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隧道穿越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路段时,容易产生突发性地质灾害,直接威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本文结合山西省第一长隧道——宝塔山特长隧道的工程实践,介绍了隧道穿越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路段的衬砌结构设计及施工防治措施,同时着重分析了超前帷幕注浆设计及施工的关键技术,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穿越不良地质路段的隧道施工难度大、工期长、造价高等问题,以隧道穿越岩爆、煤层和瓦斯等不良地质路段为例介绍了此类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时的防治措施,重点提到了在岩爆处的设计及施工的关键技术,可为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公路隧道施工常见地质灾害问题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唢  赵明阶  林志 《公路交通技术》2009,(1):102-106,112
隧道围岩地质情况复杂多变,隧道在开挖过程中会遇到滑坡、膨胀性围岩、岩爆、岩溶、断层、瓦斯、流沙等多种不良和特殊地质。结合工程中不同地质灾害相关的病例,综合阐述公路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常见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谷世平  庄燕珍  王培文 《公路》2022,(4):396-400
随着我国公路和隧道项目逐渐增多,隧道开挖对于周围水环境将造成一定的影响。依托莆炎高速公路三明区段文笔山1号和2号隧道项目,对于穿越水源保护区段施工所产生的废水进行水质及影响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旨在减少隧道施工建设对周围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公路隧道围岩大变形是工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为了研究隧道围岩大变形易造成开挖面失稳坍塌、冒顶、侵界等工程问题,以某隧道在断层破碎带处发生大变形处治过程为案例,系统归纳总结了解决类似软弱围岩大变形的工作流程及处治措施。工作流程包括:原因分析处治措施效果评价;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发挥信息化施工的作用、适当加大预留变形量、合理设置支护参数、临时补强隧道衬砌、及时变更施工工法、设置超前预支护、增加长锚杆、加强防排水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控制公路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  相似文献   

6.
浅论公路路基施工重要性及其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牧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1):100-101,104,11
公路路基施工一般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工序,例如开挖、填筑、压实等。但是由于在施工过程中条件变化会比较大,因此施工难度也就会加大,想要保证路基施工质量就会有相当大的难度。尤其是那些地质不好的路段,其施工过程中更是会遇到许多突发性事件或者技术难题需要处理。由此可见,公路路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保证工程质量。该文着重分析了公路路基施工的重要性和关键环节,可供有关单位借鉴。  相似文献   

7.
膨胀土路基易产生溜坍、滑坡等事故,以及收缩开裂、松散、剥落等病害.介绍膨胀土的工程特性、破坏特点及常用防治措施,并以云南某公路路段施工为例,对膨胀土路基设计及相应的处理技术提出改进,为改进施工措施,优化施工设计服务.  相似文献   

8.
对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当前软弱围岩中公路隧道常用施工方法,采用数值计算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软弱围岩隧道的开挖方式进行研究,从而得出在软弱围岩中隧道施工合理的开挖方法,并提出了相应施工措施;结合实际工程,通过监控量测,证明了其施工方法及工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隧道塌方事故是工程施工中发生率较高的安全事故之一,隧道塌方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例如流入隧道周围的岩体较为松软,土体的压力作用过大导致塌方事故产生等。隧道工程在施工时,特别是破碎岩石段经常会发生坍塌事件,如果一旦发生塌方,不仅会延长公路的施工工期,增大施工工程的预算金额,更会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操作,采取有效的塌方预防措施与塌方防治措施,从而保证我国公路施工工程的整体质量。文章将会结合相关案例,对隧道工程破碎岩石段塌方处理技术要点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0.
赵训  韩真理  罗勇 《公路》2011,(9):256-261
发耳隧道为贵州省六盘水至盘县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其贯穿于整个发耳矿区煤系地层,为高瓦斯隧道.由于隧道所处发耳矿区为煤与瓦斯突出矿区,因此隧道施工防治开挖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是隧道安全管理的重点.结合煤矿、铁路与公路施工的特点及相关行业规程、规范,提出了发耳隧道“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埋大跨隧道坍方冒顶处理方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隧道属于地下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围岩既是开挖对象,又是支护对象,隧道开挖后,原有的受力平衡被破坏,围岩在自重作用下,应力重新分布,构成新的受力平衡体系.因此准确掌握地质情况,充分了解围岩的性质,紧密结合隧道跨度及埋深等情况,以采取合理有效的开挖方式和支护措施,不仅能有效预防隧道坍方的发生,还能保障工程施工安全、工期和节省工程投入.结合广州东二环高速公路龙头山隧道右线进口段坍方冒顶事故,剖析浅埋大跨隧道坍方冒顶事故原因,为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隧道施工对洞口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施工扰动对洞口边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广梧公路茶林顶隧道为例,采用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右洞进口边坡的稳定性做定性及定量的评价.通过分析,得出施工扰动对边坡的影响程度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该分析也为同类相近工程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台北捷运建造的目的,是为减少车潮对交通的冲击,因此捷运路线大部分选在建物邻立、交通频繁、人潮拥挤的路段,加以道路线形的限制,潜盾隧道不得不有穿越民房下方的设计,因此,有关穿越建筑物保护设计与施工,及通车营运后,列车行驶建筑物下方所引起的振动与噪音之防制,诚为捷运建设一相当重要之课题.本文以台北捷运芦洲线潜盾隧道穿越登峰大厦为例,将地下穿越大楼工程在设计规划阶段及掘进前对建筑物保护及噪音振动防治的努力,透过完善的施工管理、建物保护措施及现有建物及地面的监测系统,终能严密控制地层的变形,顺利完成潜盾隧道穿越大楼的工程,并深获住户肯定,对本局协调过程及施工成果相当满意,经由全体住户感谢奖牌,实为台北捷运工程之首例.  相似文献   

14.
机场滑行道下方以NATM排除地锚之潜盾施工案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桃园国际机场联外捷运CU02A标穿越WC滑行道路段,其潜盾机到达端遭遇二期航厦开挖施工残留之地锚障碍,上下行隧道预期至少遭遇约20条残留地锚,其钢腱将增加潜盾机钻掘之风险及影响滑行道营运,此为潜盾少见遭遇之特殊障碍情况。为将影响滑行道营运风险降至最低,经评估以NATM隧道方式事先去除残留地锚,并于NATM隧道外衬砌施作完成后,再将土方回填,以便潜盾机直接驶入,于既有端墙弃壳,降低潜盾施工风险。遭遇地锚障碍路段,先由局限地面空间施作垂直双环塞止水灌浆及抽水井降水外,并由航厦地下层之既有侧壁破镜后,进行NATM隧道开挖,前已成功穿越滑行道与完工。本文首先介绍本工程方案评估及对策发展思维,接续由施工阶段NATM隧道施工结果,探讨其开挖安全稳定及沉陷管控,最后就潜盾隧道穿越WC滑行道至到达之施工成效进行检讨,以期供工程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中修建电力隧道需穿越城市道路时,为了最小程度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往往选择浅埋暗挖方式进行开挖。在保证道路通行的同时,电力隧道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施工最危险的环节需要重点关注。以某电力隧道下穿公路作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以"车辆荷载""车道荷载"2种加载方式,研究车辆通行时电力隧道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电力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下穿公路是可行的。此外,还针对隧道穿越城市道路现场施工提出若干可行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隧道》2005,(1):33-33
霍恩堡绕城公路最重要的路段是目前正在施工的双车道公路隧道,这条公路隧道长约2公里。B33号联邦公路改线是该项目的一部分,作为疏导交通的措施之一,这项工程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黑森林地区的交通压力,几科每天都使用两台能够在隧道中作业的配备24米长悬臂的车载混凝土泵,首先采用一台Putzmeister湿喷混凝土设备支护挖掘的隧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托雁门关铁路隧道开挖项目为背景,北同蒲取直线雁门关隧道施工中穿越19条断层破碎带,断层带裂隙水发育,易发生突泥、突水事故,给隧道安全施工和洞室稳定性控制带来极大困难。隧道实际施工过程中多次处理断层破碎带突泥,尤其是经过三次较大规模的突泥处理后,通过现场工程实践、不断摸索及总结,形成了大断面隧道断层破碎带突泥处理的施工工艺和关键技术。对类似工程有着较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红、橘线总长度42.7km,其中地下段约有34.2 km,而以潜盾工法施作之路段约有23.78 km.潜盾隧道大部分均位于高雄平原的现代冲积层,仅红线穿越半屏山路段为泥岩与石灰岩地质.由于以潜盾机钻掘之路段长达23.78km,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即会遭遇如穿越河道与港口船渠、穿越既有建筑物、桥梁与铁路下方、钻掘岩石及潜盾出发、到达与联络通道之高施工风险等问题.本文除汇整高雄捷运各潜盾隧道工程之基本数据(如地质状况、潜盾机数量、形式、制造厂商等),与说明高雄捷运潜盾隧道在设计之初,如何考虑因应施工时将面临之问题外,主要探讨施工过程中遭遇之各类案例与处理方式,诸如LUO04潜盾到达与LUO09联络通道开挖塌陷、LUO03与LUO04穿越船渠与河道下方、LUR22钻掘抵触桥梁基桩、LUR12、LUR27、LUR26、LUO04、LUO17穿越铁路与建筑物下方之沉陷控制与建物保护、LUR28钻掘泥岩与石灰岩、LUO10近邻建筑物连续壁钻掘及地盘改良区强度过高钻掘困难等,以供未来类似工程之参考.  相似文献   

19.
该文针对某城市地铁隧道的开挖过程,模拟分析了浅埋暗挖法施工过程中,隧道周边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预测了区间隧道施工过程中,穿越上部桥基及樱花西桥时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可行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20.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越来越多市政隧道与轨道交通工程在空间和时间上产生交叉,隧道建设中需为远期规划轨道交通预留建设条件。本文以某隧道工程为例,研究隧道基坑设计中采用短地墙+长工法桩的围护结构及相关加固和构造措施,确保隧道深基坑开挖及结构回筑的安全和稳定,并为规划地铁盾构超小净距大角度穿越施工预留条件。根据计算分析及实际监测数据验证,该方案施工过程中隧道围护结构变形、地表沉降及整体稳定性均符合设计工况及规范要求,且后期地铁盾构亦实现顺利穿越,并未对隧道结构产生不利影响。总体基坑设计方案经济可行,可为日后类似相关工程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