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AutoCAD平台的隧道检测成图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隧道检测主要采用地质雷达检测的方法,调研其资料处理现状后,在分析行业技术规范和专业技术要求的基础上,采用VBA语言设计并编制了基于AutoCAD平台的隧道雷达检测的自动化成图软件,为保质高效地完成大批量的隧道雷达检测成图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保证了其成图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杭州至临安城际铁路(即杭州地铁16号线)工程为例,介绍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风化岩层盾构隧道管片壁后密实度检测探索与实践。分析在弱风化、中风化和强风化岩层地质的盾构隧道管片壁后密实度检测情况,为隧道壁后补浆及运营变形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打音检测法、超声成像法和地质雷达检测法分别进行现场试验,综合参考检测成果可靠性、工作效率和检测成本等,经比选确定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手段。结果及结论:通过试验对比,采用地质雷达检测法,对杭州地铁16号线的盾构隧道和矿山法隧道进行全线检测,检测结果与拆卸管片后暴露出的实际注浆密实情况的对比校核说明,二者一致性较好,未发现较大范围或严重的注浆不密实或脱空现象。风化岩层盾构隧道管片壁后密实度检测方法试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地质雷达检测具有连续、无损、快速、高精度等优点,是目前迅速发展且效果显著的无损检测方法之一。简要介绍了地质雷达的检测原理和检测中注意事项;结合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检测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隧道检测中的常见质量问题与典型雷达图像特征,表明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质量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隧道断面积检测国内外广泛采用的非接触式测距仪有激光测距仪、雷达测距仪和摄像测量装置。论述与分析激光测距仪、雷达测距仪和摄像测量装置的检测原理及优缺点,根据高速铁路隧道特点和运营管理的特殊性进行比选,结合隧道断面积计算方法,提出摄像检测装置适合高速铁路隧道断面积动态检测。  相似文献   

5.
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质雷达检测具有快速、无损、高精度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效果较为显著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的检测原理、现场检测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隧道的典型雷达波形图像,表明了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质雷达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地质雷达的工作特性与工作原理,分析了介质因素对雷达检测的影响,归纳了隧道检测典型缺陷对应的雷达图,应用地质雷达检测,可以从地质因素对隧道病害进行辅助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国既有电气化铁路隧道,空气耦合式探地雷达开始应用于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当中,其检测精度成为其应用的关键。应用Gpr Max二维模拟软件,结合空气耦合式探地雷达实际检测背景,对隧道衬砌5种实际工况进行模拟。通过建立各种工况不同尺寸隧道病害模型,对分界层进行识别,并对其进行逼近分析,计算衬砌及病害层厚度。根据反射回波特性,分析隧道衬砌及病害界面反射时间,探究空气耦合式探地雷达对隧道病害识别的精度,研究证明检测结果可以很好反映隧道衬砌实际情况。对探地雷达隧道检测数据分析及检测结果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探地雷达隧道衬砌质量在实际应用中隧道缺陷和病害能否识别以及识别分辨率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既有隧道改建工程防渗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既有隧道改建工程的防渗检测技术,探地雷达和湿度测试仪的探测原理。结合既有陈家冲隧道改建工程,采用探地雷达和微波湿度测定仪检测了新旧混凝土接缝处结合状态和渗漏情况。探地雷达检测结果与微波湿度测试仪测试结果比较吻合,探测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揭示了新旧混凝土界面附近水分的分布情况。监控结果有助于评判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检验隧道改建工程防渗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地质雷达(SIR-20)在温福铁路隧道工程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地质雷达在温福铁路隧道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对隧道左边墙、右拱腰、拱顶进行了无损检测,雷达图像可清晰显示出衬砌厚度、空洞、钢拱架,表明地质雷达便于检查隧道施工质量,有利于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以1999年山阳新干线福冈隧道衬砌脱落事故为鉴,日本运输省颁布了隧道维护管理指南,实行隧道衬砌劣化剥离检查制度。为替换打音方法,实现自动化检测,西日本铁路利用多通道雷达技术,研制出使用检测车的隧道衬砌检测系统。雷达拥有16个发送天线和16个接收天线单元,能够获得隧道衬砌处256点阵列的信息,可全面掌握裂纹、麻面和空洞缺陷情况。检测车使用了新干线维护用车,车上3个塔台安装多通道雷达,采用双臂工作方式,还可依据检查方向旋转。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隧道混凝土衬砌结构检验方法是开孔或开槽取样检测,不仅效率低,代表性差,偶然性大,而且破坏了衬砌的整体性。本文介绍了应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基本原理,及在寒区客运专线隧道无损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评定缺陷程度的量化指标。在寒区客运专线隧道拱顶、左右边墙、左右拱腰和仰拱处进行了无损检测,雷达图像可清晰显示出衬砌厚度、空洞和钢拱架。检测结果表明,地质雷达便于检查隧道施工质量,有利于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张智 《铁路航测》2014,(3):56-58
地质雷达作为隧道衬砌质量检测的主要方法,具有分辨率高、检测速度快、无损且检测结果直观等优点。主要研究影响地质雷达在隧道衬砌检测中准确性的因素,提高地质雷达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地质雷达在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检测过程中仍有一些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对雷达波速的标定、地质雷达天线频率的选择、隧道检测专用车的设计、缺陷中空洞的准确定位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无损检测设备,以其准确、高效等优点在铁路工程地质探查、质量检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在隧道衬砌检测方面,可以快速可靠地判定衬砌厚度、衬砌背后空洞以及钢筋、初支钢架分布情况,对准确评价隧道施工质量,提高隧道施工技术水平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简述了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现场检测中参数设置应注意的问题,并结合检测实例验证了地质雷达在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刘全 《成铁科技》2005,(4):46-47
本文阐述了雷达技术在铁路隧道工程中的检测原理,介绍了雷达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截至2017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超过2.5万km,其中运营高铁隧道2 835座,总里程达4 665 km。运营高铁隧道的检修数量多、天窗时间短,主要采用目视检查、敲击等传统人工手段检测,效率低、准确性不高,给高铁隧道管理部门带来巨大的养护维修压力。利用地质雷达检测隧道衬砌与传统人工检查方法相比,具有无损、准确、高效等优点,并经过多年实践和发展,技术手段已日臻成熟,但其应用在运营高铁隧道检测时间不长。针对运营高铁隧道养护维修特点和要求,在总结多条线路检测经验的基础上,系统介绍隧道衬砌的地质雷达检测方法和流程,并给出常见隧道衬砌病害及干扰的雷达图像特征,对运营高铁隧道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检测结果的科学解读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赵峰  周斌  武永胜 《铁道建筑》2012,(8):99-103
按照时域有限差分解麦克斯韦偏微分方程的思路,通过基于时域有限差分的数值模拟方法,利用Matlab语言,编制了隧道衬砌空洞的二维正演程序,正演探地雷达波形在隧道衬砌空洞中的传播规律,分析了探地雷达在探测隧道衬砌空洞的有效性以及衬砌空洞的雷达波反射特征。正演模拟结果表明:衬砌空洞雷达反射信号强,且呈现多次反射特征,通常呈现双曲线特征,振幅强,频率低,在空洞下部仍有强反射界面信号,上下界面两组信号时程差较大。借助于实例,将模拟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数值模拟是探地雷达波形识别的一种有效手段,因而,可以采用该方法对隧道结构衬砌背后的空洞病害进行有效检测,以指导隧道的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18.
探地雷达是浅部勘探的一种有效的仪器设备,简要叙述了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于隧道基床病害检测的可行性,通过对朔黄铁路水泉湾隧道隧底下部地下水、软化层、脱空等病害检测的应用实例分析,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如何应用探地雷达进行隧道病害检测。该方法不但方便可行,而且快速、准确、无损。  相似文献   

19.
仰拱是隧道产生病害较多的部位,仰拱的检测是新建隧道施工质量控制、运营隧道安全评估的主要内容。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对地质雷达法在铁路隧道仰拱检测中的可靠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质雷达法在隧道仰拱密实情况定性检测上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检测的不密实区域深度与开孔实测结果略有偏差;在仰拱与围岩分界面较明显且仰拱为素混凝土时,地质雷达配置270 MHz天线可准确检测仰拱混凝土的厚度。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通信业的快速发展,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了方便隧道内外的通信,越来越多的隧道安装了移动通信基站。但由于通信基站电磁信号频段与隧道内无损检测地质雷达所使用的电磁信号频段有重合,导致检测数据受到明显的电磁干扰;本文针对不同的隧道衬砌结构,分别采集了有移动信号干扰源的雷达检测数据及没有干扰源的雷达检测数据,通过不同方式的数字信号处理手段处理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在此种干扰情况下的最佳处理方式,为在移动通信基站干扰情况下的隧道无损检测提供了数据处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