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电动机由于功率大,负荷运动速度快,所以其调速要求十分严格。传统的三相交流晶闸管调速系统用晶闸管元件多,而美国MORGAN门式起重机采用直流调速系统,使用晶闸管元件少。本将两的调速方式作了比较,并着重分析直流调速的工作原理,以及晶闸管在直流电压下的关断过程。  相似文献   

2.
内燃屯动轮胎起重机一般以柴油机为原动力带动发电机,所发出的电能输送给驱动各工作机构的电动机。按其驱动方式可分为柴油机-单直流发电机-多直流电动机驱动系统、柴油机-单交流发电机-多直流电动机驱动系统、柴油机-单交流发电机-多交流变频电动机驱动系统。  相似文献   

3.
D2LQ25型轮胎式起重机采用柴油机一交流发电机组自发电,通过全数字直流调速器给各机构直流电动机供电,分别驱动起升、变幅、回转、行走等工作机构,实现各机构直流电动机可控软起动与无级调速、平稳运行;应用PLC管理数字调速器,将控制电流由安培级降为毫安级,实现主电路无触点控制,减少各部电器故障。  相似文献   

4.
王松林  谢顺依  王鼎 《舰船电子工程》2010,30(9):117-119,171
直流调速系统对象具有非线性、时变性、不确定性及直流电动机本身的非线性和结构参数易变化等特点,采用固定参数的PID控制器难以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为增强直流调速系统的抗扰动能力和鲁棒性能,提出了一种I-Fuzzy-PD复合控制器。首先,分析了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建立了动态数学模型,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模糊复合控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与常规PID控制器相比,该系统具有超调量小、响应快、运行稳定、抗扰动能力强和鲁棒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及其SIMULINK的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璐 《船海工程》2003,(2):30-33
根据直流调速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运用Simulink进行直流电动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数学建模和系统仿真的研究,最后显示控制系统模型以及仿真结果并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G-M电力拖动系统,是由原动机拖动直流发电机、直流发电机再直接向直流电动机供电、直流电动机拖动机械负载的拖动系统。由于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G-M电力拖动系统具有启动平稳、可实现连续平滑的调速等优点,若配合可控硅等现代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则性能更优,常被船舶重型吊机采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电力推进系统的特点及其组成。探讨了船舶推进电机的发展趋势。目前用于电力推进的电机主要有直流电动机、同步电动机、鼠笼感应式电动机,根据各自的特点简要地介绍了它们的应用。船舶电力推进系统的核心是主推进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系统,根据被控对象的不同,现代交流调速系统可分为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和同步电动机调速系统。综述了现代交流调速技术的几种典型控制方式在船舶电力推进中的应用。针对电机转矩的控制,比较了目前广泛应用的矢量控制与直接转矩控制的原理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郝琇  王庆春 《船电技术》2003,23(5):45-47
介绍直流电动机的两种调速电路——桥臂上带一个可变电阻的电路和带两个可变电阻的电路在机械特性、调速范围和效率等方面比较了调速系统。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港口运输事业的发展,港口起重机开始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要求现代港口起重机在电气传动控制其调速性能要比一般港口起重机高,以保证在进行集装箱作业时平稳、可靠,良好的低速就位性能。但目前在国内该产品电气传动控制除直流传动外,在交流传动上仍多以采用常规的转子串电阻调速,辅之以涡流制动器等调速控制,即使采用变频调整控制,也只是用在小车、大车、变幅或回转机构上。直流传动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机械式换向器这一致命弱点,从而给直流传动的应用带来一系列的限制,近年来,由于变频技术的飞跃发展,特别是矢量控制技术和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的应用,变频技术日趋成熟,以其宽广的调速范围、较高的稳速精度、快速的动态响应以及能在四象限作可逆运行的性能位居交流传动之首,其调速性能完全可以和直流传动相媲美,并有取代之趋势。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实验室对利用柴油机进行船舶电力系统研究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PLC控制变频器连接带编码器的异步电动机和同步发电机组成一套模拟柴油机特性曲线的实验设备,配套研制了调速特性控制器,整套系统设备成本低,精度高,占地面积小,实验结果令人满意,为柴油机特性曲线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鉴于数学模型在解决水沙运动及河床冲淤变化三维性较强的局部工程问题时存在一定的局限,以及物理模型在模拟长河段时受时间变态影响较为严重的问题,提出综合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优点的长河段复合模型。综述国内外复合模型的发展情况、优缺点及发展趋势,结合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在航道整治工程中的应用,提出航道整治工程中长河段复合模型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敏  顾峰峰  范期锦 《水运工程》2011,(11):166-180
潮汐河口受径流和潮流共同作用。径潮流动力的不同及其复杂的时空变化导致河口的不同区段水沙特性等也明显不同。在河口治理研究和工程实践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征。河口治理研究应采用数模、物模多种手段综合研究的方 法,因数模和物模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研究方法及具体评价指标应根据研究区段的水沙特性和研究目的合理选用。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实践为例,介绍数物模综合研究技术的应用及效果。  相似文献   

13.
航道整治中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是整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考虑山区河流挖槽稳定性以及船舶上滩能力基础上对整治线宽度计算公式进行改进,提出适合山区河流沙卵石浅滩整治线宽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借助数学模型对计算的整治线宽度进行验证并提出优化。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是一个系统性工作,传统的整治线宽度计算公式与该公式的计算值仅可作为参考值。为达到良好的整治效果,需要通过数学模型以及河工物理模型试验对整治线宽度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14.
鳗鱼沙浅滩位于长江下游口岸直水道,属顺直宽浅水下分汊型沙质浅滩。顺直宽浅的河道属性使鳗鱼沙心滩和 左、右两槽不稳定,年际间滩槽冲淤变化较大,甚至出现滩槽易位的现象,是长江下游深水航道主要的碍航浅滩。基于河 床演变分析和模型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鳗鱼沙浅滩近期演变特征以及浅滩成因,确立了维持水下分汊的整治思路,提 出江中实施龟背状潜格坝群的整治工程措施,并进行整治工程方案实施前后对比试验,分析研究整治工程方案实施后对航 道条件的改善以及对工程河段河势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川江斗笠子滩为枯水急流滩险.在分析斗笠子滩历史整治得失、碍航特性与演变规律基础上,结合河工模型试 验研究,提出上扩下抬的治理思路,采取疏炸与筑坝的工程措施进行整治.工程实施后,碍航险情消失,整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黄河“兰州段”骚狐子浅滩航道整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依据黄河“兰州段”水文、泥沙、地形等实测资料,通过河床演变分析、物理模型试验等,揭示了该河段骚狐子浅滩的河床演变规律及成滩原因.在得出该河段航道整治所需的各特征值基础上,确定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整治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7.
船舶电力系统电压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船舶电站同步发电机调压系统的电压响应特性.为了抑制负荷扰动的影响,提高同步发电机调压系统的动态性能,将H_2控制理论应用于同步发电机调压系统的设计,将系统的性能要求转化为标准H_2控制问题.首先分别建立相复励装置和无刷励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然后建立采用H_2励磁控制器的同步发电机调压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外部干扰和模型的不确定性,H_2励磁控制器的设计可以归结为混合灵敏度问题.在分析同步发电机模型不确定性的基础上,合理地选取加权函数,通过解Riccati方程,得到H_2励磁控制器.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H_2励磁控制器,能在充分考虑系统模型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和抑制扰动的能力,改善船舶电力系统电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为治理非恒定流条件下的沙卵石浅滩,通过对已建工程的调查研究、原型观测、物模试验,经分析后,提出了相应的整治原则、整治水位、平面设计及施工与维护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裴金林 《水道港口》2009,30(6):419-422
文章依托长江下游土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物理模型,有针对性地开发一些相关软件,直接采集外业实测数据,在地形测图上进行模型断面控制。在计算机内自动完成模型断面图形绘制及编辑。通过图形转化,最后将信息一次性输出到雕刻机中,自动进行断面板的雕刻及切割,实现物理模型断面自动化制作。建立的图形文件易在计算机中长期保存,可反复雕刻制作。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大孤山矶头海岸水动力特性基础上,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大连新港海域潮流场整治工程措施。结果表明,受大孤山矶头岬角大范围地形影响,涨憩时回流一直存在,只能通过工程措施调整回流区的位置;近岸回填边界对回流区的位置调整影响显著。从工程区涨落潮流场、码头前沿横流大小等方面比选了工程方案,建议该类海岸流场整治工程应以归顺岸线工程为主,辅以其他相关工程。试验成果为设计方案的选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