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通过对石化产业基地内现状雨水排水系统的调查分析,归纳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基地内建设、开发情况,秉持"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针对性地提出了灰色措施与绿色措施相结合的规划方案,提高区域雨水排水标准,为基地内后续雨水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案.  相似文献   

2.
雨水利用是当今雨水规划必须面对的课题。不同形式的雨水排水系统对水体水质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直接影响雨水能否合理利用。在本次东营市雨水规划编制中针对该市对雨水工程的要求,重点关注了雨水利用问题,并围绕该市雨水水质能否达标排放展开了讨论,可供类似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3.
郊野公园设计过程中需在系统性生态理念指导下,根据项目内的水系和地形条件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结合实际项目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回用,达到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经案例分析水量平衡体系、实现了良好的雨洪调蓄功能。景观水体的补水优先取自项目内收集回用的雨水,实现局部生态循环补水。在汇水坡面整齐、水塘较多的项目背景下,进行局部水系规划,建立一个清晰的标高体系,并且分析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水流方式,通过水平衡计算分析雨水资源优化利用效益,提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4.
结合无锡某厂区的防洪和雨水利用,根据厂区的地形、建设方案和市政规划,分析内涝的产生与山体洪水的威胁,计算排洪沟的尺寸,进行防洪和山体雨水利用设计,年可收集山体雨水量约4 711 m~3。通过年均水量平衡计算,厂区屋面年雨水收集量17 812 m~3,除满足景观及绿化用水外,有10 245 m~3可用于生产用水,使厂区径流系数减少52%。逐月计算水景、绿化、雨水收集及雨水处理系统的水量平衡,年可以收集利用22 523 m~3雨水,节约水费10万余元。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态型的道路排水方式实现雨水资源化,从而缓解水资源匮乏的紧张局面是城镇化高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道路雨水花坛作为一种生态型的道路基础设施,其占地面积小、可操作性强、生态功能多样、景观效果好。该文介绍了道路雨水花坛的设计方案。通过合理布置和有效分区,可实现雨水收集利用、过滤、渗透、调蓄、滞留等多种生态功能,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跨越敏感水域桥梁雨水集流系统集流范围和功能的基础上参考以往设计经验和成果,分析确定了集流系统的组成及布置形式,研究并总结了截流管管径及急流槽容积的计算方法,以跨越黄河水源地保护区的西固黄河大桥为背景,计算确定了该桥集流系统相关参数的取值,设计的集流系统能较为合理的满足桥梁排水和排污要求,确保桥面雨水径流及时排出、减轻水污物径流对水域的污染、规避环境风险,为日后设计跨越敏感水体桥梁桥面雨水径流和桥上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径流的有效收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初期雨水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infoworks软件在现有雨水排水系统上增设初期雨水收集管网,以初期雨水污染物的收集效率为切入点,研究初期雨水收集效率对降雨强度、入流点数量、入流点位置等变量的响应,寻求初雨收集率最大时的管网入流点最优设计,以期对实际工程提供理论支撑和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8.
卢钢  姚智文  马升平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8):186-187,216,15,16
在水资源急缺以及雨水利用技术大规模应用下,对青岛高新区提出了雨水利用的开源模式,并进行雨水利用试点,可促进该区域的水资源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
雨水资源属于非常规水资源的一种,雨水的资源化利用能够增加水资源量,有利于缓解缺水现状。针对福州的城市特点,研究水资源的现状、雨水资源的特点,以及国外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进展,给出福州市区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方向,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城市景观水系补水水源和水质维护等问题,根据国内外建设现状及其景观性、生态环境和防洪排涝的要求,提出基于水质水量控制的分析方案。以某缺水城市大型景观水系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应用研究,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水系调度系统。结果表明,通过对水体的输入项与输出项科学全面地分析决策,在满足景观水系水质要求的同时,提高了雨水利用率,减少了再生水补水量和循环净化水量。  相似文献   

11.
排水管网是否完善对于城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排水合流制易造成下游河道污染、排水能力不足,也会造成城区内涝。以宁河县老城区为例,通过对其排水现状情况的调研分析,总结归纳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规划改造方案,力求构建系统合理、功能完备、可操作性强的排水管网方案。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安康市雨水防涝规划编制的必要性、范围、期限及目标。具体内容包括雨水规划、排涝规划,并对规划的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对国内同类山区雨水防涝规划的编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从周至县的雨水系统规划设计出发,针对其水资源缺乏和防洪排涝的现状,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雨水系统规划参数、管网定线、雨水资源化利用以及规划实施建议,对周至县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的分类,探讨了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现状,特别对上海市城市雨水利用的相关研究和工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结合上海实际情况,提出上海市城市雨水利用应与生态小区建设相结合、与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相结合的观点,使雨水资源在源头得到资源利用,在末端得到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15.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宵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10-114,16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连串的矛盾,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日益重要,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应运而生。该文介绍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是一种成本低、实施便利、见效快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通过对道路横断面的布置的调整,增设雨水收集设施,将道路路面的雨水先通过道路雨水收水口进入地下盲沟网路,达到雨水过滤、绿化灌溉、绿化储水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水资源供求矛盾的加剧和水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介绍国内外雨水利用现状,探讨了单级介质过滤雨水与复合介质多级过滤雨水的处理技术,并进行了多级过滤雨水回用风险评估,量化风险可能给人们带来的影响或损失。  相似文献   

17.
段晓东  钱玮 《交通科技》2011,(Z2):164-167
介绍了国内外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现状,结合无锡市清晏路雨水收集再利用方案的设计,对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了目前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根据各区域发展条件和降雨情况讨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项目实例探讨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屋面雨水通过收集管道、沉淀池、蓄水池和过滤系统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处理后用于水景循环、灌溉绿化等再利用,以实现节水节能目标,改善和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城市雨水利用备受关注,虽然雨水利用方式和效果多种多样,但都需要将雨水单独收集后进行利用。通过对雨水利用工程与城市排水制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旨在提倡重视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建立雨污水分流制度,促进雨水利用工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针对交通枢纽雨水内涝问题,从高架道路、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角度,分别提出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枢纽道路服务能力。对于高架道路,采用了排水性沥青路面、雨水浅层蓄渗技术,以减少路表径流;通过雨水处理与利用装置,实现了雨水循环利用。对于地下道路,可采用自流排水、调蓄排水与抽升排水,同时可选择排水交通复合型隧道防洪。对于地面道路,可采用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等措施进行雨水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