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路》2021,66(10):97-103
尽管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平纵面线形拟合和旧路加铺设计的研究已有很多,但鲜见考虑了线形拟合结果的旧路加铺设计研究。基于现行公路路线和路面设计规范,结合改扩建设计经验,总结了高速公路改扩建平纵面线形拟合原则和旧路加铺设计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道路线形拟合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旧路加铺设计思路,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相应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速公路的改扩建项目越来越多,这类项目中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拟合旧路的平纵线形,本文利用现有的道路专业软件,和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原理,实现了广州至清远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旧路平纵线形的拟合,经分析,其误差满足设计的需要。该拟合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值得广大设计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3.
互通立交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节点,对主线线形指标设计具有控制作用。在高速公路改扩建中,因互通立交范围内主线纵断面线形指标不满足出口识别视距要求而调整主线纵断面线形的现象时有发生。文中针对互通立交出口位于凸形竖曲线衔接直坡段的特殊情况,提出满足互通立交出口识别视距要求的凸形竖曲线半径控制值,为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设计中调整主线纵断面线形指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公路实施改扩建工程,首要问题是获取既有道路线形参数。文中分析了平面线形组成以及拟合函数的特点,阐述了三次样条函数拟合公路平面线形的适宜性及求解曲线参数的原理。并以既有路线为例,论证了拟合结果的正确性和提高拟合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由于受老路的诸多制约,工程复杂、技术难度大。笔者结合国内多个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的工程经验,分析总结了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原则、路线平纵面拟合设计及安全性评价等设计要点,提出了"多圆复曲线拟合法"来减小平面拟合误差,同时结合工程实例对局部特殊困难路段的灵活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为国内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良好的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7,(1)
公路实施改扩建工程,其平纵面设计应尽量拟合老路中线并在原线路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加以优化。讨论了拟合道路平面曲线的基本方法,阐述了三次样条函数用于公路平面线形拟合应具有的特点及分段模型的建立,分析了道路线形组成单元与分段函数的对应特征,提出了基于三次样条函数曲率变化值获取道路线形单元及参数的识别方法。结合某城市快速路改扩建工程设计,通过测绘既有道路中线点坐标,拟合得到分段三次样条函数模型,并根据各段模型特点及各段曲率值,计算得到线形参数。结果表明:拟合得到的样条函数较好地揭示了道路线形的曲率与其组成单元的对应关系,各段线形参数识别正确,可为改扩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有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的服务水平正在逐年降低,道路的扩建扩容势在必行.目前中国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日益增多,工程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既有道路拟合有着不同的理解.该文以京港澳高速公路石家庄至安阳段改扩建项目为例,讨论了路线在平面拟合中遇到的若干问题,提出以行车轨迹为依据的拟合分析方式以及反向曲线间短直线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提出基于精密机载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的高速公路改扩建勘察设计新方法,研究精密激光点云数据的获取及车道标线激光点的提取技术,基于激光点云数据的路线平、纵、横拟合设计与纵、横断面设计线自动生成技术,从而在不干扰现有道路交通流的情况下,实现高速公路基础设施三维信息的高精度提取与改扩建勘测设计。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石段(K45~K236)应用表明:该方法经济、高效、安全,成果精度完全满足高速公路改扩建详测与施工图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高精度机载激光扫描测量的自动化勘测设计及其协同方法。首先,对海量高密度的激光雷达扫描数据进行高效组织和管理,快速生成生产所需的大比例尺3D数字产品和道路特征信息。然后,通过与公路CAD协同设计,快速生成设计人员所需的各类断面地面线数据。最后,协同平、纵、横线形数据自动交互,实现既有道路线形要素恢复,并进行道路工程的改扩建工程优化设计。工程实践表明,激光扫描测量成果满足道路改扩建工程定测与施工图设计精度要求,显著提高测设效率和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南京机场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实践,分析总结老路平纵拟合、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以期为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交通运输部公路设计新理念,从道路平面线形设计、纵面线形设计、平纵线形组合设计、线形与桥梁、线形与沿线设施、线形与景观的协调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京承高速公路工程的路线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12.
在综合考虑速度和线形为主的影响高速公路安全性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对浏醴高速公路路线设计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浏醴高速公路中设计直线长度均满足安全评价要求,但其中28个曲线路段,建议在曲线前方设置限速标志,以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左线、右线无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协调性木良路段,路段间线形指标协调,衔接合理.  相似文献   

13.
为了给高速公路大中修养护和改扩建工程纵面线形设计提供参考,采用五自由度车辆-道路相互作用分析模型,以微型车和客车为代表车型,根据Newmark-β法编制MATLAB程序进行求解,获得了车辆振动加速度。根据ISO 2631-1标准,以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为舒适性评价指标,分析了错台型、折线型和指数型不均匀沉降条件下车辆-道路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坡长、坡差、竖曲线半径等道路纵面设计指标对行车舒适性的影响规律,最后结合杭甬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车辆行驶速度越大,由道路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振动加速度越大;行车舒适性随错台型沉降台阶高度、折线型和指数型沉降坡度的增大而降低,为保持舒适,高等级公路错台型的台阶高度不宜超过1cm,折线型的坡度变化不宜超过0.3%,指数型的控制标准应更严格;坡长和坡度大小并不直接影响行车舒适性,行车舒适性随坡差的减小、竖曲线半径的增大而提高;在改扩建公路工程中,当条件受限时,在满足视距的前提下,经论证,可适当突破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对最小坡长的限制,按行车舒适性的要求进行纵面线形设计。  相似文献   

14.
《公路》2015,(5)
提出了我国现阶段高速公路改扩建安全评价从定性评价过渡到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加客观、清晰的理清改扩建安全评价重点,包括道路交通事故率、运行速度、超载、超速、平纵横线形的转换、过渡、顺接等重点,从而为决策者、设计人员提供更加客观的安全设计、评价、审查手段,为我国高速公路改扩建安全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刘麒  姜博 《公路交通科技》2013,(6):18-20,22
文章结合某特大桥及其引道改扩建项目的设计实例,对路线平面线形的确定、分段讨论纵断面线形的设计方法、新旧路面结构设计与补强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阐述,提出了路线、路基路面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为设计同类项目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高等级公路线形连续性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针对公路线形连续是保证汽车安全行驶的基本要求,结合某高速公路事故多发地段,提出了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合理匹配的路线设计理念,分析了高等级公路保证线形连续的条件,讨论了该高速公路事故多发地段(黑点路段)发生事故的原因。结果表明,确定公路几何线形参数必须做到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的匹配设计,一方面可保证路线所有相关要素如视距、超高、纵坡、竖曲线半径等指标与设计速度的合理搭配;另一方面,也考虑了公路上绝大多数驾驶员的交通心理需求,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最后提出了满足道路交通安全需要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超高设计是道路曲线路段的重要设计内容,也是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高等级公路改扩建应用中尤为重要。基于S226省道温岭岙环至玉环龙溪段拓宽改造项目,结合JTG 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道路超高设计的相关规定,针对改扩建公路中分离式路基超高线形设计方法、S型曲线超高设置、曲线内构造物超高验算以及老路路拱过渡等特殊超高问题,提出新老路间的差异平稳过渡方案,借以探讨改扩建公路超高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汽车在山区高速公路上行驶时,驾驶员可能会由于道路线形设计不合理、不协调而操作失误或不能及时操作造成交通事故。文中分别对平面道路线形设计、纵断面道路线形设计、道路线形组合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改善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公路线形对交通安全影响的研究由来已久,《公路路线设计规范》也对部分指标提出了限值,但大多集中在下限值的研究及限制上,对指标多优于规范一般值的平原区高速公路的研究较少,对其指标上限的取值依据不足。文中以某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为依托,对其2009—2014年事故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对事故集中路段的鉴别,发现平原区高速公路影响交通安全的线形指标主要为小偏角、大半径、长直线、长曲线等,并从这些方面建立了线形指标与事故率间的关系,为平原区高速公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隧道洞口"线形应一致"的不同理解,将在隧道洞口线形布设时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清连一级公路既有隧道洞口线形布设情况,通过交通事故调查、洞口线形安全性分析,提出正确理解"线形应一致"的看法。同时,对山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线形设计提出建议,作为清连项目设计的重要依据,也可供其他新建工程或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