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确定梁高大于700mm的H型钢组合梁的适用跨径,对实际工程结构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以每平米用钢量与控制应力为指标,进行H型钢组合梁合理跨径的数值理论研究。同时依托实际工程对H型钢组合梁进行现场性能试验,把握结构在施工与加载情况下的挠度变形与应力状态,检验理论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型号下H型钢组合梁的最大适用跨径在19-27m,且在桥宽相同及满足控制指标的情况下,梁高越高所需的用钢量越小。加载过程中,H型钢组合梁的跨中挠度与最大应力都相对较小,结构刚度较大,安全可靠;卸载过程中,变形与应力都能很好地恢复至上一状态,结构仍处于弹性阶段。  相似文献   

2.
王伟  朱捷 《公路》1992,(10):38-41
本文通过京津塘高速公路沿线收费广场的设计,探讨了新颖的建筑结构形式——空间钢网架结构在交通工程中应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以一座在用矮塔斜拉桥为例,根据JTG/T J21-2011《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介绍了在用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分析过程和方法;通过桥梁缺损状况检查评定和桥梁材质状况与状态参数检测评定,确定了分项检算系数,应用计算软件MIDAS/Civil建立模型,对桥梁结构进行承载能力检算评定;根据检算结果,通过5个静载试验工况,对主桥的主要控制截面应变、挠度、斜拉索索力和索塔塔顶位移进行了测试,进一步评定桥梁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某高速公路波折钢腹板组合钢箱梁互通立交桥静载试验为案例,介绍了该种桥梁的试验方案、计算方法,对应变、挠度、横向分布线形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实测值横向分布规律与计算值完全符合,结果可为同类桥梁检测评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结构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原理及无损检测方法,结合《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T J21-2011)对钢筋锈蚀无损检测方法中综合分析法的评定方法进行研究,利用模糊判断矩阵得出影响钢筋锈蚀的影响因素的权重,并计算钢筋锈蚀的评定标度,从而对该方法进行了量化。结合具体桥梁实际工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为工程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役钢筋砼桥梁的检测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在役钢筋砼桥梁结构检测评定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桥梁结构检测评定的内容、方法进行了总结,对在役钢筋砼桥梁检测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公路》2020,(5)
为进一步研究波形钢腹板PC组合箱梁桥的新型施工工艺——异步悬臂浇筑施工,以山东小清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Midas FEA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全桥上部结构精细化实体有限元模型,通过划分62个施工阶段来模拟异步施工全过程,并对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和波形钢腹板的应力及结构挠度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异步施工过程中,结构受力合理,应力始终处于安全范围内,验证了工法的可行性,并根据结构应力和挠度变化规律对施工监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桥梁荷载试验是评定桥梁实际承载能力的有效方法。以武汉某高架桥工程为例,对该桥进行静动载试验研究,分析了钢-混凝土混合梁体系高架桥的承载能力及行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表明:静载试验测试截面应变及挠度处于规范要求正常范围,桥梁工作处于良好的线弹性状态,桥梁具有足够强度和刚度;动力荷载试验测得自振特性和活载冲击系数表明桥梁的刚度、整体性及结构动力性能良好,满足行车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修正偏心压力法研究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箱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规律。结合工程实例,利用修正偏心压力法计算某单箱三室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箱梁桥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利用空间有限元分析程序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其偏心荷载工况下的挠度进行了实测。将修正偏心压力法、有限元模拟方法得到的挠度值与实测挠度值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修正偏心压力法将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且充分考虑了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抗扭作用。得到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与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采用该方法计算波形钢腹板连续组合箱梁桥荷载横向分布是可行且偏于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波形钢腹板体外预应力组合箱梁的显著特点是用波形钢腹板取代了混凝土腹板,其受力性能与常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有较大差别。为了研究剪切变形和日照温度效应对大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桥线形控制影响,本文以桃花峪黄河大桥跨大堤桥为背景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剪切变形对大跨波形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挠度影响不可忽略,需要以能精确模拟此类结构构造特点的空间有限元分析计算为基础进行该类结构线形控制。(2)在日照温度挠度效应方面,波形钢腹板预应力组合箱梁的日照温度挠度效应趋势和常规PC箱梁相同,但是其温度挠度变化比同跨径常规PC箱梁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压力变送器的桥梁挠度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挠度反映了桥梁结构的整体刚度,是评价桥梁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参考国内外桥梁挠度监控系统的最新发展状况,对钢桁架拱桥的挠度监测系统加以研究,提出挠度监测系统的方案一为桥梁挠度的实时监控及桥梁结构状态的健康监测提供第一手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大溪河三号桥为工程背景,通过外观检测得到桥跨结构线形、材料几何参数以及病害状况,基于检测结果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承载能力评估计算,并通过静载试验测试桥梁的承载能力,评定该桥现有状况。根据该桥荷载试验结果,并参考其他不同跨径圬工拱桥荷载试验结果,得出挠度校验系数普遍小于规范中规定的圬工拱桥挠度校验系数常值的结论,并对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建议对规范进行相关修正。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现状门型结构分析,提出一种挡潮闸网架结构门型创新方案。在跨度方向采用拱形网架结构作为门体受力体系,塑料面板,以塑代钢、不生锈,免维修保养。充分利用网架结构的特点,大跨度、重量轻,同时,创新采用圆弧形凹形槽作为行走和支撑轨道,使门体的支撑和行走合二为一,合理地解决了大跨度门页的支撑和行走机构。对网架结构门型设计方案进行了充分论证和结构分析,并阐述了实施方法,可作为大跨度挡潮闸门型选择参考。  相似文献   

14.
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能够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在受力性能、综合造价、施工速度以及耐久性方面具有很多优势,在工程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抗拔不抗剪”技术通过释放连接件的抗剪作用,能够有效地解决钢-混组合连续梁桥负弯矩区混凝土的开裂问题。本文通过Midas建模,研究分析了“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组合梁与普通剪力钉组合梁的受力区别,结果表明: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对负弯矩区桥面板轴力、应力和裂缝宽度的“消峰”作用非常明显,但会导致组合梁挠度和钢梁应力有所增加,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其对结构受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建立轨道交通桥梁技术状况评定体系及检测指标,为轨道交通桥梁检测评定工作提供依据,在公路、市政、铁路桥梁检测规范的基础上,研究轨道交通桥梁的结构特点、荷载特点,提出了针对轨道交通桥梁的技术状况评估方法,明确了基于公路桥梁的轨道交通桥梁检测指标,形成一套完整可行的检测评定技术。选取典型的梁式轨道交通桥梁项目,采用研究建立的评定方法对工程结构进行技术状况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和原有方法评定结果基本一致,前者更能反映轨道交通桥梁管理中重点关注的问题,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6.
以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比较了不同预应力钢束损失和不同位置预应力钢束损失对箱梁成桥线型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预应力损失情况下混凝土徐变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成桥线型的影响,指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箱梁挠度与桥梁结构受力状态有关,与桥梁跨径关联不大。  相似文献   

17.
倾角仪在大跨度桥梁挠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桥梁挠度值在进行桥梁的安全性评定时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介绍了一种适合大跨度桥梁挠度测量的方法及其软件的开发原理.在一跨或者连续多跨桥梁上布置适当数量的倾角仪,通过倾角的测量,可算得试验跨桥梁各个断面的挠度值.通过工程实例来说明使用倾角仪法测量大跨度桥梁挠度的优点;通过对倾角仪法与光电挠度仪法测量的桥梁挠度值进行对比和分析,证明了倾角仪法计算得到的桥梁挠度值精度满足工程测量要求;最后对倾角仪法测量大跨度桥梁挠度所产生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将该方法用于大跨度桥梁的挠度测量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21,66(9):226-231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预应力损失直接影响桥梁的受力状态和运营,预应力损失过大将导致主梁跨中下挠、腹底板开裂、承载力下降,甚至危害结构安全。以荆州海子湖大桥为研究对象,建立该桥有限元模型,基于长期监测系统实测数据,研究大桥运营期间预应力钢束应力变化规律。运营监测1年以来,钢束应力实测值小幅波动,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反映出钢束发生了一定的预应力损失。基于挠度影响矩阵,提出了一种利用主梁实测挠度值反演钢束预应力损失的方法。根据主梁成桥1年期间实测的挠度值反演预应力损失,并与实测的预应力损失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效、可行,可为同类型桥梁预应力损失的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悬架板簧动挠度直接测试难以实现的问题,研究基于加速度测试板簧动挠度计算的方法.从理论和测试数据,研究和对比传统积分法、滤波法和频域法,确定优先采用频域法计算位移.同时建立计算结果的评价指标及其限值.将悬架板簧动挠度计算结果应用在汽车悬架几何设计、结构强度、平顺性等方面和评价中,促进各项性能提升.研究形成的一整套技术流程对汽车工程中板簧动挠度的获取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粘贴钢板和粘贴碳纤维是加固混凝土结构常用的两种方法。为了更准确掌握和应用好上述两种方法,对其在加固混凝土结构时进行受力分析是有必要的。因此,本文以钢筋混凝土刚架拱桥的加固工程为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作为工具,分别计算了加固前结构设计截面的抗力与挠度,以及加固后结构关键部位的应力和挠度,分析其适用性,为确定合理的加固方案提供了保证,对其他桥梁结构的加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