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指标如级配、油石比、压实度、厚度等进行了变异性统计分析,对所呈现出的变异性规律进行了探讨,对沥青路面施工控制中如何减少施工参数变异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参数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指标如级配、油石比、压实度、厚度等进行了变异性统计分析,对所呈现出的变异性规律进行了探讨,对沥青路面施工控制中如何减少施工参数变异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任晨 《上海公路》2020,(2):10-12
排水沥青路面是一种排水降噪的功能型路面,其骨架空隙的结构使其具有与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不同的性能特点。现研究了排水沥青路面性能的影响因素,评价了空隙率、压实度、分块施工对-13排水沥青混合料肯塔堡飞散损失、动稳定度、扭转飞散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空隙率偏大和压实度不足,都会降低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抗飞散和抗车辙性能,分块施工造成的冷接缝不利于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抗扭转破坏性能。因此,应加强排水沥青路面的空隙率设计和压实度控制,尽量减少施工冷接缝。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抗车辙性能相关关系的研究,提出控制施工现场沥青混合料成型空隙率(压实度)的重要性。根据实践经验,结合云南省的实际施工情况,提出控制好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湖北省京珠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三大目标:抗水损坏、抗高温车辙、抗超载重载,重点介绍统一规范原材料,拌和楼打印实时反馈控制级配,压实度与现场空隙率双重控制等方面的控制方案与经验。  相似文献   

6.
沥青路面水损害试验模拟环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水损害试验模拟环境提出了冲刷与冻融相结合的设计了方法和过程,并通过试验分析水损害试验中的不同影响因素,即油石比、空隙率、胶结料、级配来了解预防水损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推广橡胶沥青路面在交通领域的应用,本论文利用理论分析以及相关的实验,通过降低油石比和提高胶粉掺量实现了经济型橡胶沥青路面,并对经济型橡胶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论文中所讨论的橡胶沥青生产工艺指的是湿法,所选用的级配为AC-13。  相似文献   

8.
压实度是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针对目前沥青路面普遍存在的早期损坏及耐久性不足的问题,结合京珠高速公路粤境曲江至北兴段路面扩建工程实测数据,对压实度的变异性及施工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改善压实度的施工措施,以期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目前关于空隙率与疲劳性能的研究很多,不过大部份都是处于配合比设计阶段,研究不同空隙率对疲劳性能的影响.而配合比设计后,通过施工压实导致的不同空隙率对疲劳性能的研究很少.为了分析施工空隙率与疲劳性能的影响,该文开展基于下面层施工空隙率对疲劳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施工质量的变化导致的空隙率对疲劳性能影响符合客观规律,可提高压实度来增强下面层的抗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10.
沥青路面质量指示仪(PQI)可以快速地对沥青路面压实密度进行无破损检测,测量精度高。论述PQI在控制、检验及评价沥青路面施工压实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PQI和传统钻芯法测出的压实密度的相关性,验证PQI控制及检验施工压实度和质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PQI用于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沥青混合料的现场压实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它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使用性能.该文研究了不同现场碾压模式与沥青面层压实均匀性的关系,涉及到多种不同热拌沥青混合料类型的压实过程,并从路面上多个不同位置钻芯取样进行试验,根据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空隙分布情况分析了不同碾压模式对路面压实均匀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现场压实与室内压实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评价各种路面结构的抗车辙性能,建立基于蠕变参数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3种不同的中下面层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进行车辙深度计算。结果表明:路面结构产生的车辙断面均呈现“W”形分布,车辙最大值出现在车轮轮迹正下方,由于中面层的横向迁移,两端产生了隆起变形。3种路面结构的车辙发展与沥青混合料的蠕变规律相符合,SBR沥青混合料作为中下面层的路面结构抗车辙性能最好,70#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的抗车辙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3.
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抗车辙性能临界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亮  王端宜  詹小丽 《公路》2008,(12):183-188
车辙是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而空隙率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性能最为显著的要素之一,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其抗车辙性能影响较大.首先以影响空隙率最为主要的3个因素(压实功、沥青含量,级配结构)作为基点,设计了3种不同条件下形成不同空隙率的试验方案,然后借助于车辙仪进行室内试验,并对得到的试验结果从理论上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最终确定了每种试验方案沥青混合料空隙率与最佳抗车辙性能的临界点,这为下一步设计出最优抗车辙性能沥青混合料级配奠定了实践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的几个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其中包括利用老路时如何避免不均匀沉降;采用低塑指低液限粘土做稳定土底基层时如何保证强度;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基层时如何满足强度要求又避免出现收缩裂缝;SBS改性沥青多碎石混凝土配比设计等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排水路面早期主要受水损害较多,一旦发生破坏,对路面的正常使用性能影响较大。为了改善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展开研究SBS掺量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影响。选取SBS掺量为3.0%,4.5%,6.0%,7.5%,9.0%五种改性沥青,通过沥青混合料浸水飞散试验,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浸水汉堡车辙试验对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评价,对比分析不同SBS掺量对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试验表明,高掺量的SBS改性沥青有效改善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综合考虑,推荐较佳SBS掺量为6.0%。  相似文献   

16.
以压实参数和间接拉伸强度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  李宇峙  李映萍 《公路工程》2008,33(2):54-57,63
车辙,又可称为永久变形,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沥青混合料的破坏过程可由莫尔—库仑破坏理论分析。这种理论认为材料的剪切强度是由粘聚力和内摩阻力共同提供的。间接拉伸试验测出的间接拉伸强度IDT可以较好的表征混合料的粘聚力,但它却无法提供集料内摩擦角的信息。从旋转压实仪(SGC)获得的压实参数可以提供集料内摩擦角的信息,但却无法表征粘聚力。因此,同时利用压实参数和IDT强度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是可能的。研究表明:从APA车辙试验评估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可以回归为从SGC得到的压实参数、混合料的体积参数以及用马歇尔稳定度仪进行间接拉伸试验获得的IDT强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17.
以压实参数和间接拉伸强度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辙,又可称为永久变形,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沥青混合料的破坏过程可由莫尔——库仑破坏理论分析。这种理论认为材料的剪切强度是由粘聚力和内摩阻力共同提供的。间接拉伸试验测出的间接拉伸强度IDT可以较好地表征混合料的粘聚力,但他却无法提供集料内摩擦角的信息。从旋转压实仪(SGC)获得的压实参数可以提供集料内摩擦角的信息,但却无法表征粘聚力。因此,同时利用压实参数和IDT强度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是可能的。研究表明:从APA车辙试验评估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可以回归为从SGC得到的压实参数、混合料的体积参数以及用马歇尔稳定度仪进行间接拉伸试验获得的IDT强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18.
以压实参数和间接拉伸强度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辙,又可称为永久变形,是沥青路面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沥青混合料的破坏过程可由莫尔-库仑破坏理论分析.这种理论认为材料的剪切强度是由粘聚力和内摩阻力共同提供的.间接拉伸试验测出的间接拉伸强度IDT可以较好的表征混合料的粘聚力,但它却无法提供集料内摩擦角的信息.从旋转压实仪(SGC)获得的压实参数可以提供集料内摩擦角的信息,但却无法表征粘聚力.因此,同时利用压实参数和IDT强度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是可能的.研究表明 从APA车辙试验评估的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可以回归为从SGC得到的压实参数、混合料的体积参数以及用马歇尔稳定度仪进行间接拉伸试验获得的IDT强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19.
SBS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平  吴超 《公路》2006,(1):175-178
与基质沥青相比,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更加复杂,因此,选用更合适的评价指标是必要的。采用测力延度试验,本文分析了不同SBS改性沥青在不同温度,不同改性剂掺量下的性能变化特点。选用柔量D/FZ,应力差值比(F1-FZ)/(F0-FZ)和能量比W2/W1作为评价指标并加以阐述,以更有效地评价SBS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相似文献   

20.
保持恒定连续的摊铺速度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保证的基本要求。确定了路面施工机群参数合理匹配的原则,分析了机群参数合理匹配的图解方法,并给出了压路机的施工工艺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