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顾洪江 《北方交通》2006,(12):64-67
在隧道大跨度施工中进行安全监控量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大连疏港高速公路松树岭大跨度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结果的分析,介绍了围岩为砂质粘土的大跨度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的基本方法,总结出该类隧道围岩变形及地表沉降的基本规律,对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监控量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隧道施工中监控量测工作的目的、方法及测点布设原则,结合王家湾隧道工程的建设实践,对监控量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对监控量测成果进行分析与应用.得出王家湾隧道围岩变形监测量较大,拱顶变形在仰拱初支封闭后,变形得到有效抑制,周边收敛使用格栅钢架初支能保证释放围岩的应力,允许围岩有一定变形,拱顶在加固圈形成后还可以优化隧道截...  相似文献   

3.
吴连波 《交通标准化》2014,(16):184-187
随时监控量测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量测隧道整个断面的变形情况,及时掌握监控围岩的稳定状态,较好地预测现场围岩的变化情况.主要介绍深圳葵坝路隧道施工过程的监测方法,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实践证明,该方法可较准确地预测围岩的最终变形量,评判围岩等级及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八仙岩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方法,分析了八仙岩隧道各种结构型式地段典型断面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对围岩变形和应力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的监控量测目的、实施内容和方法,介绍了隧道围岩监控量测在浦南高速公路隧道中的应用情况,结合实例对其监测过程及其处理分析技术进行了系统、详细的说明和总结,为围岩监控量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可以简单直接的掌握隧道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情况。通过依托牡绥线双丰隧道应力监测断面,详细的介绍了应力量测的原理、内容和监测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得出第三系砂泥岩隧道最大跨处为围岩薄弱环节,在初期支护中要严格控制变形并采取加固措施等结论。通过监控量测能更好的调整施工方法和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并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志定 《湖南交通科技》2009,35(3):162-165,212
介绍了该隧道的监控量测方案、量测流程及数据采集分析与信息反馈等,取得可靠的监测数据,全面反映围岩及隧道结构工程的受力、变形状况,准确评定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状态,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八仙岩小净距隧道施工围岩稳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八仙岩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方法,分析了八仙岩隧道各种结构型式地段典型断面施工中的围岩稳定性,对围岩变形和应力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基于隧道施工实践,对隧道监控量测项目的设计、布置、监测频率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监控量测技术不仅可以对隧道内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变位进行实时监测,还可对隧道地表下沉、隧道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进行监测,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可指导隧道现场施工,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
乌鞘岭隧道是兰新线重点控制工程,是国内最长的单线铁路隧道。该隧道岭脊地段穿越四条区域性大断层,地应力高,围岩软弱、破碎,属挤压性围岩大变形隧道。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较为严重的支护变形、支护开裂、钢架扭曲,甚至变形侵限及坍塌事故。针对该隧道特点,开展以变形为主的施工监控量测,进行了变形分布规律、累计变形与最大变形速率的关系、变形与围岩条件的关系以及变形与施工方法的关系等综合分析。提出挤压性围岩隧道具有变形量大、变形速率高、变形持续时间长的变形特征。  相似文献   

11.
喀拉塔格隧道由于膨胀土产生的膨胀与收缩会引起岩体结构破坏、强度丧失,导致围岩压力增大、初期支护变形,在施工过程中本着"短进尺、强支护、勤量测、速成环、快封底、紧衬砌"的施工原则,提高初支强度、加强监控量测,通过数据分析选取适当的沉降预留量,并及时总结施工经验,以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及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2.
石龙山隧道新奥法施工围岩变形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奥法是目前广为采用的隧道动态监测施工技术。以石龙山隧道施工监测为例,详细说明了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对围岩位移及受力变化的监控实施程序,并根据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对支护结构进行调整。实施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控制围岩的稳定性,节省支护费用,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3.
石龙山隧道新奥法施工围岩变形监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奥法是目前广为采用的隧道动态监测施工技术。以石龙山隧道施工监测为例,详细说明了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对围岩位移及受力变化的监控实施程序,并根据量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对支护结构进行调整。实施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有效控制围岩的稳定性,节省支护费用,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天子庙隧道是一级公路复线分离式隧道,单洞总长1761 m.隧道下覆3层采空区,地质条件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介绍了该隧道的隧址选择、结构设计、不良地质处治、监控量测等内容,并总结了对该隧道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5.
详细介绍了武隆隧道浅埋穿越既有建筑物施工中所采用的隧道开挖、钻爆设计、既有建筑物桩基处理以及施工监控量测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厦蓉高速公路平寨隧道施工的监控量测,阐述隧道预警在工程中的应用,进而对险情处理效果进行评价,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以夹坑隧道浅埋偏压段隧道洞口施工为例,依据隧道地质条件,综合利用砂浆锚杆加小导管注浆加固边仰坡、反压护道处治偏压技术、地表注浆、大管棚超前预加固围岩、预留核心土多台阶开挖技术、隧道拱部加固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径向小导管注浆及临时施做仰拱支护等综合治理加固和超前支护技术措施,并且通过施工监控围岩和地表变形数据,动态反馈施工加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