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连续长陡下坡路段重特大事故频发引起了道路设计者的重视。应用实践证明,在长陡下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长陡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计为依托,介绍了避险车道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包括避险车道工作原理与设置位置;避险车道路线与路基路面设计;服务车道、施救及附属设施设计等。  相似文献   

2.
郑蔚澜  白书锋  杨杰  姜文龙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10):144-146,162
避险车道是一项重要的安全设施,对预防长大下坡路段由于刹车失灵引起的交通事故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实车足尺试验,研究了碎石道床避险车道对车辆阻尼效果与车辆质量、驶入速度以及避险车道纵坡的关系,确定了碎石道床避险车道对车辆的平均阻尼系数,并进而提出了避险车道的长度计算公式,为我国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数据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避险车道偏角设置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截止目前,我国避险车道的发展已达14a,但在设计中,避险车道的偏角仍然没有可靠的理论设置方法,设计者多根据经验通过主观判断确定避险车道的偏角设置,造成偏角设置不合理,降低避险车道的防护安全性。根据失控车辆从主线偏转进入避险车道过程中的行驶安全特点分析,提出了合理的避险车道偏角设置方法,为避险车道偏角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连续长陡下坡路段重特大事故频发引起了道路设计者的重视。应用实践证明,在长陡下坡路段设置避险车道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减少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以广梧高速公路双凤至平台段长陡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计为依托,介绍了避险车道设计需注意的问题,包括避险车道工作原理与设置位置;避险车道路线与路基路面设计;服务车道、施救及附属设施设计等。  相似文献   

5.
避险车道作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应急措施,就是专为失控车辆紧急避险、安全停车而设置的休止车道。结合国内外参考文献、作者完成的避险车道设计文件,系统地总结了避险车道的设置必要性、设置位置、几何结构参数、配套交通与安全设施等等。  相似文献   

6.
参照国内外避险车道设计思路,结合山区低等级道路避险车道的设计工程实例,就山区低等级道路避险车道的设置条件、设置位置及避险车道的类型、长度、坡度,材料选择及厚度,避险车道的平纵设计,排水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结合云南省昆明市轿子山旅游专线公路第2合同段三处避险车道的设计情况,介绍了在山区公路中如何选定避险车道的位置、避险车道设计方法及相应设施的选择,并对避险车道总体设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粤赣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成  田喜东  孙智勇 《公路》2005,(12):102-105
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粤赣高速公路的避险车道进行了设计阶段的安全性评价,并参考了国内外避险车道设计和运营的经验,对粤赣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设置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避险车道的几何参数和避险车道相关的辅助设施进行了评价和讨论.并提出了改善的建议和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优化山区公路避险车道参数设计方案,基于离散元基本理论与方法,建立轮胎与避险车道集料颗粒流模型。利用自主研发的轮胎性能测试系统对货车轮胎垂直特性进行了室内台架试验研究,通过检测不同输入条件下的响应,标定了轮胎颗粒流模型细观参数。采用漏斗法测量了避险车道集料休止角,结合离散元颗粒流仿真方法,对集料颗粒流模型表面摩擦因数进行了标定。基于所建立的轮胎与避险车道的集料颗粒流模型,仿真分析了轮胎在避险车道中的行驶过程,模拟了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的行驶距离、行驶速度与轮胎转速的变化趋势。在甘肃S308省道K209+400处避险车道进行了实车道路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该仿真方法的正确性。通过所建立的轮胎-颗粒流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铺设厚度,不同集料大小下的仿真结果。综合考虑减速效果和施工成本,确立了避险车道铺设厚度、铺设长度、颗粒材料等设计技术参数。研究结果表明:离散元法能够很好地模拟车辆在避险车道中的行驶过程;考虑到颗粒固结等因素,建议避险车道铺设厚度不小于0.8 m;针对行驶速度大于90 km·h-1的载货汽车,避险车道设计长度建议大于130 m;避险车道集料方面,建议选用粒径为1~3 cm且圆度较高的砾石作为路床材料。  相似文献   

10.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坡坡床式避险车道为例,阐述了部分山区避险车道的设置情况和重要作用,结合丹拉高速河北张家口段的避险车道设计和实施过程,根据车辆行驶的特点对避险车道组成部分设计指标的选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黄建峰  孙平 《路基工程》2018,(4):201-204
以高海拔长大纵坡段某隧道出口避险车道为工程依托,通过对避险车道不同形式的分析,根据设计细则的避险车道长度计算公式,对不同纵坡条件下,不同材料、不同初速度驶入避险车道的车辆进行了计算,得出了满足安全性要求的避险车道最小长度,为合理长度提供了依据。根据实际情况,对两个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后,选择上坡式避车道为工程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通过计算机仿真方法建立大型拖头车的有限元模型,并研究了一种滑道式阻尼器,该阻尼器应用于网索避险车道的两侧,为网索避险车道提供阻尼力.采用拖头车模型对网索避险车道的拦截效果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车辆在碰撞到该网索避险车道后,阻尼器的阻尼力输出峰值较小,且阻尼力输出均匀,不但能满足避险车道的设计防护需求,还可以缩短避险车道的长度4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已经证明,避险车道改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问题最常用且最有效的工程措施。避险车道制动距离的计算是避险车道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介绍了3种制动距离计算方法,分别为:基于运动学原理的分析方法,基于动量原理的分析方法,以及基于实车试验的经验数据拟合方法,并介绍了各种计算方法的原理与计算过程,总结了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对避险车道制动距离的探讨,可为避险车道的长度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炳哲 《公路工程》2008,33(2):118-119,130
以上坡坡床式避险车道为例,阐述了部分山区避险车道的设置情况和重要作用,结合丹拉高速河北张家口段的避险车道设计和实施过程,根据车辆行驶的特点对避险车道组成部分设计指标的选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肖宇 《中外公路》2012,(2):277-280
在长下坡路段设置必要的避险车道,是降低事故发生率、保证交通安全的有效工程措施之一。针对武水高速公路K37+300段长纵下坡路段避险车道的设计,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对该路段设置避险车道的必要性、车道位置确定、设计驶入速度、避险车道长度、驶入角、线形、制动床材料、防护措施等方面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和实践,为避险车道的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晓阳 《交通科技》2007,(4):100-102
结合贵州省镇胜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设计,介绍了在山区公路中如何选定避险车道的位置、避险车道设计方法及相应设施的选择,并对避险车道平、纵几何线形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桥梁避险车道结构分析和计算,为复杂山区地形中长大下坡不能设置道路避险车道的路段设置桥梁避险车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山区行车安全出发,介绍山区公路设置避险车道的必要性和设计方法。重点介绍广西地区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与路线平、纵面设计及行车安全的关系,并对山区公路避险车道的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相似文献   

19.
避险车道是设置在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路侧并利用自身原理来消散失控货车能量,进而使失控货车安全停止的被动防护设施。分析了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的安全现状,提出了避险车道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不同结构设计参数对避险车道制动力的作用,提出了设计参数的最低使用要求。最后,依托仁赤高速公路上的避险车道,给出了优化设计和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避险车道的安全性,根据避险车道的设置参数,选取引道长度、流出角、视距条件、制动床长度、坡度、集料类型、集料深度等11个指标,基于集值统计法思想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标度分级与权重,提出了避险车道安全评价模型,并给出了避险车道整体安全性的5个等级与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依托西南山区某高速公路的4个避险车道设计,对模型进行了应用说明,结果表明:4个避险车道的识别视距、引道长度差值、流出角三方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整体安全值分别为1.415、1.722、0.607、1.231,安全等级均为Ⅳ级,轻度不安全。该模型与实际相符,模型评价全面详细,应用方便,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