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基于智慧绿色港口发展理念,以绿色港口、智慧港口同步建设路径为主线,建设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智慧绿色港口体系.重点介绍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中的亮点项目和重要应用,主要包括绿色集疏运空间结构优化、船舶岸电应用、港区生产清洁化、绿色生产可持续发展、绿色监测体系、全场景堆场自动化模式、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5...  相似文献   

2.
阐述港口群生态建设的内涵,分析其典型特征,提出港口群在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应采用这样的方案:通过调研港口群区域的具体生态环境状况而进行前期的全面规划与设计、中期的建设实施和后期的运营维护与修复等。  相似文献   

3.
现代港口物流产业组织的空间布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学工  杨贺 《水运管理》2007,29(2):9-13
结合我国沿海5大港口群的发展现状与结构特征,阐述港口物流产业组织空间形成的基础、布局及其界定标准,提出港口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创新、空间结构层次的优化与创新,认为后者包括港城体系、区域体系和港口物流体系的空间优化。  相似文献   

4.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港口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论述港口与区域城市关系的基础上,阐述港口与区域城市的一体化趋势。给出了在可持续发展视野下港口发展的主要内容及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港口的地位日益突出,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中,长三角港口又面临着百年难遇的发展机遇。本文以长三角港口的协调发展为主线,论述了长三角区域港口与城市的互动发展、长三角港口的发展现状和定位问题,提出了促进长三角港口  相似文献   

6.
<正> 沿海港口在掀起新一轮建港热潮之际,如何用新的发展观指导沿海港口发展,成为摆在我们全体港口建设者面前的一个最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新世纪港口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要实践新的发展观 为什么要在现在提出研究实践新的发展观? 第一,解决当前港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港口进一步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区域港口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港口产业链短,功能仍较单一;港城关系  相似文献   

7.
《水道港口》2006,27(6):389-389
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国沿海将逐步形成五大区域的港口群体:(1)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体,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为主,包括丹东、锦州等港口组成;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秦皇岛港为主,包括唐山、黄骅等港口组成;山东沿海港口群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及威海等港口组成.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港口可持续发展策略中的环保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水系通航里程为5057公里,沿岸大小港口共计22个,其中包括15个对俄罗斯开放口岸,其中年吞吐能力在百万吨以上的港口主要有哈尔滨港、黑河港、佳木斯港、沙河子港、肇源港等五个港口,年吞吐量在1000万吨左右.由于基础设施落后、设备陈旧,这些港口在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对河道和周围城市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也阻碍了港口自身的发展.以港口为中心的沿江地区人口和产业集中.因此,港口的建设和经营应同自然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做到港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使用能源和原料的方式,力求减少损失,杜绝浪费并尽量不让废物进入环境,从而减少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9.
《水运文献信息》2007,(4):17-17,19
欧洲北海地区是欧洲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区域,包括英国、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等国家。一项旨在为欧洲北海地区未来运输网络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的研究——欧共体区域ⅢB项目,由该地区主要港口和多所大学及研究机构参与。  相似文献   

10.
《水运管理》2007,29(8):6-36
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规划布局方案是形成由28个内河港口组成、以区域主要城市对外辐射的主要港口体系,包括泸州港、重庆港、宜昌港、荆州港、武汉港、黄石港、长沙港、岳阳港、南昌港、九江港、芜湖港、安庆港、马鞍山港、合肥港、湖州港、嘉兴内河港、济宁港、徐州港、无锡港、杭州港、蚌埠港、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肇庆港、佛山港、哈尔滨港、佳木斯港等。  相似文献   

11.
对港口资源进行整合,有利于推动区域内各港口功能的互补与错位发展,摒弃相邻港口之间的同质化竞争,对于实现有限岸线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区域整体实力有着积极作用港口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经营资源和行政资源三类。港口资源整合就是通过行政、市场等手段.  相似文献   

12.
港口的区域垄断和竞争:圆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具有一定的地理垄断性,同时港口竞争也日益加剧,交叉腹地日益扩大。区域垄断和竞争成为港口共同的发展特征,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港口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圆周模型对于分析港口产业经济特性非常恰当。通过运用圆周模型来理解港口的区域垄断和竞争特性,可以为实现港口产业规模型竞争的公共政策制定提供基础性的理论依据。具体的政策建议包括港口业务的垂直分解及构建地主港模式、加快港口民营化进程、在放松规制的同时重建规制及推动形成区域内邻近港口间的协同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各国港口间过度竞争的情况,说明了港口之间建立联盟的必要性.在借鉴欧美港口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港口联盟进行了探讨,特别分析了不同区域的港口群在构建战略联盟时所应注意的方面.最后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1.问题提出 港口体制改革和外资进入港口行业,加快港口行业整合与优化步伐,主要表现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的整合与优化。横向的整合与优化表现在港口经营者跨区域规模经营趋势。纵向的整合与优化表现在港口经营和竞争沿港口物流链整合与优化的发展趋势。所  相似文献   

15.
面对区域港口同质化竞争严峻、港城矛盾突出的压力,日照港为了保持可持续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港城协调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港口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思想、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建设符合国情民情,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适应的港口企业文化,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以文化力启动经济力,全面推动港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增加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凝聚港口职工亲和力的  相似文献   

17.
莫宝民 《水运管理》1998,(10):12-15,26
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港口之间的竞争不仅是区位优势的竞争,也存在价格和服务的竞争,更是发展力的竞争.一、港口服务特征分析港口是以货物装卸服务为主的特殊行业,港口服务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1)港口产品的特殊性.港口企业产品是提供货物(旅客)装卸(到离)服务.港口提供的产品是服务,这就决定了港口本身属于第三产业.同时,港口属于交通运输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港口服务的地域性.即港口有一定的服务区域和服务范围,受地理位置条件的限制,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刘萍 《港口科技》2009,(11):5-8
介绍了港口产业集群的定义和内涵,通过分析港口产业集群对区域竞争力、区域品牌、资源以及经济增长等的影响,说明它对区域经济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指出区域经济对港口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于敏  牛文彬 《中国港口》2012,(2):59-60,14
<正>一、绿色港口发展趋势1.绿色港口产生及内涵20世纪60年代以来,公害事件和环境污染频发,引发了绿色运动,各国相继提出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等环保要求。由此,港口界也在讨论、研究港口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绿色港口的建设问题,并认为只有走绿色港口和可持续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正>港口外部人际环境是指港口与货主、船公司、旅客、社区、传播媒介及政府等组织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状态和氛围。从各要素与港口的联系和作用来看,它是由港口与客户、港口与社区、港口与传播媒介、港口与政府等四种关系交织构成的,它在港口参与市场竞争并取得优势的过程中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港口与客户的关系及特点 港口与客户的关系包括港口与货主、港口与旅客、港口与船公司三种。这种关系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1.以经济利益为首选目标。港口、货主、船公司等各有各的自身利益,以赢利为目的进行交往,在这类关系中,经济利益和服务质量往往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2.以服务为商品的交换关系。港口为客户提供服务而取得报酬,客户以金钱的付出换取服务,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 3.以法律为依据的契约关系。港口与客户之间一经取得联系并发生的业务往来,便形成了的契约关系,具有法律效力。 4.不固定性。不同行业之间竞争的加剧,客户的选择性日益增强,客户的共有性对港口来说越来越明显,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就越来越难以保持固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