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导了汽车在缓和曲线上运行时的回旋线方程以及与曲率的关系,指出回旋线参数的特点和对平面线形设计的影响。深入分析了缓和冲击、行驶时间以及视觉条件与回旋线参数取值的关系,阐述了立交匝道卵形曲线中回旋线参数和长度设置与大小圆曲线半径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运行速度对某高速公路喇叭立交的连接部的回旋线参数进行安全性分析,提出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回旋线不仅是公路平面线形设计的一部分,其在平、纵线形配合上也起着重要作用。在设计不同等级公路时要灵活计算、选取回旋线长度,做到既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又要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文章结合项目实例,探讨了回旋线在公路平面设计中的取值原则和一些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公路立交匝道布线作图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方 《公路》1992,(5):31-34
公路曲线形设计方法因为具有布线灵活、能根据需要构造任意复杂的组合线形的优点,已被引入我国公路匝道的线形设计中.然而,不论是利用手工查表计算,还是采用已有的电子计算机程序(例如国家七五攻关成果《路线CAD系统》)设计,首先都应该进行匝道方案的布置与比选,确定各线形元素(直线、圆曲线与回旋线)的大致位置和精确计算圆曲线半径R、回旋线参数A、回旋线长度L等特征值. 本文介绍一种匝道布线的作图法,设计者可根据布线元素(直线或圆曲线)的位置,在运用计算机程序计算出回旋线的精确A值后,仅仅利用直尺、圆规和普通曲线板(云形规)即可足够准确地画出立交匝道布线图.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测绘院编制供道路工程使用的《回旋曲线图集》现已出版。内容包括曲线图表和测设说明两部分。曲线图表以参数A值等于20至500分为49个档次,分列曲线元素值表并按比例尺绘出曲线图。测设说明中对基本型对称曲线、回旋曲线及其平行线、连接回旋曲线的圆曲线均列有定线测设方法,并提供灵活使用回旋曲线图表及在不同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回旋线曲率圆心坐标的推导,得到了卵型曲线上中、边桩坐标计算的统一公式,给出了卵型曲线上不完整回旋线参数的迭代方程和局部坐标系转换为测量坐标系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卵型曲线上中、边桩坐标计算的统一模型。通过算例,证明该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6.
立交出口匝道安全性判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运行速度计算方法对互通立交分流点处车辆的行驶速度进行分析,并对现行规范中分流点曲率半径R及回旋曲线参数A的取值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为判断立交出口的安全性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的依据为法国规范ICTAAL- 1985,本文阐述了该高速公路的几何设计及其与我国的异同,通过对路线平面的圆曲线半径、超高、回旋线以及纵面的纵坡、竖曲线半径取值的对比研究表明:欧洲规范在几何设计上,对于平曲线最小值、最大纵坡的要求基本一致,但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回旋线长度、竖曲线最小半径的要求差异较大,总体上欧洲规范的要求要宽松些,给了设计者以更大的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8.
高晋生  柴瑞 《公路》1997,(10):45-50
以回旋线问题的解决为基础,以积木法、交点法、控制法、参数法及移法等设计方法为主线,全面介绍HEAD系统在公路平面线形设计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缓和曲线设计的新法—等代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缓和曲线的设计是公路路线,互通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由新的角度,从分析回旋曲线的性质入手,利用回旋参数A=√2/2时回旋曲线的特征进行缓和曲线的设计,从而找聘种设计缓和曲线的新方法-等代曲线法,并利用高等数学的有奖理论对该方法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0.
纵方  杨磊 《华东公路》2002,(2):31-34
利用回旋线的直角坐标方程、改进的坐标转换公式,从解析法的角度出回旋线上桥的桩位坐标计算公式。并用Qbasic语言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11.
通过设计工作的实践,探讨互通立交平面线形设计的具体步骤、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对匝道线元参数的取值、线元参数与运行速度的关系、线形设计的连续性与协调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2.
栗志海 《公路》1995,(2):41-42
互通立交平面线形是互通立交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互通立交平面线形常用的有:单圆曲线、对称型曲线、非对称型曲线、卵型线、复曲线等等。所有这些线形在数学上均是由直线、缓和曲线(即回旋线)和圆曲线等三种线元组成。因此,将互通立交平面线形解释为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及其组和。三种线元分别由下列元素确定。门)直线:①FF线型代码(直线FF一见);②直线长度。门)缓和曲线:①FF线型代码(缓和曲线FF一2);②F偏转系数,左偏为。一厂;右偏为“十户;③A缓和曲线参数;④RO缓和曲线起点半径;⑤RI缓和曲线终点半径。(3…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84>>提出的使线形连续,协调,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最好设计成1:1:1为前提,导出了既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又能迅速,准确地确定基本型和S型曲线的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公式,并确定了临界值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互通式立交平面线形设计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互通式立交平面线设计新方法-控制线元法,该方法以“部分回旋线+圆曲线”为控制线形单元,结合路线起终点的控制信息,能迅速而有效地进行互通式立交平面设计。  相似文献   

15.
道路新型缓和曲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汽车行驶力学理论出发,研究以回旋线为特例的新型缓和曲线--回旋曲线族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论证了回旋曲线族作为缓和曲线符合道路行驶力学特性,对各种地形有很好的适应性,可作为一种新的缓和曲线设计方法应用于道路线形设计中。  相似文献   

16.
刘观惠  周巍 《东北公路》2002,25(4):44-46
本文提出了由外距长控制设计的带回旋线的平曲线设计方法,包括公式的推导,应用步骤和实例。  相似文献   

17.
卵型曲线上任意点座标计算的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应 《华东公路》1997,(6):59-62
卵型曲线采用了不完整的回旋曲线,施工放样时计算极为复杂。本文根据回旋线的特性及极座标放样的原理,提出卵型曲线上任意点座标计算的新方法,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18.
为使平曲线加宽后公路曲线舒顺流畅,接近于汽车轮胎的运动轨迹,路容更为美观,对用回旋线作为加宽缓和段内侧边线的问题,运用微积分和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在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内侧设置回旋线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并用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游润卫  池秀静 《公路工程》2008,33(1):91-92,113
根据S型曲线在超高过渡计算时遇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对“S型曲线”在两反向回旋线衔接处进行用斜脊式路拱设计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五次代数式公路缓和曲线是在西安公路学院周楫教授对公路缓和曲线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本文阐述了五次代数式缓和曲线的线型特性,以及它相对于回旋线的改进。并认为:五次代数式缓和曲线替代回旋线,用于高等级公路的线形设计,将会使路线质量有所提高。同时使路幅设计更加合理、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