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通过室内动三轴试验研究了重复动荷载作用下滹沱河粉细砂的动力性质,分析了加载周期、动应力大小以及加载频率对动应变、动弹模和动强度的影响,为填砂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前言 京港澳高速公路部分路段路基填方为粉细砂路基,现在进行改扩建.需要将该路段的原有路基边坡包边粘性土挖除后进行填方施工。由于包边土挖除后里面原有的粉细砂颗粒比较粗不能进行开挖台阶.因此需要对粉细砂路堤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工序。采用其他的施工工艺造价比较高,采用注浆方式处理比较经济,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3.
柳春范 《交通标准化》2010,(19):204-207
利用盐渍土修筑路基,解决了沿海地区路基填料需要从远处调运的难题。利用盐渍土资源,辅以必要的工程改性措施进行路基修筑,是一条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周士杰 《交通标准化》2011,(16):128-130
针对粉细砂的工程特性,选用灌水碾压法施工工艺进行试验,得出了碾压参数。对国内缺水地区粉细砂填筑路基工程的压实难题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红粘土的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利用红粘土进行公路路基修筑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总结分析,提出了红粘土公路路基修筑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用砂填筑路基已越来越多地广泛应用于高等级公路工程中,但一般的路堤用中、粗砂填筑的较多,而用粉细砂、细砂填筑较少。本文简要介绍汕头市金鸿公路粉细砂路堤填筑的施工工艺,并提出施工体会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东省清(远)—连(州)高速公路某段特殊红黏土路基工程特点,提出了一种新改进的红黏土路基修筑加固技术,并根据室内和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技术能够很好地适用于此类路基工程的修筑加固。  相似文献   

8.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软土路基分步修筑固结沉降的变形特性。计算结果表明:在路基分步填筑过程中,填土加载引起内部孔隙急剧变化,水体流失产生附加应力导致路基沉降。因此,施工中通过控制填土的速度来减小路基沉降是提高路基修筑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该标段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旋喷桩和土工栅格的加固方法,通过路基施工后沉降观测数据来看,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应控制好的环节 :施工测量、工程材料、路基填土压实、路面基层 (底基层 )的修筑、沥青路面的修筑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这种路基施工技术不同于普通路基修筑进行探讨,以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技术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土工格室和土工网改善基床动态性能模型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分别使用土工网和土工格室加固基床的5组动态1:1模型试验。为了反映列车荷载对基床的长期作用,每组试验均进行了100万次的重复加载试验。测试了动应力、弹性变形、永久变形等反映基床动态特性的参量,研究 了动应力、弹性变形和永久变形随动荷载而变化的规律,并建立了相关关系。分析比较了土工网和土工格室改善基床动态性能的效果,并对效果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灌浆法加固处理软土路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红涛 《交通标准化》2010,(14):102-105
河北邢台苗大线内邱段k6+200-850路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上部地层主要由杂填土、淤泥或淤泥质土、粉、细砂组成,结构疏松,满足不了上部荷载对路基的要求,会导致路基在通车后产生较大沉降,采用灌浆加固处理方案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粉土质砂填筑路基进行了试验,总结并选择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列车轴重和运行速度对土质路基动力特性的影响,用ANSYS与FLAC3D软件对有砟轨道-路基系统进行了三维动力数值模拟,在模拟过程中,利用滞后阻尼实现了土体在循环动荷载下的非线性特性.用该方法对达成线循环加载试验段的路基进行建模计算,所得路基动应力与现场实测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在荷载振动频率与客车运行速度的转换过程中,取相邻车厢两个转向架的间距为相邻两个动应力波峰之间的距离,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客车运行速度对土质路基动力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列车轴重和运行速度对路基表面动应力影响较大,随着轴重的增加和速度的提高,路基表面动应力呈马鞍形分布的趋势愈加明显;动应力沿路基深度的衰减规律受车速的影响很小,不同车速下的动应力在基床表层内都衰减了42%~46%,再经过基床底层的扩散,衰减值达79%~82%.   相似文献   

15.
推导了车辆动载作用下路基土中竖向动应力的求解方法,提出用速度系数来表征车辆动载下路基顶面产生的竖向动应力与车辆运行速度的关系,并模拟试验确定了速度系数的取值为0.105.原位监测试验表明:车辆动载在路基顶面产生的竖向动应力值约为0 ~16 kPa,大小与车辆载重及运行速度等因素有关.计算分析了5种类型车辆动载下路基土中...  相似文献   

16.
应用动态圆锥贯入仪现场快速检测了土基贯人度,建立了土基贯入度与贝克曼梁弯沉、承载板静回弹模量、便携式落锤弯沉仪动模量及灌砂法压实度、干密度和含水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0.70.这表明动态圆锥贯入仪测试结果与土基设计指标和施工指标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可应用于土基压实性能的快速检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7.
路基土动态模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UTM-100动态伺服液压材料试验系统,对路基土进行室内三轴重复加载试验,测试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分析了含水量、侧向应力、偏应力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关系,为制定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的测试方法和取值标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A set of self-developed apparatus for foundation physical model were utilized to conduct model tests of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a steel pipe pile and several gravel piles. Some load-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including the curves of foundation settlement, stresses of piles, pile-soil stress ratio, and load-sharing ratio of piles and soil, were obtained to study its working performances in silty sand soi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ulti-element composite foundation with steel pipe pile and gravel pile contributed more than the gravel pile composite foundation in improving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ilty fine sand.  相似文献   

19.
足尺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速加载动力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足尺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设备,检测了移动车辆荷载下路面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了面层底部的动应变和土基顶竖向压应力,研究了车辆轴重、行驶速度和轮胎胎压对路面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动力响应与轴重、车速的回归模型,在不同轴重、车速和胎压下对4种路面结构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行车荷载作用下,面层底部应变响应呈拉压应变交变状态;在中等试验温度条件下,面层底部应变响应随轴重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土基顶竖向压应力呈单向应力状态,且随轴重增加而增大;车速显著影响面层底部应变响应,但对竖向压应力影响不大,仅影响应力的脉冲持续时间;随车速增加,应力脉冲时间缩短,面层底部应变响应减小;重载车辆在低速行车时对路面的破坏作用更严重,但胎压对面层底部应变和土基顶竖向压应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李毅 《交通标准化》2011,(5):116-118
针对津港高速公路垃圾填埋段地基,采用强夯桩式置换法处理,处理过程中开展了施工工艺、地基承载力、沉降观测及回弹模量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强夯桩式置换处理地基时,应分三遍夯击才能达到桩式置换效果。强夯桩式处理完成后,地基容许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预压荷载作用下地基沉降基本稳定,工后沉降满足路面要求,试验段路基回弹模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