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二甲醚物理化学特性,并在增压中冷多缸柴油机上进行了低比例二甲醚与高比例柴油混合燃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供油系统参数,在柴油机上掺烧D30(二甲醚柴油质量分数比3∶7),动力性与原柴油机相当,燃油经济性有所改善,PM排放大幅度下降,NOx在整个负荷范围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
超低排放二甲醚燃料发动机及其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震 《上海汽车》1998,(7):20-23
对超低排放二甲醚燃料发动机的国际研究动态、二甲醚燃料的制取与二甲醚发动机的燃油 射系统的燃烧系统优化作了概要分析,指出了开发该种新型发动机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燃用乙二醇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的排放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乙二醇二甲醚作为一种含氧燃料,与柴油混合配制出不同比例的混合燃料,在1台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上进行排放对比试验,研究了在柴油中添加乙二醇二甲醚降低柴油机排放的机理,并分析了排放随发动机负荷变化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柴油中添加体积分数为10%~20%的乙二醇二甲醚,可使柴油机热效率明显提高,燃烧持续期缩短,在中高负荷条件下,炭烟和CO排放大幅度降低,NOx排放稍有下降,HC排放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4.
柴油-酒精混合燃料发动机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柴油—酒精混合燃料物理化学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混合比例的柴油—酒精混合燃料发动机的性能。研究表明:柴油醇燃料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较柴油机的升高,而有效能耗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发动机的碳烟排放明显降低,在保持同样排温的前提下,其功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尾气排放明显降低;柴油机使用混合燃料后,滞燃期延长,燃烧持续期缩短。在采用推迟供油的条件下,柴油—酒精混合燃料发动机的尾气排放性能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比较了客车燃用两种不同比例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及普通柴油的能耗与排放。结合燃料生产阶段和运输过程的数据,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燃料在客车上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指标。结果表明,与柴油车相比,在全生命周期内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车的VOC,CO,NOx和PM的排放分别降低,且随着混合燃料中二甲醚比例的增加,有害排放物下降得更多,但混合燃料车的总能耗、CO2和SO2排放分别增加。  相似文献   

6.
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在柴油轿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电控单点二甲醚进气管气态喷射系统,在捷达SDI柴油机上进行了二甲醚-柴油混合燃烧的试验研究.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内对二甲醚-柴油的混合燃烧比率进行了优化,确定了二甲醚-柴油混合燃烧掺烧比脉谱.在轮毂试验台上对改装后的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轿车进行了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D30燃料特性,对某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和喷射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并进行了燃用D30燃料和柴油燃料的动力性和排放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造低压油路和调整发动机喷油泵参数后,D30混合燃料能够使发动机基本保持原机的动力性;通过对高压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和喷油嘴启喷压力进行调整,相对于原机,燃用D30燃料发动机NOx排放平均降幅为30%,PM排放最大降幅为87.8%.  相似文献   

8.
采用助溶剂解决柴油和甲醇相溶性问题并配制出柴油醇燃料,在增压中冷压燃式发动机的结构和参数不作任何调整的条件下,进行了不同甲醇含量柴油醇的燃烧、性能和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供油量一定的情况下燃用柴油醇,发动机的燃烧特性发生变化,导致性能和排放变化,且随燃料中甲醇含量的增加,变化趋势加剧,特别是在小负荷情况下。  相似文献   

9.
10.
在各国对柴油机排放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法规时,一方面不断改进柴油机结构和燃烧过程,采用直喷式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另一方面在柴油机排放后处理方面采用高效柴油颗粒捕集器(DPF)和NOx还原催化剂。与此同时,也从新燃料的途径进行大胆探索。在这一背景下,并考虑到能源的多样性,能源的安全保障,汽车产业界正关注着二甲醚应用开发的前景和市场潜力。 二甲醚的大量生产将为燃料电池的燃料来源开辟了新的渠道,从长远的能源保障战略来看,将为推广使用燃料电池车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聚甲氧基二甲醚对轻型柴油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降低柴油机的颗粒排放,将聚甲氧基二甲醚(PODE)按照体积分数10%,20%和30%掺混于柴油中,制备出柴油-PODE混合燃料(记为P10,P20和P30),在一台轻型柴油机上对柴油-PODE混合燃料进行了燃烧和排放特性试验研究,并采用热重方法分析了混合燃料的挥发性与氧化特性。结果表明:P10,P20和P30在常温下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0~5℃区间PODE掺混比例高于20%将出现浑浊现象,混合燃料的黏度随着掺混比例增加与温度升高而逐渐下降;随PODE掺混比例的增加,混合燃料的活化能下降,综合燃烧指数提高,P10,P20和P30的起始失重温度相对于柴油分别降低了3.3,4.3,5.3℃,起始燃烧温度分别降低了9.4,17.8,24.2℃;柴油机燃用柴油-PODE混合燃料时,随着PODE掺混比例的增加,滞燃期缩短,放热率曲线和压力升高率曲线向前偏移,缸内最高压力提高;在标定工况下,燃用P10,P20和P30的烟度较燃用柴油分别降低了26.1%,31.2%和34.8%,颗粒物较柴油在各粒径下的质量浓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分布峰值向小粒径偏移。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二甲醚燃料饱和蒸气压高、黏度低、易与空气形成混合气等特性,开发了低压共轨燃油系统。主要进行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软硬件开发和在油泵台架上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新开发系统的驱动下,喷油器启合及时,喷射有力,雾化效果好;并获取供油量的MAP图,实现了对喷油量和喷油定时的外触发、外同步的反馈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二甲醚掺入柴油后对燃料雾化性能的改善效果,利用阴影成像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不同掺混比、喷射压力以及喷孔直径等条件下的二甲醚-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粒子尺寸分布特性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发现:由于柴油中二甲醚的闪急沸腾作用,随着二甲醚掺混比的增加,混合燃料粒子尺寸分布曲线整体向小颗粒方向偏移,较大粒子数目较柴油明显减少,有助于降低发动机炭烟排放;喷孔直径、喷射压力等喷射参数对混合燃料雾化粒子分布有较大影响,减小喷孔直径使燃油粒子更加细化,降低喷射压力则使混合燃料雾化效果有变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二甲醚燃料供给系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二甲醚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研究概况,包括油泵一油管一油嘴系统和共轨式燃料供给系统。二甲醚粘度低导致燃油供给系统磨损和泄漏是二甲醚发动机实用化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可控预混合燃烧二甲醚发动机开发的一种用隔膜泵、磨损自补偿喷油器或者独立润滑喷油器构成的燃料喷射系统,有望从本质上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二甲醚燃料喷射压力对喷雾发展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定容容器模拟增压发动机缸内高温高压条件,利用高速摄像机观察二甲醚喷雾,探讨了喷射压力对喷雾贯穿距离、喷雾蒸发等喷雾发展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喷射初期喷雾贯穿距离与喷射时间成正比关系,在喷射后期,环境气体卷入喷雾中,喷雾贯穿距离与喷射时间平方根成正比关系;二甲醚燃料液态喷雾贯穿距离相对于气态来说非常短,DME液态喷雾贯穿距离基本不随时间的增加而增长。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一台单缸柴油机上进行的二甲醚(DME)均质压燃燃烧过程的试验研究,DME的燃烧保持了低温反应与高温反应两个阶段的特征,着火时刻较早。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气燃空当量比的变化对低温反应开始时刻影响不大,但对高温反应开始时刻有较大影响,随着燃空当量比的增大,高温反应开始时刻逐步提前,当燃空当量比为0.21时,出现轻微爆震现象。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低温反应开始时刻提前,高温反应阶段的放热率略有增大。进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升高,低温反应和高温反应时刻都有较大的提前。在进气温度(T)大于300 K后,缸内最大压力出现在上止点前,进气温度是控制着火时刻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柴油机在高原地区燃用混合燃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原地区对1台4100QB—2柴油机燃用生物柴油与柴油不同掺混比的混合燃料进行了台架试验。分析了混合燃料的物性,根据其物性和掺混比计算出当量燃油消耗率。对比分析了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的有效热效率、机械效率和负荷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原地区,柴油中加入体积比为10%~30%的生物柴油,柴油机的经济性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二甲醚客车燃料系统结构和常见故障模式;确定顶事件、中间事件和底事件及其关系;建立燃料系统失效故障树;定性分析故障现象、原因和排除方法,并提出防止燃料系统失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