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城市高架桥-地面复合型交通噪声特征实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济南市北园大街高架桥的实地调查和交通噪声监测试验为例,分析城市高架桥-地面复合型交通的交通流特征和交通噪声衰减特征,为高架桥-地面复合型交通模式的噪声预测和降噪措施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高架桥粱由于封闭性强、离地面较高,使得紧急救助及快速疏散难度大,防灾抗灾能力差,因此有必要设置高架桥梁的快速疏散系统.针对快速疏散系统在城市高架桥梁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高架桥梁上快速疏散系统的内容,包括紧急停车带、紧急步行通道、地面衔接通道.以实现灾害环境下高架桥梁的快速疏散及紧急救助.重点对港湾式紧急停车带、疏散楼梯、地面衔接设施的位置与尺寸进行分析,并给出推荐设计值及设计样例,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问题严重,而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公交交通基础设施不足均制约着公共交通的发展。以西安市绕城高速桥下公交场站设计为例,从确定公交场站功能和规模,交通组织方案,总体布局方案,消防安全方案几方面详细阐述高架桥下设置公交场站的设计方案,探讨利用高架桥下空间建设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方法,落实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理念。  相似文献   

4.
以广州市人民路高架桥改造为例,以可持续发展交通理念为指导,改变人民路高架桥通行机动车为主的使用功能,发挥慢行交通功能,扩展老城区慢行交通空间,计划打造成城市高架公园,提升广州城市品质化建设.目标是通过对城市现状立体空间、平面协调、整体风貌、文脉延续等方面的协调统一,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通过人民路高架桥改造案例,实现集"文化、旅游、商业、交通、休闲"五位一体的城市高架公园慢行系统典范,实现老城市焕发新活力.  相似文献   

5.
以温州会展商务区为例,对城市地下空间的交通组织规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地下空间交通组织规划的构成部分和规划组织原则,并对城市地下空间的步行系统、车行系统、地下及地面交通衔接系统进行了系统解构、功能分析和方案介绍,其研究成果可供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6.
围绕城市发展的CBD中心区域,分析城市开发的定位,结合片区地块开发强度及相关配建指标、城市定位等进行分析,明确城市CBD中心的地下道路系统定位、路网结构及车行流量需求。通过合理的组织地面及地下道路系统,建设CBD中心地下道路系统骨架,结合地下空间实行三维立体开发、功能复合化的地下综合体,打造融合交通、商业、公共服务、停车、绿色市政的复合型地下城市CBD中心综合体。  相似文献   

7.
城市快速路与地面道路交通整合控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城市快速路与普通城市道路交通整合控制的必要性,叙述了国内外研究者提出的比较成熟的匝道控制方法及匝道与地面交通整合控制方法,提出了以城市快速路主线流量与匝道流量之和应小于合流处通行能力、主线车辆占有率应小于最佳占有率、速度约束以及普通城市道路地面交叉口的最大排队长度应小于路段长度为匝道控制约束条件;提出了以通过城市快速路系统和地面交叉口的总旅行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函数,实现城市快速路与普通道路的上、下匝道整合控制,以取得最优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武汉市二环线武昌段为例,探讨高架桥下空间利用实态与影响要素,运用VISSIM软件,分析不同空间利用及交通组织方案下的交通运行状况,为更合理地优化长距离高架桥下空间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社会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桩基周围建设项目越来越复杂,因此周围施工对高架桥桩基的影响分析越来越重要。以义乌市柯村至国贸大道道路改造工程和柯村渠系连通工程施工对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工程官塘停车场出入线的影响工程实例。采用MIDAS GTS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以研究河渠工程施工前、中、后期轨道交通高架桥的桩基及位移和沉降变化。模型计算结果表明,道路和河渠工程施工会造成周围桩基产生位移和沉降,且影响结果随着二者水平投影增大而减小。可为义乌地区其他临近轨道交通高架桥桩基建设项目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交通供需矛盾,优化城市中心片区交通组织管理,改善道路系统运行效率,提高出行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以某城市中心区A片区为例,阐述了交通组织管理优化分析常用指标,分析了该片区的交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存在问题从交通组织优化、公交系统优化、慢行系统优化和交通管理4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城市高架桥的建设极大的提高了道路交通承载能力,减缓城市拥堵程度,是城市发展的强力引擎,但也会给周边空间格局造成一定负面影响。采取居民访问、调查问卷等手段,分析城市复合高架道路周边空间的交通组织、生态景观、土地价值的影响,并寻求产生的原因。结合硚口区建设现状,在优化既有高架复合道路桥下空间,提高桥下空间品质的基础上,提出主干路不宜采用高架复合道路建设形式、加密微循环路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体系的完善,快速路型高架桥建设越来越成熟。高架快速立体交通网络极大的提高了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同时,高架桥下景观空间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城市景观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处理方式可以直接反应一个城市的景观风貌。通过理论研究及案例实践对高架桥下景观空间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城市商务核心区在较小区域内集散巨量不同性质交通,交通矛盾突出,开发地下车行系统已成为缓解核心区拥堵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不断发展,地下车行道路系统在缓解地面交通压力、整合停车资源、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区域环境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国内商务核心区的地下车行道路系统工程案例为基础,从设计原则、等级体系、布局与规模、设计标准及出入口布设等方面探讨了商务核心区地下车行道路系统设计,希望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通过城市中心区道路综合改造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研究,结合道路改造的施工方案及周边路网条件,对交通影响范围内路网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分析,判定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对周边路网的交通影响是否显著。在满足实施条件的前提下制定交通组织方案,并进行相配套的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以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运行安全、有序,有助于道路综合改造工程的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5.
枢纽快速集散系统是大型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宁火车东站枢纽快速集散道路系统需在2 km2的用地范围内合理组织集散交通和地面交通,实现3.8万pcu/d道路集散交通的"均衡集散、到发分离、立体整合"。着重对集散系统的交通需求预测和总体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乌鲁木齐市外环快速路为例,研究城市高架桥下交叉口的交通特征,总结设计优化方案与改善措施,以达到提高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二环西路是济南西部主城区主要的南北通道,也是济南市规划的"三横六纵"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既有二环西路北段高架桥基础上,继续南延至绕城高速南线。项目同步建设高架桥快速路和地面道路及BRT系统。本文分析了济南市二环西路南延高架桥总体设计情况。重点介绍了道路横断面布置、互通立交设计、与铁路交叉节点的处理、桥梁设计特点及高架桥出、入口布置等关键问题,为类似项目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8.
本论文在分析我国大城市道路系统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道路系统更新改造的建议,指出道路系统更新改造的实质就是在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指导下,以建设与改造相结合的办法建设符合现代城市交通工具运行特点的“畅通城市”道路系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高架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但高架桥在缓解交通拥堵的同时也给城市道路空气污染扩散分布带来了新的影响。为了探讨这一新问题,采用实地监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基于计算流体力学原理(CFD)建立RNG k-ε模型及离散相(DPM)模型,分析对称型街道峡谷内高架桥沿线交通颗粒物的扩散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高架桥的存在会影响街道峡谷内的空气流场,导致桥面颗粒物向桥下地面沉积,造成地面颗粒物浓度增大;高架引桥沿线的交通状态对街谷内湍流动能的分布也有较大影响,进而改变了颗粒物的分布状态,通过模拟发现,车辆湍动能VIT的存在使颗粒物平均浓度相比于未考虑VIT时降低了3.77%,并且加重了高架桥的“盖子效应”,使高架桥面高度以下的颗粒物的平均浓度发生变化,迎风侧浓度增长11.46%~16.52%,而背风侧浓度下降2.82%~8.65%,高架桥源颗粒物在垂直方向上更加容易扩散;同时发现,高架引桥各位置处对应的街谷内颗粒物浓度要高于高架桥面高度处的颗粒物浓度。研究成果可为制定城市高架地区的交通污染控制对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开始由地面转向高空和地下,建设理念也由过去的只重建设,转变为现在的建管并重,管理的重要性日渐突出。针对目前城市中不断兴起的高架道路的管理问题,提出建立一个基于GIS的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管理及评价分析系统,并对该系统的功能、系统的设计及实现进行了介绍,以上海市的城市快速路交通信息管理和分析评价系统为例,说明了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