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即TQ-16计算机、工程工作站—APOLLO计算机.CAD系统、微型计算机(IBM—PC/XT、Dale、Celeron、Pentium5~8等微机).CAD系统,在湖南常德沅水公路大桥、长沙至湘潭高速公路及监控系统中心及我院机关事务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效益。  相似文献   

2.
凯斯XT系列滑移装载要家族继原来的75XT、85XT、90XT和95XT之后,在新年伊始又增加了40XT、60XT、70XT三种型号。拥有耐用的整体式底盘的XT系列的功率范围从60到85马力,带配重条件下的装载重量从681公斤至1656公斤,是名副其实的举重冠军!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口服葡萄糖酸铜(copper gluconate)和硫酸铜(copper sulphate)在兔体内的血清铜浓度,用“实用药代动力学计算程序3P87”在IBM-TC/XT计算机上计算了它们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铜具有口服吸收快,维持时间长,峰浓度高的特点。它是一种优于硫酸铜的良好补铜剂。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发展的弯矩曲线法是以压溃理论为基础,以实用压杆为分析对象,在求得压杆徽段在轴力和弯矩共同作用下的曲率后(建立M—P—φ关系),按给定杆长,荷载偏心和初曲,计算压溃荷载P_A。本文用H形和T形截面压杆叙述了计算过程。为了检验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和其它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对今后《铁路桥涵设计规范》(文中简称《桥规》)修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调查分析珠海市人民西路—红山路信号交叉口的实际情况,进行通行能力的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交叉口存在延误较大,服务水平较差的问题,提出了渠化改善及其他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对轮轨非赫兹接触计算程序进行开发的基础上,用该程序分析计算了我国货车作用21t、23t、25t 轴重情况下的轮轨接触应力、接触面积,并在 JD—1型轮轨模拟试验机上对非赫兹接触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结果比较得出:轮轨接触应力宜用非赫兹接触理论计算而不宜用赫兹接触理论计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以中华学习机为主机,并以 IBM PC/XT 为服务器的一种新型辅助教学网络系统。详述了其通道访问原理、体系结构、网络协议及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底门闭锁机构进行原理设计,采用了"大刀式"连杆机构来实现开/关门的动作要求.对连杆机构进行了受力分析.运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刚-柔耦合模型对机构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各构件的运动学及动力学规律.对自卸式散粒货物漏斗车的开/关门机构的分析采用了理论分析计算和软件仿真计算两种手段,通过结果对比可以看出理论计算与软件仿真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对底门闭锁机构进行原理设计,采用了"大刀式"连杆机构来实现开/关门的动作要求.对连杆机构进行了受力分析.运用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刚-柔耦合模型对机构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各构件的运动学及动力学规律.对自卸式散粒货物漏斗车的开/关门机构的分析采用了理论分析计算和软件仿真计算两种手段,通过结果对比可以看出理论计算与软件仿真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针对国内现行规范JTG/T D70/2—01—2014《公路隧道照明设计细则》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对于隧道入口段亮度计算方法的差异,推导了20°视野的等效光幕亮度计算方法。以重庆双山隧道为例,计算了不同天空环境下20°和56.8°视野的察觉对比度法入口段亮度,与规范设计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察觉对比度法考虑的视野范围更大,并且更多的考虑了周围景物环境、大气以及汽车挡风玻璃的综合作用对驾驶员视觉特性等生物因素的影响,计算结果较规范值偏大;采用逆光照明的察觉对比度法计算结果比采用对称照明时小52%左右,采用逆光照明能更好的减小隧道照明能耗;天空环境对隧道入口段亮度影响显著,入口段照明需根据天空类型进行分级。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城市轨道车辆噪声和振动的测试方法。在对7000型、DL-621型、5000型城市轨道车辆噪声和振动测试的基础上,利用B&K2033(A)分析仪与APPLE-Ⅱ联机对测得的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利用IBM-PC/XT微机对数据进行了FFT处理;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的噪声现状,并对车内外噪声进行了A声级评价,提出了降低轨道车辆噪声的主要途径,弹性车轮作为一种减噪措施,分析了其减噪隔振作用,并对弹性车轮的轮心、轮箍、轮环、橡胶环等四部分做了分析、讣算和设计。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连续桥面简支梁桥柔性墩台的纵向受力及变形特性,提出新的计算模型—刚度耦合模型,用以进行柔性墩台纵向水平力的分配计算。给出算例,分别以刚度耦合模型和现有传统刚度模型进行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刚度耦合模型更为安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地计算UHPC构件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建立了有、无间接钢筋UHPC的局部受压试验数据库,以此为基础分析和评估了NF P 18-710、CECS 38:2004、DBJ 43/T 325—2017和JTG 3362—2018中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基于UHPC局部受压试验数据库提出了考虑混凝土强度和钢纤维影响的UHPC局部承压修正系数和间接钢筋影响系数,进而修正了JTG 3362—2018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无间接钢筋UHPC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试验值与NF P 18-710、CECS 38:2004、DBJ 43/T 325—2017和JTG 3362—2018计算值之比的均值分别为0.97、0.81、1.33和1.09,有间接钢筋UHPC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试验值与CECS 38:2004、DBJ 43/T 325—2017和JTG 3362—2018计算值之比的均值分别为0.91、1.31和1.13;各规范公式的混凝土局部受压承载力公式未充分反映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钢纤维的影响,间接钢筋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未充分反映约束面积比、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钢纤维的影响;NF P 18-710可较好地预测无间接钢筋UHPC的局部受压承载力,CECS 38:2004计算所得UHPC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偏大,且间接钢筋的局部受压承载力预测结果离散性大,DBJ 43/T 325—2017和JTG 3362—2018的计算结果偏保守。有、无间接钢筋UHPC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试验值与JTG 3362—2018修正公式的预测值之比的均值分别为1.00和1.04,标准差均小于0.20,因此,JTG 3362—2018修正公式可较好地预测有、无间接钢筋UHPC的局部受压承载力,可为国内UHPC桥梁结构设计规范的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非线性粘弹-弹塑性本构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正确预估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对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非线性粘弹性有限元法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广义Maxwell模型的非线性粘弹性有限元法,建立了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非线性粘弹-弹塑性本构模型,从弹性、非线性弹性、塑性、粘弹性、非线性粘弹性等方面对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进行了分析,对沥青路面的永久变形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和SHRP的计算结果以及SWK/UN轮辙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沥青路面永久变形的非线性粘弹-弹塑性本构模型是有效的,其路面变形计算值与SHRP的计算值相对误差为6.567%,与SWK/UN轮辙试验值相对误差为6.069%。  相似文献   

15.
关于JT/T692—2007《夜间条件下逆反射体色度性能测试方法》的任务来源、编制过程及技术内容的分析.以及测试仪器、测试过程及其结果计算的介绍,有助于该标准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结合一座三跨连续梁桥,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研究了连续梁的地震反应。探讨了桩—土共同作用以及桥梁支座作用的正确模拟对连续梁桥地震反应的影响。分别按反应谱和动态时程2种方法对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一些对连续梁抗震设计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小矢跨比拱桥的模型试验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分析计算具有平面弯曲的矢跨比为1/12的双铰坦拱桥,以相似理论为基础设计了全桥空间受力有机玻璃模型,通过平面杆系有限元模型对实桥的计算,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确定了试验的测点和荷载工况.建立空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模型的理论分析与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将空间计算结果与平面杆系有限元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平面弯曲对本桥受力的影响,证明了本桥的设计采用平面杆系有限元计算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低、多层钢框架中常用的外伸端板螺栓连接节点的受力性能在以往的试验数据和数值仿真分析的基础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采用极限模态控制法的三参数M—θ曲线方程,其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有着较高的吻合性,并可依据此方程,在知道连接节点的几何参数和材料性能的情况下计算出节点的M—θ曲线,为工程设计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家用汽车》2010,(3):44-44
英朗XT装箭了1.6T涡轮增压发动机。它集成当前尖端的涡轮增压技术.可爆发出135kW最大功率,升功率达到破纪录的84.4kW/L。在1980~5400rpm超宽转速范围间持续输出235Nm最大扭矩。  相似文献   

20.
王娟 《北方交通》2008,(4):122-125
介绍了TQ-16计算机、工程工作站-APOLLO计算机·CAD系统、微型计算机(IBM-PC/XT、Dale、Celeron、Pentiums5~8等微机)·CAD系统不同类型的计算机性能及在道路桥梁设计及监控系统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