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超长联大跨连续梁桥合龙顺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长联大跨连续梁桥体系及受力状况比较复杂,合理的合龙顺序对桥梁的施工控制非常重要.为得到该类桥梁合理的合龙顺序,以内蒙古某一联13跨100 m连续梁桥工程为背景,采用有限元法计算3种不同合龙顺序方案下主梁的上下缘应力、主梁的竖向位移及支座纵向位移,以此为主要控制目标确定该桥合理的合龙方案为部分奇数跨合龙→相邻T构小合龙...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合福高速铁路线上江田特大桥为背景,介绍大跨铁路连续梁悬臂浇筑施工工艺流程,以及连续梁悬臂浇筑线性控制的难点及措施。通过有限元仿真模型计算了连续梁各节段理论变形值,并进行了连续梁桥各结构参数的敏感性分析,找出了显著影响连续梁桥线性变化的参数。成桥后表明:合拢段误差满足规范要求,主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运营20多a后,某大跨径变截面连续梁桥主梁出现了较严重的裂缝及跨中下挠现象,影响桥梁的结构安全及正常使用。本文结合该桥的荷载试验结论以及原桥设计状况的复核计算,对主梁病害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提出中跨张拉体外预应力加固和中跨跨中增设钢桁架两种加固方案,经加固效果、施工难易程度及经济性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推荐合理的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4.
洪叶南 《公路交通科技》2012,(6):339-340,360
大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使成桥线形和内力最大限度地满足设计要求。影响跨度连续梁桥施工控制精度的因素众多。其中,在施工过程中,主梁线形和主梁应力是施工控制的关键因素。该文以某3跨连续箱梁桥为工程背景,对施工过程中主梁挠度、应力进行了观测,监控效果良好,可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沪宁城际铁路跨娄江(85+135+85)m三孔一联连续梁为全线最大跨度连续梁桥,采用挂篮悬浇与支架现浇组合施工,此类大跨度连续梁采用两种不同工艺的组合施工,主梁的线形控制非常关键,文章结合该桥主梁线形控制的施工实际,介绍连续梁的施工方案、线形控制的目的和要点、线形控制的计算分析方法,为同类桥梁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凌忠  蒋严波 《中外公路》2012,(3):195-198
通过总结国内外联接铰的类型、特点及其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厄瓜多尔国家联合大桥多跨长联预应力连续梁联接铰的设计特点,靠近跨中部位设置联接铰用于传递两联主梁活荷载产生的剪力和弯矩,约束两端主梁的竖向、横向相对变形及相对转动,释放主梁混凝土收缩徐变、体系温差及地震产生的纵向相对位移,解决了多跨长联预应力连续梁位移过大的难题。施工中采用钢管支架现浇、水箱预压等措施控制线形。  相似文献   

7.
三角塘沪昆铁路跨线桥全长660 m,其中第4联主桥为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结构,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上跨韶山灌渠。运用有限元软件对其连续梁桥进行计算,分析不等跨连续梁结构受力特点,得出几点结论,可用以指导不等跨连续梁桥结构的施工图设计。  相似文献   

8.
纵向预应力束筋张拉对连续梁桥挠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虚位移理论计算了桥梁纵向预应力束筋张拉对连续梁桥主梁挠度的影响,编制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计算了预应力张拉前后主梁挠度的变化值,并将实际工程的实测值与计算值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计算公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世界桥梁》2021,49(4)
为了解混凝土连续梁与悬索组合桥结构体系的受力特性,建立(70+185+70) m混凝土连续梁与悬索组合桥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其结构内力,分析垂跨比、边中跨比、主梁抗弯刚度对该组合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同等跨径自锚式悬索桥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凝土连续梁与悬索组合桥主缆拉力和跨中挠度均小于同等跨径自锚式悬索桥,与同等跨径自锚式悬索桥相比,活载作用下组合结构主缆拉力小76.04%,跨中挠度小66.32%;组合结构前10阶自振频率均大于自锚式悬索桥,1阶自振频率约为自锚式悬索桥的3倍;组合结构的竖向刚度随垂跨比和主梁抗弯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边中跨比的增大而减小,与自锚式悬索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为从有利于各墩协同抗震的角度探讨适用于长联大跨连续梁桥的减、隔震技术,以内蒙刘召黄河大桥主桥其中一联(55+10×100+55)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为背景,开展摩擦摆支座隔震、粘滞阻尼器减震及盆式橡胶支座抗震研究。建立全桥有限元计算模型,采用双线性滞回模型模拟摩擦摆支座、Maxwell模型模拟粘滞阻尼器,输入50年超越概率2%的3条地震波进行非线性时程反应分析。结果表明,长周期长联大跨连续梁桥的隔震机理为通过减弱制动墩对主梁的约束来减小作用于制动墩顶的有效主梁质量、改制动墩单独抗震为各墩协同抗震;摩擦摆支座隔震可有效地提高其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1.
文中论述了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的基本设计,指出了设计中需注意的问题,同时对不同跨数连续梁桥的动力特性和纵向地震作用的计算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汶川地震中,斜交桥区别于直桥的典型震害现象为主梁的面内刚体转动.为研究其震害机理,以2跨及3跨预应力混凝土斜交连续梁桥为研究对象,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碰撞效应和结构偏心效应对主梁转角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斜交连续梁桥在地震作用下导致梁体面内刚体转动的主要原因是梁体与桥台或桥联间的碰撞效应与结构偏心效应.  相似文献   

13.
跨花地河大桥连续梁施工控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武广客运专线的设计及规范要求,对客运专线上主跨为125 m的跨花地河大桥连续梁的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控制内容包括:箱梁的线形、应力和温度.控制结果表明:在气温变化较为平稳的0:00~5:00进行合龙施工有利于降低箱梁温度荷载;主梁线形平顺,中跨合龙段高程偏差、全桥轴线偏差及全桥合龙后通测的成桥线形均在设计允许误差范围内;主梁截面应力实测值与计算值比较吻合,达到预期的质量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某拱形连续梁进行分析,通过与同等跨径连续梁桥的受力状态对比,结果表明,拱形连续梁的主梁在恒活载作用下正负弯矩较连续梁桥大幅减小,结构刚度也更大。对拱形连续梁结构的矢跨比进行参数化分析,说明矢跨比对拱形连续梁的内力、变形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陈家洲湘江大桥主桥为(40+68+4X100+68+40)m的8跨长联连续箱梁桥,合龙口多,体系转换复杂,施工监控难度大。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了主梁应力和变形,并对合龙方案进行了优化和参数分析,确定了先副跨后次边跨再中跨的对称合龙方案;对施工过程关键截面的应力及关键工况的线形进行监测,并将实测结果与计算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陈家洲大桥主桥主梁线形和结构内力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为类似连续梁桥的施工监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某城市立交的七跨连续梁桥为例,开展了成桥动、静荷载试验。根据静载试验的实测挠度和应变,计算校验系数,确定连续梁桥的实际承载能力;进行行车动载试验,确定连续梁桥的主要参与工作频率成分及实际冲击系数,并将实测冲击系数与数值模拟的冲击系数及按各国规范计算的冲击系数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多跨连续梁桥的刚度、强度及动力性能等均满足要求,桥梁性能良好,实际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连续梁桥静载作用下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韩富庆 《中外公路》2006,26(6):141-144
该文应用ANSYS软件的APDL参数化技术建模并进行计算,对影响箱形变截面连续梁桥的受力因素如顶板、底板和腹板的厚度及边跨与中跨比、中跨与跨高比等进行了讨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进行了参数分析,得到了影响连续梁桥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该结果可为连续梁桥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高铁连续梁桥龙卷风荷载特征,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手段,开展了高铁连续梁桥龙卷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首先,以Ward型龙卷风发生装置为物理原型,按照原理相仿和等效替代的原则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然后,基于上述模型开展龙卷风场数值模拟,并与文献提供的风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龙卷风场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以某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将该桥三维模型建于上述数值龙卷风场中心,研究龙卷风作用下高铁连续梁桥结构表面风压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型可较好地模拟龙卷风场的基本特征;龙卷风袭击高铁连续梁桥时,风场受主梁和桥墩的干扰较大,涡核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其中,主梁底部风场的涡核半径增大,形成较大范围的高风速区;桥梁结构表面存在较大压差,正负风压极值之差约为负风压极值的2.5倍;负风压出现在主梁跨中的较小范围内,且主梁顶面的负压绝对值高于主梁侧面和底面;正风压极值出现在主梁端部迎风侧,且桥墩迎风侧也承受较高的正风压作用。上述极端不均衡的风荷载在桥梁设计时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预应力混凝土鱼脊连续梁桥施工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筑苏  李元兵 《中外公路》2012,32(4):161-164
根据鱼脊连续梁桥构造特点及力学特性,通过有限元模拟方法,研究探讨了鱼脊梁施工工艺、鱼脊预应力束合理张拉、合龙方案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鱼脊连续梁由鱼脊和主梁共同受力,主梁以受压为主;鱼脊梁宜分层、分段施工,鱼脊预应力宜分批分散布设、张拉。同时,研究发现先结构体系转换后中跨合龙会导致中跨线形下挠明显,对跨径150m以上的连续梁线形控制较危险。最后,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给出影响鱼脊连续梁桥线形控制的主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曲线桥地震反应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对一座七跨曲线连续梁桥的地震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曲率半径,墩与主梁之间不同联结方式等因素对曲线桥地震反应的影响,比较了水平地震动单向输入与双向输入时其地震反应的差别,研究了用反应谱法计算曲线桥地震反应时的精度,计算中震选取的振型数及最大值的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