《船艇》2006,(6):18-22
在2005年以前,日本造船史上只有三年造船完工量曾超过1500万总吨.分别是1974年。1975年和1976年,其中石油危机后的1974年是日本历史上造船完工最多的一年。近年来.世界船舶市场需求旺盛,日本船企手持订单饱满,造船完工量也不断提升,日本造船业正处于历史上又一个造船产量高峰期。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的统计数字,2005年日本52家主要船厂共建造船舶362艘,计15489万总吨.从而使日本造船产量在时隔30年之后再次跃上1500万总吨的台阶,创下了日本造船完工量的第二历史新高,仅次于1974年的16782万总吨。  相似文献   

18.
《船舶工程》2011,(2):99
从2003年成立至今八年,太平洋造船集团实现了年产值从零到过百亿的飞跃,成功交船200余艘,以新生力的姿态,为中国造船业注入了新的生机。作为民营造船业的发展代表,太平洋与中国造船业共同见证了中国船舶业超越日、韩成为世界第一,成为国有造船企业的有力补充。早在成立之初,太平洋造船就确立了"将简单产品做到极致,做细分市场领导者"的发展战略,并通过集团下属的大洋和浙江船厂的差异化定位实现了这一诉求。太平洋大洋船厂的"精细化"管理使得大洋成为最高效的船厂之一,而太平洋浙江船  相似文献   

19.
张弛 《中国水运》2006,(3):41-41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根据克拉克松的船舶登记数字公布,2005年全球十大造船企业中,韩国占了7家。前五名全部是韩国船厂。2005年全球排第一位的是现代重工,造船1073万修正吨。排第二、三位的是三星重工、大宇造船。2005年全球造船总量是1.42亿修正吨,韩国7家船厂约占造船总量30%。韩国造船业在订单总量、订单余量、船舶建造量方面均实现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日本,继续保持造船业全球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20.
张凯 《机电设备》2006,23(3):16-17
目前进入国家统计的8家船厂2005年建造198万载重吨,占全国造船约25%,其它船厂建造国内航行船舶约350万载重吨;目前各大船厂都在扩建,生产能力都将超过一倍;另又有十几家船厂正在建设中。估计2008年后进入国家统计万吨以上船厂的江苏造船能力在600万吨以上,国内航行船舶也能保持目前水平。江苏造船业的快速发展给了船用配套业一个重要的机遇,而江苏船用配套业是否抓住这个机遇则影响到江苏造船业的兴衰。江苏要成为造船大省、强省,加强船舶配套工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与造船业一起形成江苏船舶工业走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