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冻土路基稳定性主要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公路正常使用的基本条件,特别是在有高含冰量冻土与地下冰分布的青藏公路,影响路基稳定的因素和区域环境更为严峻。在高原冻土地区进行路基设计,只有掌握的影响冻土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才可保持冻土路基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季冻区公路路基沉降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公路常发生冻胀病害,需要对路基的设计、施工等进行改进。文中结合213国道朗川段改建工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研究,对季冻土区公路路基隔离层的设置参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3.
藏北高原冻土工程地质特性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高原冻土的成因、特性,探讨其对公路路基、路面及结构物的影响,提出判别及处治措施。指导高原地区公路的勘察设计。  相似文献   

4.
冻土区域存在着公路结构设计上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由于较多环境因素的介入,而使得公路冻土路基结构设计一直是一个较难逾越的难题。公路冻土路基普遍存在着冻胀与融沉双重病害,对抗这两种病害,保障道路的高稳定性的关键,就在于排水与隔水系统,以及隔热与持温系统,同时,更在于将这一系列措施整合为一个封闭的公路冻土路基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5.
以省道308线伊尔施至柴桥段公路为例,介绍东北大兴安岭地区内蒙古境内多年冻土的特征和对公路产生的病害,在分析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产生病害原因的基础上,以地基稳定为核心,提出了针对不同冻土路段的路基设计原则,以减少冻胀、融沉带来的工程病害问题,为公路安全运营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6.
青藏公路多年冻土路基病害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汪双杰  霍明  周文锦 《公路》2004,(5):22-26
根据青藏公路30年观测调查资料,分析不同时间段多年冻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的主要类型与特征。通过典型路段路基病害揭示,在全球气候趋暖的环境背景下,路基下多年冻土升温,冻土上限下降,冻土退化融化,由此导致的路基病害仍在发生、发展,路基病害以融沉为主,路基变形极不均匀。长期实践证明,传统的靠提高路堤保护冻土来保证路基稳定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应探索主动冷却路基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青藏公路病害调查资料表明:热融沉陷是多年冻土区主要的路基病害之一,提高公路路基高度可以有效地控制路基变形,防止融沉病害.针对这一工程问题,提出了“冻土路基高度效应”的概念,描述因路基高度变化而引发的冻土路基变形、破坏等规律.基于冻土路基热弹塑性融沉计算模型,得到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路基变形随路基高度的变化规律,与实测数据相比,计算模型合理可行.计算结果表明:冻土路基的变形主要受控于多年冻土层的融沉变形;“路基高度效应”对于冻土路基变形影响较大;高温多年冻土区的路基融沉变形十分可观,其变形速率尤其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基于G214既有公路现场调查和实体监测,对公路沿线冻土特征与道路病害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深入分析。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对沿线路面病害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路基路面的病害类型及病害程度主要与路面类型、冻土类型和路基高度有关。结合现场调查结果和监测资料分析,对G214沿线公路病害成因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得出冻土区道路的病害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融沉变形引起的。通过对沿线路面实测变形调查和分析,得出了在路面宽度为8.5 m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纵裂发生的位置和路面发生纵裂时的临界沉降值,这对冻土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地区修筑公路,由于冻土土质、温度、水及荷载的作用引起应力场变化和重新分布,易使路基出现冻胀、翻浆、融沉等病害和桥涵出现冻胀隆起、融化下沉等病害。基于漠河—洛古河公路路基设计的实践,探讨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公路路基勘察手段、设计方法及工程中采取的措施,以有效减少多年冻土给公路建设带来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青藏公路冻土路基设计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冻土路基设计、施工的工程实践,论述了冻土路基设计的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外业调查及冻土路基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由于青藏高原恶劣的环境影响,多年冻土路基病害却严重地影响着青藏公路的正常运营。结合青藏公路格拉段整治改建工程路基施工的实际情况,探讨浅谈高原冻土病害路基施工的处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原草原、湿地地区公路设计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蹇依  潘荣伟  王建 《中外公路》2006,26(3):11-14
对于路线经过的生态环境脆弱的高原草原、湿地保护区域,季节性冻土路基处理和特殊生态环境保护尤为重要。该文从冻胀、翻浆产生的机理出发,介绍了不同路基高度,可采取不同的处治方式,并根据生态环境特点,进行专门的生态环境设计。总结了适合高原草原、湿地地区的公路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东北岛状多年冻土的冻土温度高、受地表植被及土质岩性和地表水影响大、分布面积小、冻土厚度薄等特征为依据,结合对已有的多年冻土区公路建设的成果提炼后再创新,按预先融化冻土、控制冻土融化速率和保护冻土的路基设计原则,分别提出了冻土厚度小于2 m、大于2 m的路基设计技术方案,对东北岛状多年冻土区的公路路基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选取某高原铁路多年冻土典型区段,依托冻土观测桩开展冻土路基沉降监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2010年~2019年间,受气候及工程影响,该段路基下的原多年水热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冻土退化现象非常普遍,路基10年累计沉降量大于0.1 m的测点数占总测点数的17 %;由于左右测桩不同位置的环境细微条件不同,导致沉降量存在差异,但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冻土路基累计沉降量与时间线性关系显著,对未来路基沉降进行预测,提前预防各类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青藏公路所跨越冻土地区连续多年现场观测所得到的数据,得出冻土地区低温区和高温区路基温度场的分布状态。根据所测高低温地区数据对比分析可知,低温区公路使用状态正常,路基一直维持在稳定状态,能够满足使用要求;高温区路基则容易产生大的沉陷,影响公路正常使用。文章针对性地提出了冻土地区公路路基施工设计原则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勇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4):55-57,M0008
公路填挖交界面因路基原始状态不同,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差异沉降,从而引发路基的多种病害。结合公路填挖交界处路基的典型病害形式从设计、施工及环境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通过路基的冲击试验,从基底处理设计、抗冲击设计、土工格栅的布置设计及防排水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病害的处理设计,最后提出了加强施工监管和后期养护的有效管理措施,期望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区公路斜坡地形路基病害类型及处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区公路路基由于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容易出现各类路基病害,且病害后果往往严重,病害处治难度通常较大。提出山区公路路基病害的3种常见类型,分析路基病害的形成机理,确定路基病害工程处治的原则。通过工程实例分析,研究路基垮塌病害的应急处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青藏公路长期处于高寒、恶劣的特殊环境中,以水害(冻土)为主要特征的各种路基病害频繁发生。对青藏公路主要路基病害中的水害问题进行了调查,在昆仑山口至五道梁段,选取典型水害分布点,从水文地质角度出发,总结了青藏公路的主要公路水害问题,分析了引起相应水害问题的水文地质机理。  相似文献   

19.
青藏铁路多年冻土的分析与路基防护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瑞杰 《路基工程》2008,(3):180-181
针对青藏铁路路基工程独特的高原特点,分析高原多年冻土的分布特征和相关性状,阐明高原冻土对铁路路基的影响机理,同时指出保护冻土的必要性和主动防护铁路路基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0.
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几种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阐述青藏铁路高原多年冻土区施工中采用的几种保护冻土措施,根据现阶段青藏铁路路基裂缝发展情况,证实了这几种保护冻土措施的有效性,并对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