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郊野公园设计过程中需在系统性生态理念指导下,根据项目内的水系和地形条件设计雨水收集系统,结合实际项目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回用,达到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经案例分析水量平衡体系、实现了良好的雨洪调蓄功能。景观水体的补水优先取自项目内收集回用的雨水,实现局部生态循环补水。在汇水坡面整齐、水塘较多的项目背景下,进行局部水系规划,建立一个清晰的标高体系,并且分析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水流方式,通过水平衡计算分析雨水资源优化利用效益,提出雨水收集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农村公路雨水收集潜力分析与收集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云南省农村公路雨水收集利用的潜力,借鉴云南省宣威市农村雨水收集工程,将庭院雨水收集工程应用到公路雨水收集工程中,说明了云南省农村公路雨水收集利用的重大意义;最后提出了保护水源、雨水渗透利用、生活用水和灌溉利用4种主要公路雨水收集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3.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宵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110-114,16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连串的矛盾,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日益重要,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也应运而生。该文介绍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是一种成本低、实施便利、见效快的城市道路路面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通过对道路横断面的布置的调整,增设雨水收集设施,将道路路面的雨水先通过道路雨水收水口进入地下盲沟网路,达到雨水过滤、绿化灌溉、绿化储水的三大功能。  相似文献   

4.
正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惠南庄入京水量累计超过12亿m~3。其中,向自来水厂补水8.28亿m~3,占总调水量69%;向密云、怀柔、十三陵及大宁调蓄水库补水1.32亿m~3;向密怀顺水源地及海淀山区回补地下水0.92亿m~3;向颐和园、中心城区河湖及永定河"五湖"等补充环境用水1.48亿m~3。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调水工程设计、运行及其优化调度提供科学依据,以引沁入汾工程为例,计算了河流的适宜生态径流和最小生态径流,对各种工况的调水量进行平衡计算.结果表明:工程总调水量为水源河流多年平均流量的35%,调水后对下游生态及用水影响较小,通过枢纽的年际水量调节,调水能够满足各流域的用水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首个大面积屋面雨水利用系统,将在世博会核心区域诞生。根据相关规划,世博会浦东场馆区市政用水系统将采用“双水源”,即屋面雨水和黄浦江水源。该雨水收集系统建成后,仅屋面雨水利用量预计一年就可达10.97万m3。  相似文献   

7.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若干问题作了探讨。根据各区域发展条件和降雨情况讨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项目实例探讨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屋面雨水通过收集管道、沉淀池、蓄水池和过滤系统等一系列工艺流程处理后用于水景循环、灌溉绿化等再利用,以实现节水节能目标,改善和提高人们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高架道路排水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和排放路面雨雪水。虽然排水设计有规范可遵循,但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特征下应有的区别,规范中没有详细的条文说明。乌鲁木齐市近年来完成了外环路、南湖东西路、克拉玛依路等高架道路建设项目,采用了不同的雨水收集和排水方式。现以乌鲁木齐市高架道路排水系统为研究对象,收集了一些工程实例,分析了雨水收集和排水的多种方式,通过对比上海市的雨水量计算结果,结合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提出适合乌鲁木齐地区的高架道路雨水收集口型式、间距及排水方式。  相似文献   

9.
日前,投资近1亿元的马钢最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0万m^3的六汾河污水处理厂正式动工。这意味着马钢老厂区也将实现工业废水“零排放”。此次开建的六汾河污水处理厂将采用国际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及设备集成,通过调节水质水量、混合搅拌、加药混凝等措施,将工业污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去除,大幅减少水中cod含量,进而使处理后的工业废水既可大量回用于马钢生产的各个环节,也可用于道路冲洗或绿化灌溉。  相似文献   

10.
仰头山隧道是黔恩高速公路重庆段上的一控制性工程。结合该隧道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分析评价了地下水类型、补径排关系及水化学特征等,在此基础上对隧道经过区进行分段,采用径流模数法及降雨入渗法分别计算了隧道的涌水量,计算结果表明该隧道正常涌水量为1×10~4×10~4 m~3/d,最大涌水量达50×10~4 m~3/d,并评价了隧道不同分段区的涌水情况,进而提出隧道的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石井净水厂一期污水处理规模15万m3/d,初期雨水处理规模30万m3/d。污水采用改良A2/O工艺+深度处理工艺,污泥处理采用脱水干化技术。厂区采用全地埋式组团布置,主要构筑物置于地下,通过综合管沟相连通,地面空间布置绿化景观。介绍了主要工艺流程、总体布置及主要构筑物设计,对主要设计特点和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该文提出了利用浅层地下作为雨水滞留和下渗空间的雨水蓄渗技术,对浅层地下蓄渗技术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结合实例分析表明,采用雨水浅层蓄渗技术,对原有士地使用功能不改变和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可削减50%以上的雨水量,显著提高地区内的雨水排放标准,达到雨水资源化、处理就地化、系统生态化、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新城区河道综合治理需从防洪排涝安全、水生态修复、水质保障、水资源利用及水景观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以海南岛澄迈美伦河治理为例,分析识别城市化新城区河道存在的问题及建设需要,综合运用河道拓浚、河滩生态保护、沿河截污等对策,同时注重与河岸绿化带景观设计协调融合,因地制宜地采用生态驳岸、水岸湿地、氮磷生态拦截、初期雨水调蓄处理等措施,满足防洪及水生态要求,恢复河流自净能力,构建美伦河生态廊道,打造"水量可调、水质可控、水清岸绿"的水岸公园,充分发挥河道的防洪、生态、供水及景观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4.
针对交通枢纽雨水内涝问题,从高架道路、地下道路与地面道路角度,分别提出雨水控制与雨水利用的技术措施,以保证枢纽道路服务能力。对于高架道路,采用了排水性沥青路面、雨水浅层蓄渗技术,以减少路表径流;通过雨水处理与利用装置,实现了雨水循环利用。对于地下道路,可采用自流排水、调蓄排水与抽升排水,同时可选择排水交通复合型隧道防洪。对于地面道路,可采用透水铺装、生态植草沟等措施进行雨水控制。  相似文献   

15.
谢立山 《公路》1991,(9):37-42
昆畹公路普坪村至安宁段一级公路东起普坪村与南过境干线相连,西达安宁县城与滇缅公路相接,全长16.2km,可绿化里程13km,绿化总面积约20万m~2,其中,出入道口为3.6万m~2,中央分隔带约3万m~2,沿线行道树及护坡绿化面积约13万m~2,分两期工程实施,第一期工程完成5.2万m~2。  相似文献   

16.
吕旻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9):212-215+23-24
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落实,上海市水务局发布《上海市水务设施(厂/站)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推进污水处理厂等水务设施进行海绵化。结合某大型污水厂改造工程,提出海绵城市设施建设方案,通过运用雨水缓存塘、植草沟、透水铺装等设施,实现新增建设区域内径流总量控制;通过雨水缓存塘的利用,提高服务地块雨水秩序能力,并错峰排入厂区已建雨水系统,避免已建雨水管道大面积翻建,同步提升厂区景观效果。通过海绵城市设施建设,工程新增区域可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75%,雨水系统重现期达到3 a一遇标准。  相似文献   

17.
《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8):137-137
为实现资源重复利用,重庆市将在主城区试点“中水”再利用。此项措施主要集中在冲厕、绿化用水、消防、车辆冲洗等方面。根据重庆市政部门数据显示,每年经环保部门检测合格排放的水量达数百万吨,如对这部分水加以有效利用,每年可以节约大约200万t自来水。  相似文献   

18.
段晓东  钱玮 《交通科技》2011,(Z2):164-167
介绍了国内外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现状,结合无锡市清晏路雨水收集再利用方案的设计,对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了目前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提出了一种由溢流容积、渗水容积、开孔透水混凝土底板和碎石透水井组成的渗水雨水井新构造,可用于老、旧小区道路改造。分析了雨水收集入渗雨水井的3种工况,在井内常水位条件下,建立了雨水从碎石透水井入渗砂层的瞬态渗流控制方程,结合初边值条件和积分变换方法给出了孔隙水压力和渗流流量的解析解。利用解析解分析了渗水雨水井内积水入渗地层的过程,结果表明:①文中解析解能计算雨水入渗地层过程中的孔压动态演化和入渗流量的动态演变过程;②稳定入渗水流量与渗透系数呈线性正比关系,入渗稳定所需时间与渗透系数呈线性反比关系;③文中解析解和简化公式可用于海绵城市渗水雨水井入渗流量计算。  相似文献   

20.
针对城市景观水系补水水源和水质维护等问题,根据国内外建设现状及其景观性、生态环境和防洪排涝的要求,提出基于水质水量控制的分析方案。以某缺水城市大型景观水系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应用研究,构建一个合理有效的水系调度系统。结果表明,通过对水体的输入项与输出项科学全面地分析决策,在满足景观水系水质要求的同时,提高了雨水利用率,减少了再生水补水量和循环净化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