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宇 《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29(6):43-43,45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是沥青路面最重要的承重层,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在旧路的加宽改造中,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是保证路面性能的关键因素。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施工质量控制可分为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外形尺寸管理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有着行车舒适、表面平整、低噪音、耐磨抗滑、对轮胎磨损少、施工周期短、维修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道路路面建设中。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是评定路面质量和使用性能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工程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影响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很多.路基及路面基层的平整度、路面材料的质量、路面施工机械的配置、施工工艺及施工人员素质等都是主要因素。本文结合施工实践分析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我国大多数路面地基的结构均为水泥稳定碎石,为保证公路施工质量,必须要控制好各路面基层施工技术。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质量的影响因素,其后就具体的工程案例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公路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整个公路的建设中,沥青路面占据绝大部分,并且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整体质量,沥青路面由于其施工快捷,易于维修,行车噪音低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及各级主要交通干线。当然,现阶段的沥青路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水平,做好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以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介绍了二级公路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底基层)从人员机械配置、旧路面材料分析、补强、破碎拌和、整形、碾压、养生,到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基层(底基层)技术是指把旧沥青路面面层、基层掺入一定数量、符合标准要求的水泥(或稳定剂、集料),按照设定的厚度,用冷再生机进行破碎拌和处理后,整形、碾压,并经后期养生,使其达到设计路面基层或底基层技术指标要求的施工工艺。该工艺具有施工简便快速、充分利用旧路面层材料、保护环境、质量可靠、施工进度快、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本人根据路网改造项目的实际情况,通过细致的观察、研究,对其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进行了探索。为此对冷再生施工主要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科学方法控制质量问题,保证在水稳碎石基层基础施工中严格将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相互结合,为今后的公路工程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具有板体质量好、耐久性好、干温缩较小、易于施工等特点适合做各种路面基层,所以,水稳碎石基层施工被逐渐推广和应用。本文针对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控制和要点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结合沥青路面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拌合、运输及碾压等工艺环节需要注意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对其他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引言 路面施工过程对最终路面质量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其控制环节繁多,所以对路面质量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目前高速公路早期破坏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与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格有关.正确控制施工过程,合理评价施工配置,实时监控并及时反馈信息,对保证路面质量,合理利用工程资源,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工艺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在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拌合、运输及碾压等工艺环节都对最终的路面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因此,必须对沥青路面施工各环节进行严格的工艺控制,才能保证最终成型路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路基施工质量、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处理、路面底基层及基层的施工提出了沥青路面平整度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公路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公路工程的建设中,沥青路面占据绝大部分,而其施工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公路的整体质量,进而影响到路面的的行车速度、行车舒适度及行车安全。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水平,并认真做好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工作,以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应控制好的环节 :施工测量、工程材料、路基填土压实、路面基层 (底基层 )的修筑、沥青路面的修筑  相似文献   

11.
莫延英 《交通标准化》2010,(15):166-168
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具体要求应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规定严格执行.通过阐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接缝处理技术,提出处理措施,并对宽路幅、超宽路幅沥青路面拼幅摊铺施工技术进行讨论,可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准备工作,并从热拌沥青混凝土的拌和、运输和碾压等方面阐述热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技术方法,最后阐述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接缝的处理和质量控制方法,对于高等级沥青路面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实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13.
冯艮生 《交通标准化》2010,(18):110-112
在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高级路面,对其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要保证路面的工程质量,而且要保证较好的路面平整度,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处理好沥青路面的接缝,其包括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  相似文献   

14.
成军 《交通标准化》2013,(18):49-51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压实度是检验公路质量是否合格的关键性指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研究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机械的合理选择与使用方法以及压实工艺,以期更好地保证压实效果和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立足于市政水泥混凝土道路加铺沥青面层施工质量的监控,围绕施工的主要工序,对该技术进行探讨。施工过程要做好路面病害处治、应力层设计和面层结构及材料选用方面工作,提高沥青加铺面层的性能和防止反射裂缝的形成,使沥青加铺面层符合设计标准,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行车舒适性,通过实地观察沥青路面的施工,系统分析了基层施工工艺、沥青混合料质量、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施工缝处理等四个因素对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影响,提出了控制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对策,可为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重庆市国省道干线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实践,结合重庆市涪陵区S303省道沥青路面大修改造项目具体实施情况,阐述如何控制重庆地区国省道沥青路面改造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富阳东大道地下道路工程是杭州市2010年重点工程,根据工程总体进度安排,要确保年底通车,沥青路面施工只能安排在当年12月份,且主体工程属于地下通道,施工环境较为恶劣.鉴于温拌技术具有节能减排、延长施工季节,提高不利条件下路面施工质量等特点,结合本项目的施工实际,本文重点介绍FASIR温拌剂的应用实践.  相似文献   

19.
郑硕 《交通标准化》2013,(24):47-52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是一种就地修复破损路面的过程.介绍了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技术的特点及应用,讨论了就地热再生技术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指标,可为相关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材料都得到了实际的应用。根据现代交通的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抗滑性和尽可能低的扬尘性。因此,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从选材到工艺控制、现场施工都加以严格的控制。为此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